第25讲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与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指数和产量关系最密切的自然条件是( ) A.光热 B.水源 答案:A
2.关于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叙述正确的( ) A.一般说来,社会经济因素是最稳定的因素
B.因为自然因素可以改造,所以任何地区都能发展种植业
C.城市周围农业生产的重点主要是粮食、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 D.我国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与政府政策有关 答案:D
读我国某地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完成3~4题。
C.地形 D.土壤
3.该地农业结构调整后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农产品商品率降低 B.市场适应性增强
C.粮食作物减少,经济效益下降 D.劳动力需求量减少,就业机会减少
4.图中反映该地发展花卉种植的最有利区位因素是( ) A.资源丰富 C.交通便利
B.地价便宜 D.政策支持
解析:第3题,该地农业结构由单一的水稻种植调整为面向市场的花卉、蔬菜、有机茶、饮料作物和水稻种植,调整后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农产品种类增加,市场适应性增强,B正确;粮食作物减少,经济作物面积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劳动力需求量增加,就业机会增多。第4题,图中花卉种植区临近公路,交通便利,C正确;资源、地价、政策等在图中并没有体现出来。
答案:3.B 4.C
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下图示意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读图,完成5~6题。
5.四地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乳畜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丙、丁两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征是( ) A.机械化程度高 C.投入劳动力多
B.水利工程量大 D.受市场影响大
解析:第5题,甲、乙、丙、丁四图分别代表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第6题,商品谷物农业和热带种植园农业中作物的种植面积、类型受市场的影响较大。故D正确。
答案:5.B 6.D
读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回答7~8题。
7.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B.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C.丙——亚洲水稻种植业 D.甲——城郊乳畜业
8.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 A.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解析:第7题,甲地的商品率较低,不符合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以及城郊乳畜业的特点;乙地种植业与畜牧业比重相当且商品率高,符合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丙地畜牧业所占比重很高,不符合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第8题,甲地区种植业比重高,商品率低,应为水稻种植业,以亚洲的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最典型。这些地区地狭人稠,劳动力丰富,故B对。
答案:7.B 8.B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每年外运大批粮食,但改革开放以来,其商品粮地位逐渐下降直至消失。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珠江三角洲没有的是( ) A.乳畜业 C.混合农业
B.水稻种植业 D.商品谷物农业
10.珠江三角洲商品粮地位逐渐下降直至消失的原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化、城市化大量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B.改革开放以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非农业用地剧增,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C.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人口数量剧增,粮食需求增加,商品率下降
D.改革开放以后,花卉等园艺业的发展、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答案:9.D 10.D
天然橡胶是一种喜高温、多雨、静风和肥沃土壤的热带乔木,生长忌低温和台风。天然橡胶传统种植区在10°S~17°N之间,但我国现在已将其推广至25°N以南地区,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读我国天然橡胶种植地和扩散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乙地比丙地种植天然橡胶更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 A.降水丰富 C.灾害天气少
B.地势较高 D.肥沃的紫色土
12.我国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运输 C.市场需求
B.国家政策 D.科技发展
解析:第11题,从经纬度可以判断乙、丙两地分别位于云南的西双版纳和珠江三角洲,
两地纬度相当、降水都比较丰富,且两地土壤均为红黄壤,而非紫色土,排除A、D;天然橡胶是一种喜高温、多雨、静风和肥沃土壤的热带乔木,生长忌低温和台风,因此海拔越高越不利于其生长,故排除B。第12题,天然橡胶传统种植区在10°S~17°N之间,但我国利用科学技术现在已将其推广至25°N以南地区,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
答案:11.C 12.D
(2020·舟山质检)下图为某地农产品产值百分比构成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该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C.大牧场放牧业
B.混合型农业 D.乳畜业
14.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地最有可能是( ) A.珠江三角洲平原 C.美国中部平原
B.西欧平原 D.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解析:第13题,据图分析该地乳产品与花卉、蔬菜的产值大致相当,表明畜牧业和种植业在该地兼而有之,其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混合型农业。第14题,图中有柑橘生产,所以该地属于亚热带地区的混合型农业。选项中只有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符合这一要求。
答案:13.B 14.A
山西省平陆县的关家窝村地处黄河岸边,是传统的西瓜种植村。近些年来,当地聘请了山东大棚西瓜种植专家驻村,将大棚内西瓜搭架在空中生长,并把西瓜成熟时间调整到了“五一”小长假期间。读图,完成15~16题。
15.关家窝村瓜农采用透明窗纱将西瓜架空的主要目的是( ) A.促使受光均匀 C.避免涝灾影响
B.减轻地温影响 D.减少病虫害
16.关家窝村将西瓜成熟时间提前,可以( ) ①实现错峰上市
②缓解交通压力 ③提高西瓜产量 ④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解析:第15题,将西瓜架空,可以促使西瓜受阳光照射均匀,利于提高西瓜品质,A项正确。第16题,西瓜成熟时间提前可以提前上市,提高经济效益;“五一”小长假期间吸引游客到大棚采摘西瓜,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可能对乡村交通造成一定的压力;西瓜成熟时间提前与西瓜产量无关。故D项正确。
答案:15.A 16.D
17.读亚洲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水稻主要分布区的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A、B、C三地均为______________气候区。
(3)本地区__________稠密,__________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__________是本地区人们喜爱的食粮。
(4)亚洲水稻生产单产量高,但商品率低,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地区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我国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案:(1)东亚 东南亚 南亚 (2)季风
(3)人口 劳动力 稻米
(4)精耕细作;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 (5)水旱灾害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6)商品化、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科技化。 1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东省是全国最早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地区。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盛誉的寿光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