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水工建材复习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6:54: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2/3/4页

名词解释

密度: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包含孔隙)单位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材料在自然堆放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密实度:指材料的固体物质部分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 孔隙率:指材料中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率。

第一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1. 1. 2. 3. 4. 5.

6. 空隙率: 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某容器的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7. 湿润角:用以表示材料能被润湿的性能。

8. 亲水性材料:固体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易被水湿润的材料。 9. 憎水性材料:固体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不易被水湿润的材料。 10. 含水率:土中水的质量与材料颗粒的质量之比。 11. 吸水性:材料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水性。

12.吸水率:材料吸水达到饱和状态时的含水率,称为材料的吸水率。 13. 吸湿性:材料因吸收水分而逐渐变湿的性质。

14. 耐水性:材料受水的作用后不损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15. 软化系数: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材料在干燥状态下抗压强度之比。 16. 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

17. 强度:材料抵抗外力荷载作用引起的破坏的能力。

18. 弹性材料: 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变形,在力的作用结束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材料。 19. 塑性材料:在规定的温度,湿度及加荷方式条件下,对标准尺寸的试件施加荷载,若材

料破坏时表现为塑性破坏的材料。

20. 脆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如拉伸、冲击等)仅产生很小的变形(或破坏前无显著塑

性变形)即断裂破坏的性质。

21. 韧性:材料的断裂前吸收能量和进行塑性变形的能力。与脆性相反。

22. 耐久性:耐久性是材料抵抗自身和自然环境双重因素长期破坏作用的能力。 2.判断题

1.含水率为4%的湿砂重100g,其中水的重量为4g.(3)

2.热容量大的材料导热性大,外界气温影响室内温度变化比较快。(3) 3.材料的孔隙率相同时,连通粗孔者比封闭微孔者的导热系数大。(√) 4.同一种材料,其表观密度越大,则其孔隙率越大。(3)

5.将某种含水的材料,置于不同的环境中,分别测得其密度,其中以干燥条件下的密 度为最小(3)

6. 材料的抗冻性与材料的孔隙率有关,与孔隙中的水饱和程度无关(3)。 7. 在进行材料抗压强度试验时,大试件较小试件的试验结果值偏小。(√) 8. 材料在进行强度试验时,加荷速度快者较加荷速度慢者的试验结果值偏小。(3) 9. 材料的孔隙率越大,表示材料的吸水率越高。(√) 10. 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均较小。(3) 11. 材料的密度一定高于其表观密度。(√) 12. 软化系数表示材料的抗渗性。(3)

13. 软化系数大的材料,其耐水性差。(3) 14. 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远高于其他强度。(√) 15. 孔隙率大的材料,其吸水性不一定高。(√) 3.填空题

1. 材料的吸水性用吸水率表示,吸湿性用含水率表示.

2. 材料耐水性的强弱可以用软化系数K软表示。材料的耐水性愈好,该值愈大。 3. 称取松散密度为1400kg/m3的干砂200g,装入广口瓶中,再把瓶中装满水,这是

称重为500g,已知空瓶加满水时的重量为377g,则该砂的表观密度为2.597,空隙率为46.09%。 (水的密度=1g/cm3,可知瓶内容积为377cm3。设砂表观密度为d,注入水的重量为500g-200g=300g, 砂体积+注入水体=200/d+300/1=377

得到砂表观密度: d = 200/77 = 2.597g/cm3。空隙率=1-(200/2597)/(200/1400)=46.09%)

4. 同种材料的孔隙率愈大,材料的强度愈高;当材料的孔隙率一定时,闭孔愈多,

材料的绝热性愈好。

5. 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则其密度不变,松散密度减小,强度降低,吸水率增大,

抗渗性降低,抗冻性降低。

6. 材料的抗压强度试验时,大试件测得的强度值偏低,而小试件相反,原因是试件尺寸和试件形状。

4.单选题

1. 普通混凝土标准试件经28d标准养护后测得抗压强度为22.6MPa,同时又测得同

批混凝土水饱和后的抗压强度为21.5MPa,干燥状态测得抗压强度为24.5MPa。该混凝土的软化系数为(D)

A 0.96 B 0.92 C 0.13 D 0.88 2. 材料的抗渗性指材料抵抗( C )渗透的性质

A. 水 ;B. 潮气; C. 压力水; D. 饱和水

3. 有一块砖重2625g,其含水率为5% ,该湿砖所含水量为( D )。 A . 131.25g ;B . 129.76g; C. 130.34g; D. 125g

