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川教版巩
固辅导
第1题【单选题】
秉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的理念,并成就“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隋炀帝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 ) A、才能 B、财产 C、门第 D、民族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 / 1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皇帝到扬州去看琼花 B、进行南水北调工程
C、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的统治 D、皇帝要巡游享乐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2 / 1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使中国重新统一的朝代是( ) A、西汉 B、东汉 C、隋朝 D、唐朝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下列有关唐太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唐太宗善于用人
B、唐太宗时,魏征敢于直言 C、唐太宗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D、唐太宗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唐朝时,直接管理三省六部中“六部”的是( ) A、皇帝 B、尚书省 C、中书省 D、门下省 【答案】:
3 / 1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 A、轻徭薄赋 B、重用人才 C、减轻刑罚 D、善于纳谏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一个东渡日本的中国和尚,为何两国人民世代传颂他的事迹,诵念他的名号?下列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他在日本讲授佛经,弘扬佛法
B、他把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介绍到日本 C、他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 D、他写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4 / 1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歌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 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开明,物质丰富,人民安居乐业,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全盛时代,我们称这一时期为(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学习隋唐史后,你认为最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下列哪句话( )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D、繁荣与开放
5 / 1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小明同学设计了四个历史小论文题目,其中一个是错误的,请你帮他找出来( ) A、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B、赵匡胤与陈桥兵变 C、元昊与西夏王朝 D、隋炀帝与开皇之治 【答案】:
【解析】:
第14题【单选题】
唐太宗当政时期,注意任用贤才。当时出现了一批名留青史的贤臣名将,其中有二人被称为“房谋杜断”,这两个人是( )
A、房玄龄、杜甫 B、房玄龄、杜如晦 C、魏征、杜如晦 D、房玄龄、魏征 【答案】:
【解析】:
6 / 1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第15题【填空题】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______,她的统治时期史称有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6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中国历史是多民族共同融合的历史,先秦以来各少数民族逐渐倾向学习于农耕文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的融合方式有所不同。很重要的一种方式除了和平交往外便是战争。----- 《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强有力的中原统一王朝往往能使中国民族史挥洒出灿烂的火花,这样的历史也被人们津津乐道。相反则是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断。——《西北少数民族史》
请回答:
材料一中提到“中国历史是多民族共同融合的历史”请列举出与唐朝政权有重要交往的我国少数民族(至少列出2个)。
唐太宗时期与今藏族的祖先友好交往的重大历史事件是______后来其首领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称唐蕃关系遂“______”
7 / 1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材料二中提到“相反则是民族政权并立”,这在两宋时期尤为显现,请列举出两宋时期的民族政权和其建立的民族(列举一例即可)?
【答案】: 【解析】:
第17题【材料分析题】
以古鉴今,唐太宗作为一代明君,他的统治政策,对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反复强调“为君之道,必须心存百姓”“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期间,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治世局面。
材料二 有一次,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意为掌握之中)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旧唐书》
材料四 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
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针对这一思想,他采取了哪些统治措施?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是指什么?它对唐代的教育事业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8 / 1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材料四中的“秦王”是谁?玄奘于“秦王”在位时曾西游天竺,他以亲身见闻写成了一部什么书?该书有何重要的历史价值?
【答案】: 【解析】:
第18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材料三:夫治国犹如裁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以上皆出自《贞观政要》 请回答: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什么实质性问题?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认识?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很重视什么?
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对治国安民有何进一步的认识?
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为什么出现这祥的治世局面?
【答案】:
9 / 1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解析】:
第19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表明当时实行的是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根据材料三写出B,D人物的名字?
材料四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
根据材料五,说明我国在元朝时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哪个民族?
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古代的民族关系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答案】:无 【解析】:
10 / 1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第20题【材料分析题】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过去的。
----孙中山
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们从大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思是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
──《元文类》卷40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我们中国过去的”的考试制度指的什么制度?该制度开创于哪一朝代?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为什么会发出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感慨?“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历史现象对唐朝统治的巩固起到什么作用?
根据材料三列举元朝在中央设置的行政机构。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从元世祖对制度创新的举措中得到的启示。
11 / 1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答案】:无 【解析】:
第21题【材料分析题】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政治家。阅读下列唐太宗的言 论(均摘自《贞观政要》),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三:天下英雄尽入吾彀(圈套)中矣。
材料四:“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
12 / 1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思想?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的繁盛局面称为什么?
材料二中的认识使唐太宗善于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请举出被他重用的贤才(2个)
唐太宗通过何种制度将材料三中所说的“天下英雄”纳入“彀”中?
从材料四以看出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并写出唐太宗时期与吐蕃有好往来的具体事例。
【答案】: 【解析】:
第22题【材料分析题】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和同一家】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海内知己】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简述这一事件的主要影响?
请你举出唐朝对世界影响的史实。(至少举出两件史实)
13 / 1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两点唐朝繁荣的原因。
【答案】: 【解析】:
第23题【材料分析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隋朝虽然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一时期创立的一项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制度是什么?
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辉煌的时期,唐朝农民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的灌溉工具是什么?
14 / 1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
李白、杜甫分别享有什么美誉?杜甫的诗被称为什么?
【答案】:无 【解析】:
第24题【综合题】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的音符。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15 / 1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对相处融洽的君臣。
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两个典型事例。
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人才参政的制度。
这段时期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君主是谁?
结合本主题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答案】: 【解析】:
第25题【综合题】
由于科举制度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因此科举入仕成为我国1300年间几乎所有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隋朝时,哪位皇帝开始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从而开创科举制的先河?
16 / 17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唐朝时,读书人要想做高官必须参加当时哪一最重要的科目考试?
明朝时,有人指出“八股一日不废,则天下一日犹不得太平也”,请说明他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
我们今天读书与古代读书目的一样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解析】:
17 / 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