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整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2:27: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在操作过程中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在操作过程中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观察后回答:

①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意归类并板书. ③指着左边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板书:平面图形)

④指着右边问:这又都是什么图形?(板书:立体图形) 2、出示一些实物,并指导学生将自己从家中带来的各个长方体和其它物体摆一起,小组仔细观察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什么图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 ②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是都占有一定的什么? (空间,占有一定空间的图形叫做立体图形.)

③你知道这里面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肥皂、牙膏盒、墨水盒) ④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让学生说) 二、揭示课题. 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数学课主要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并板书课题. 三、教学新课.

(一)出示实物,观察它们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

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

归纳: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

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 归纳: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个)

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

讲解: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5、你们还能找出长方体的其它特征吗?小组讨论,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是由_____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

的面是_____形)围成的____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_____,相对的棱的长度______.

(二)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 出示长方体框架

提问:

1、它的12 条棱可以分为几组?怎样分? 12条棱可以分为3组,把长度相等的棱分为一组.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想一想:

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长、宽、高) 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 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四、巩固练习. 基础:

找一个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品,并与同伴说一说它的顶点、面和棱。 综合:

拓展:自己设计一个长方体模型,量一量长、宽、高,然后与同学交流.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面: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棱: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8个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长、宽、高.

展开与折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相对位置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正方体的盒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正方体6个面的相对的位置并回答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学生正方体6个面相对位置有什么特点?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二、讲授新课:

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小红把一个正方体的盒子沿着棱剪开,得到了一个展开图。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剪得?

教师让学生把准备好的正方体的盒子拿出来,分别剪一剪,看看会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

教师把同学们的作品相互交流一下,让别的同学猜猜自己是怎么剪的?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展开与折叠

正方体是由完全相等的6个面来组成的。

展开与折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相对位置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正方体的盒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让学生拿出正方体的盒子并沿着棱剪开,把正方体展开成6个面和把6个面折叠成正方体。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有关内容。 二、课堂练习:

1.学生做课本17页第1题。

教师把正方体盒子6个面分别按照题目中的要求标上1、2、3、4、5、6个数字,让学生找一找每个数字相对的面哪一个?

2.学生做课本17页第2题。

让学生把长方体盒子的6个面展开标上数字,然后找出每个数字所对应的面上是多少?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展开与折叠 125634

每个面相对的面上的数字是多少。

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在探索学习中建立初步地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

4、通过亲身探索的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成功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长方体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 教具学具:

剪刀、长方体盒子、尺、硬纸板、火柴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想把它送给这节课最爱动脑筋、最爱发言的同学,老师觉得这礼物盒不够精美,你们能不能给老师出出主意?(让学生说,当学生说到给礼物盒子包上包装纸时,教师说你的想法和我一样。)

【评析:捕捉生活中常见问题,将学生自然地带入求知地情境之中,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 1、实践感知

谁知道“表面”是什么意思?谁愿意摸一摸长方体的表面,能不能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gke16j3jz7s7tu43p391qw0b8cvba00t6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