4. 材料的耐水性指材料( D ) 而不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A. 长期在湿气作用下 ;B. 在压力水作用下;C. 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D. 在水作用下 5. 颗粒材料的密度为ρ,表观密度为ρ0,堆积密度ρ0 ?,则存在下列关系( A )。 A. ρ>ρ0>ρ0 ? ; B. ρ>ρ0'>ρ0 C. ρ0>ρ>ρ0 ? ; D. ρ0>ρ0 '>ρ 6. 材料吸水后,将使材料的( D )提高。

A. 耐久性 ; B. 强度及导热系数 C. 密度 ; D. 表观密度和导热系数

7. 通常材料的软化系数为( B )时。可以认为是耐水的材料。 A . > 0.95; B. > 0.85; C. > 0.75 ;D. 0.65 8. 含水率为5 %的砂220kg,则其干燥后的重量是( B )kg 。 A. 209; B. 209.52 ;C. 210; D. 210.52

9. 材质相同的A,B两种材料,已知表观密度ρ0A>ρ0B ,则A 材料的保温性能比B材料( B )。

A. 好;B. 差 ;C. 差不多; D. 一样

10. 当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其吸水率( A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化 D不一定增大,也不一定减小

第二章 天然石料

1.简述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答:(一)岩浆岩又称火成岩,它是地壳深处的熔融岩浆上升到地表附近或喷出地表经冷凝而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可分为深成岩、喷出岩和火山岩三种。

(1)深成岩:岩浆在地壳深处,在上部覆盖的巨大压力下,缓慢且比较均匀地冷却而形成的岩石。

特点:矿物全部结晶,多呈等粒结构和块状构造,质地密实,表观密度大、强度高、吸水性小、抗冻性高。

(2)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时,在压力急剧降低和迅速冷却的条件下形成的。 特点:岩浆不能全部结晶,或结晶成细小颗粒,常呈非结晶的玻璃质结构、细小结晶的隐晶质结构及个别较大晶体嵌在上述结构中的斑状结构。

(3)火山岩:火山岩也称火山碎屑岩,是火山爆发时喷到空中的岩浆经急速冷却后形成的。其特点是呈多孔玻璃质结构,表观密度小。

(二)沉积岩 位于地壳表面的岩石,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风化作用,逐渐被破坏成大小不同的碎屑颗粒和一些可溶解物质。这些风化产物经水流、风力的搬运,并按不同质量、不同粒径或不同成分沉积而成的岩石,称为沉积岩。 特点:有明显的层理,较多的孔隙,不如深成岩密实。

(三)变质岩是由岩浆岩或沉积岩在地壳变动或与熔融岩浆接触时,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变质而成的。变质岩一般可分为片状构造和块状构造两大类。

特点:通常岩浆岩变质后,结构不如原岩石坚实,性能变差;而沉积岩变质后,结构较原岩石致密,性能变好

第三章 气硬性胶凝材料

1.名词解释

1.胶凝材料:能将散粒材料或块状材料粘结成整体的材料

2.气硬性胶凝材: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也只能在无机胶凝材料空气中保持或继续发展强度 3.水硬性胶凝材料:不仅能在空气中,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或继续发展强度 4.生石膏:生石膏为天然石膏,生石膏为二水硫酸钙(Ca〔SO4〕?2H2O),又称二水石膏、水石膏或软石膏,理论成分CaO32.6%,SO346.5%,H2O+20.9%,单斜晶系,晶体为板状,通常呈致密块状或纤维状,白色或灰、红、褐色,玻璃或丝绢光泽,摩氏硬度为2,解理平行{010}完全,密度2.3g/cm3; 5.硬石膏:硬石膏为无水硫酸钙(Ca〔SO4〕),理论成分CaO41.2%,SO358.8%,斜方晶系,晶体为板状,通常呈致密块状或粒状,白、灰白色,玻璃光泽,摩氏硬度为3~3.5,解理平行{010}完全,密度2.8~3.0g/cm3。两种石膏常伴生产出,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又可互相转化。

