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4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9:12: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五粒: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一株植物 随遇而安 爱

教学反思:

1.一节好的语文课最大的魅力是什么?莫过于能吸引学生,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整节课我都饱含激情,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2.不足之处是重点词句的理解这一环节,处理得不够到位。教师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和处理,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有待学习和提高。

6 蝙蝠和雷达

教学目标:

1.认识“蝙、蝠、漆”等13个生字,会写“蛾、蚊、即”等14个字。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 教学难点:怎样使学生理解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和会写生字。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第6课。(板书:蝙蝠和雷达)

【设计意图: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容易理解。】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设计意图:扫除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蝙、蝠、启、即、锐、系、铛、蝇、证、揭、障、荧、屏” “蝙、蝠、蝇”的偏旁都是虫字旁;如“蝙”不能读成“piān”,“锐”翘舌音要读准,“荧”要与“萤”要区别开。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达、蚊、即、科、横、竖、绳、系、蝇、证、研、究、驾、驶” 指导书写:“绳”去偏旁加一虫字旁变成“蝇”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即”的第五笔是点。“蛾、蚊、科、横、证、研、驶”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写好字的结构,把字写正确、写美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朗读课文,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2.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3.小结并质疑。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围绕这个主要内容,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可能提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

4.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这些问题老师都明白,那么是老师告诉你们呢?还是——

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读句子,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五、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课下搜集有关蝙蝠的资料,积累在采蜜集上,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设计意图:资料的积累,有助于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图片导入 1.听写词语。

蚊子 系着 驾驶 研究 苍蝇 证明 科学 2.出示蝙蝠图:

师:同学们,你从课外资料中知道蝙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学生介绍课外搜集的资料)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蝙蝠和雷达》。

师述:无论何种蝙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夜间都能安全地飞行。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学下文打好基础。】 二、细读课文,明白关系

接下来,请大家打开书本,自读第3自然段,看看你能读懂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在书上做个标记。

(一)

1.学生自学。

2.检查:读读第3自然段。 a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敏锐) (飞行特点)

b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根据学生回答圈出:还能、无论、即使、也) 3.这段话该如何把它读好呢?谁来试试,这样吧,我们先练练,待会儿我们来比赛。

学生练习———指名两人比赛———学生评议———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同学站起来朗读

4.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怎样探路的)

(二)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斯兰瑞尼已经做了很多试验,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学习小组根据表格自学第4、5自然段。把表格补充完整。

试验顺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1.学生分小组学习。

2.检查:假如你就是意大利的著名科学家,现在请你来介绍一下你的实验过程。

学生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我是科学家--------,我在第---次实验中是这样做的-----------)

3.小结:三次试验证明-------(多媒体出示,学生读)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请大家把书上的这句话用双横线画出来,然后仔细地读读。边读边想想你还想知道什么?

4.学生自读后提问。

(三)引导学生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样探路的?

1.同桌一起自学第七节,找出有关蝙蝠飞行的秘密的句子,闭上眼睛想一想,你能理解它吗?

2.同桌自学第7自然段。

3.检查:交流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 一起读第7自然段。

a老师根据回答画出2、4两句。

b请大家自读这两句话,看看你能自己读懂它吗?

c学生介绍读懂的地方。(教师板书:蝙蝠 嘴 超声波障碍物 耳朵) d老师操作课件示意图

e请学生上黑板标出超声波传播方向。(生板演,生简评) 4.师生分读第7自然段。师1、3 生2、4。 5.问: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6.赏读:好,那我们再一起来当一回研究成功的科学家,向在座的老师介绍一下蝙蝠探路的秘密吧。(齐读第7自然段)

过渡:科学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后,就模仿它来发明了雷达。那么雷达是怎样探路的呢?请用同样的方法自读第8自然段,同时也帮老师设计一个雷达探路示意图的板书。

1.学生自学。

2.检查交流自学体会。

3.出示设计示意图并介绍设计意图,生评。 (教师板书:雷达 天线 无线电波 荧光屏) 4.集体朗读第8自然段。 三、总结拓展

同学们,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联系呀?

像这种人们通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来创造发明东西,为人类造福,这门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4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gn9900js93x5if1klmb9gaib47veh009m2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