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 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24
--
C.向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
+
D.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有SO24
-
6.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①③⑤ C.②④⑤
B.②③⑤ D.①②④
7.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可行的是( ) A.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蒸馏方法分离 B.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 C.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
D.可溶于水的固体与难溶于水的固体形成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 8.[双选题]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液泡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9.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
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
10.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③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C.分液、蒸馏、萃取
B.萃取、蒸馏、分液 D.蒸馏、萃取、分液
11. 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
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
二、非选择题
13.实验小组的同学欲对一粗盐样品进行初步提纯。所用实验仪器或用品如下:
B.④②①②③ 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③②①
(1)D的名称是________;
(2)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________、计算产率;
(3)“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二低”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小组通过正确的计算发现,所得实验结果与该粗盐的实际含量对比,实验测得的结果比实际偏低,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NaCl溶液,但手边只有混有Na2SO4、NH4HCO3的NaCl。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提取纯净的NaCl溶液。(已知:NH4HCO3=====NH3↑+CO2↑+H2O)
△
如果此方案正确,那么:
(1)操作①可选择________或________仪器。
(2)操作②为什么不用硝酸钡溶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SO2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除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为什么不先过滤后加碳酸钠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 (5)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
(3)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__________,其作用是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
15.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洋植物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海藻――→海藻灰――→悬浊液――→含I的溶液――→X――→Y―→晶态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上述流程②③设计成如图所示:
灼烧
浸泡
①
-
②③
已知氯水中含有Cl2,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2KI===2KCl+I2。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提取过程①③中实验操作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2)四氯化碳是______色、比水______的液体。F中下层液体的颜色为______色,上层液体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
(3)从F中得到固态碘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4)在灼烧过程中,将使用到的(除泥三角外)实验仪器有______。 A.试管 B.瓷坩埚 C.坩埚钳 D.蒸发皿 E.酒精灯
【课后反思】
1、典型题列举
2、解题技巧归纳
3、列举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实例
4、与教师探讨的问题
5、与同学交流的问题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一课时 物质的量
【学习目标】
1. 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的含义 2. 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
3. 掌握物质的量与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