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焊接工艺流程如下:
编制焊接工艺
7.8 除锈、涂装、编号
因本工程中,相当一部分零、部件尺寸很小,且构件制作完成后整件外缘尺寸大却实体面积很小,所以零件在下料、切割、机加工后成为组装件成件前应先期除锈并涂一道底漆作为车间漆,等组装成品后再涂装到出厂要求。
1)表面清理。
钢材表面除本身产生的氧化皮和锈以外,还有由于在加工制作或运输、贮存过程中带来的污染物,如油脂、灰尘或化学药品等。这些污染物直接影响涂层的附着力、均匀性致密性和光泽。因此,在钢材表面除锈前要先清除油污等外来污物。而后用喷砂的方法除锈和砂土等,除锈等级达到设计要求的等级Sa2.5级。
钢材除锈经验收合格后,在表面返锈前涂完第一道底漆。除锈合格后的
UT(超声波)检验 合格后转工序 打底焊 填充焊 盖面焊 检验 检验 外观检验 审批焊接工艺 制坡口 装配 检验 检验 钢材表面,如在涂底漆前已返锈,需重新除锈。
2)涂漆方法
本工程因杆件直径种类很多,可以采用空气喷涂和手工涂装方法进行油漆涂装。空气喷涂选用PQ-1型对嘴式喷枪,工作压力0.28~0.35Mpa,喷嘴口径2-3mm,适用于小面积物体的施工,可减少漆料的损失。为保证喷涂质量应合理调整空气压力、喷出量和喷雾幅度的系统,以及喷涂距离、喷涂角度、喷涂速度、喷幅搭接宽度等。 3)涂料确认
施工前对涂料型号、名称和颜色进行检查其是否与设计规定的相符;同时,检查制造日期,是否超过贮存期。 4)漆料及辅助材料的贮运
涂料和溶剂一般都属化学易燃危险品,贮存时间过长会发生变质现象;贮存环境条件不适当,易爆炸燃烧。因此,涂料及辅助材料应贮存在通风良好、干燥、防止日光直照和远离火源的仓库内,不允许露天存放。
5)涂料的开桶
涂料以确认后,在开桶前将桶盖上的灰尘或污物清除干净,以防开桶时掉入桶内。开桶后检查桶中的原漆的状态,不应有结皮、结块和凝胶等现象,有沉淀应能搅起,有漆皮则用网筛除掉。如结块、凝胶和沉淀搅不起的,表明原漆已变质。
6)调整施工粘度
在施工前必须调整粘度,即所谓施工粘度,以满足施工方法和环境变化的要求。调整涂料粘度时选用专用稀释剂。
7)涂漆间隔时间
涂漆间隔时间对涂层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间隔时间控制适当,可增强涂层间的附着力和涂层的综合性防护性能,否则可能造成“咬底”或大面积脱落和返锈等现象。因此本工程涂漆下一道应待上道干燥固化后喷。
8)摩擦面保护
焊缝两侧100mm范围内不得涂漆。面积较大的部位,贴纸并用胶带贴牢;面积较小的部位,全部用胶带贴上。
9)修补和补涂
涂装结果后,安装前经自检或检查员发现涂层有缺陷,应找出产生的原因并及时修补;修补方法和要求应与完好涂层部分一样。整个工程安装完成后,还应对接合部的外露部位、紧固件、安装时焊接及烧损的部位等进行补漆。
10)质量检查及验收
在涂装过程中,每道漆膜都不允许有咬底、剥落、漏涂、分层和起泡等缺陷。待漆膜干后,用漆膜厚度仪测定干膜厚度。涂层检测的总平均厚度,应达到设计规定厚度的90%为合格。计算平均值时,超过规定厚度20%的测点,按规定厚度的120%计算。验收时完成涂装验收记录,包括以下内容:
原材料的合格证;表面处理除锈等级;各涂层的涂料型号、名称及颜色; 设计变更通知单以及施工过程中有关重大质量问题处理的记录;施工时的气候条件记录;涂装施工方法、涂装施工粘度和厚度测量记录。 7.9钢构件的验收
钢结构制作完成后,应按照施工图的规定、规范及BS标准中的规定进行验收,构件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上述规定中的要求。 7.10包装和发运