6.建筑石膏:将熟石膏磨成细粉所得的石膏称为建筑石膏。

7.凝结硬化:将建筑石膏加水后,它首先溶解于水,然后生成二水石膏析出。随着水化的不断进行,生成的二水石膏胶体微粒不断增多,这些微粒比原先更加细小,比表面积很大,吸附着很多的水分;同时浆体中的自由水分由于水化和蒸发而不断减少,浆体的稠度不断增加,胶体微粒间的黏结逐步增强,颗粒间产生摩擦力和黏结力,使浆体逐渐失去可塑性,即浆体逐渐产生凝结。继续水化,胶体转变成晶体。晶体颗粒逐渐长大,使浆体完全失去可塑

性,产生强度,即浆体产生了硬化。这一过程不断进行,直至浆体完全干燥,强度不在增加,此时浆体已硬化人造成石材。

8. a型半水石膏:当温度在65℃时加热,二水石膏就开始释出结构水,但脱水速度比较慢。在107℃左右、水蒸气压达971mmHg时,脱水速度迅速变快。随着温度继续升高,脱水更为加快,在l 70—l90℃时,二水石膏以很快的速度脱水变为α—半水石膏或β—半水石膏。当温度继续升高到220℃和320~360℃时,半水石膏则继续脱水变为α可溶性的无水石膏。 9. β 型半水石膏:熟石膏

10.二水石膏:二水石膏也称生石膏

11.半水石膏:即烧石膏,成分Ca[SO4] 2 0.5H2O。单斜晶系。晶体呈显微针状,似石膏假象,也呈块状。无色或白色。条痕白色。似玻璃光泽。不透明。硬度约为2,密度2.55~2.67克/厘米^3。在铅锌矿氧化带、盐湖石膏粘土岩与喷出岩气孔中都有产出。

12.高强石膏: 二水石膏在1.3大气压下,124°C的饱和水蒸气下蒸炼,生成的α型半水石膏磨细制得高强石膏。由于在较高压力下分解而形成,高强石膏晶粒较粗,比表面积比较小,调成石膏浆体的可塑需水量很小,约为35-45%,因而硬化后孔隙率小,具有较高的强度(7天可达40MPa)和密实度,故名高强石膏。

13.生石灰:即氧化钙,它的化学式是CaO。物理性质是表面白色粉末,不纯者为灰白色,含有杂质时呈灰色或淡黄色,具有吸湿性。

14.消石灰: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又名消石灰。

15.钙质石灰:指氧化镁(MgO)含量小于或等于百分之五的生石灰。 16.镁质石灰:指氧化镁(MgO)含量大于百分之五的生石灰。

17.欠火石灰:煅烧石灰岩(内含CaCO3),温度过低时会产生欠火石灰 18.过火石灰:煅烧石灰岩(内含CaCO3),温度过高时会产生欠火石灰

19.石灰消化:生石灰(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过程,称为石灰的熟化或消化 20.石灰陈状: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生石灰熟化形成的石灰浆应在储灰坑中放置两周以上,此过程为 “陈伏”。

21.磨细生石灰:将块灰粉碎、磨细制成的生石灰称为磨细生石灰粉

22.石灰乳:将消石灰粉或熟化好的石灰膏加入多量的水搅拌稀释,成为石灰乳

23.石灰土: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石灰岩母质发育的土壤,一般质地都比较粘重,剖面上或多或少都有石灰泡沫反应,但土壤颜色却各不相同,常见的有红、黄、棕、黑四种。

24.三合土:用石灰、黏土和细砂相混夯实而成的土料,用于夯墙、地坪、地基土和渠道防渗等。

25.菱苦土:又名苛性苦土、苦土粉,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镁。以天然菱镁矿为原料,在800~850℃温度下煅烧而成,是一种细粉状的气硬性胶结材料。颜色有纯白,或灰白,或近淡黄色,新鲜材料有闪烁玻璃光泽。

26.水玻璃:由不同比例的碱金属和二氧化硅组成,俗称泡花碱。 27.水玻璃的模数:SiO2与Na2O的分子比 n 称为水玻璃的模数

2. 判断题

1. 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而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 中硬化。(3)

2、生石灰熟化时,石灰浆流入储灰池中需要“陈伏”两周以上。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制得和易性很好的石灰膏,以保证施工质量。(3 )

搜索更多关于: 水工建材复习资料 的文档
水工建材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gvmr1unhx6ehs64cpe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