1)包装应在涂层干燥后进行,包装应保护构件涂层不受损伤,保证构件、零件不变形,不损伤、不散失。
2)大型构件必须单件发运,零杆件等应分别包装成捆,每捆重量为5吨以下。构件之间要用软性包装材料厂进行支垫,防止构件相互摩擦而损坏油漆。
3)连接零部件,应分别捆扎、装箱出厂发运。装卸时要用尼龙带等软绳进行装卸,禁止用踢、扒、磕碰等工作方法进行装卸、转移,防止因摩擦而
损坏油漆。
4)小件物品要进行装箱或进行对方整齐后捆扎,并挂牌注明捆扎号。在发运清单上要注明每捆或每扎内的构件名称。
5) 成品发运应填写发运清单。发运清单要包括分区号、构件名称、外形尺寸、重量。 8.安装
8.1安装方案选择
楼梯项目中最重构件为支撑整个楼梯的两根立柱,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与土建进行协商,在土建施工时留有场地,采用塔吊在场内吊装。 8.2预埋件和支座位置测量控制
在纵横轴线上,用两台经纬仪分别指挥,使预埋件(包括支座)上的定位线平行移动到望远镜的十字丝上,而不允许只将纵横定位线的中心点移到望远镜的十字丝上,仅将预埋件(包括支座)转动。预埋件(包括支座)固定后,在浇捣砼时,由于受振动和砼倾倒流淌时的侧向挤压会有偏移。因此,在砼浇捣时应派两名测量员在两个互相垂直的轴线上用经纬仪监视偏差情况,及时调校正确。
如果预埋件已经埋设完成,则在钢架安装前与土建单位进行交接,如出现误差及时与业主联系采取措施整改纠正。 8.3结构安装
钢架的安装应以楼梯的半层为一个单元,即以钢桁的两个钢柱+之间的撑管为一个吊装单元吊装,在安装上销轴,校正并焊接后,安装平面外的横向及纵向撑杆和拉杆系统,在完成后经校正安装此层的梯道,形成完整的受力体系。梯道也作为下一半层钢架安装的平台。 8.4构件安装的一般要求
构件安装前,根据计算,找出整个构件的中心,确定吊装点的具体位置,
捆绑吊装带(相比之下吊装带比钢丝绳对构件表面保护和吊装过程中的防滑脱要好的多),然后试吊。确定无误后缓慢起吊安装位置。
1)调节标高,保证达到拼装点的设计高程。
2)焊接顺序要严格按照焊接工程制定的焊接顺序进行施焊。 3)吊装前,所有的吊装构件必须进行细致的检查,检查内容应包括:核验构件的重量,构件的截面尺寸、长度、坡口状况以及吊点等方面和部位。 4)吊装前,吊装设备、工具的检查和准备,检查内容应包括:卷扬机的工况检查、索具、吊具、安装螺栓等方面的检查。
5)吊装前,所有参加吊装的施工人员进行班前技术、图纸、安全交底。 6)构件倒运时,指挥人员必须站在视线良好的位置,同时在各级吊装人员可以看见或知道的位置上,指挥联络采用对讲机进行。
7)安装前对安装部位进行检查和调整,检查内容包括:标高、中心线标记、卡板等。
8)完成一件构件的安装,施工员必须作详细的吊装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施工日期、天气情况、构件名称、构件安装部位、对口方向、具体尺寸、重量、出现问题汇报情况、临时连接情况、交接手续、施工人员名单等。
9.焊接施工 9.1焊条烘干
焊前烘干焊条300~350℃,保温90min。烘好的焊条放在储存箱中在100~150℃保温,随取随用。焊条重复烘干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焊条烘干要做好焊条烘干记录。 9.2清理
焊前严格清理坡口10cm范围内的铁锈、油漆、水、油污、灰尘等杂物。埋弧焊前检查坡口根部间隙;检查并清除坡口内部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