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地理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图为某城市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商业、工业、住宅 B.住宅、工业、商业 C.工业、商业、住宅 D.商业、住宅、工业
2.图中数字最可能代表住宅区的是 A.①③ C.①③⑤ 【答案】1.D 2.B 【解析】
1.商业、住宅、工业三种用地中,商业的付租能力最强,住宅次之,工业最小,结合图示可知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商业、住宅、工业。D对,ABC错。故选D。
2.依据图示地租水平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变化规律可知①③⑤区域,商业支付地租最高;可能为商业区,②④区域,住宅支付地租最高,可能为住宅区;⑥区域工业支付地租最高,为工业区,所以最可能代表住宅区的是②④,B对,ACD错误。故选B。
2.下图为天气网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据此完成下题。
B.②④ D.②④⑥
最新实况表示上海市当晚( )
A.有大风 B.有降雨 C.有大雾 D.气温低 【答案】D
【解析】图中显示风速小于3级,风速较低,风向为西北风,湿度不大,故较为干燥,有风不可能有大雾,但气温仅在冰点之上,气温较低,选D。
3. “第六产业”是指农户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即将第一、二、三产业相加(1+2+3)或相乘(1×2×3),正好都等于6,故名“第六产业”。成都市浦江县成佳镇有着“中国西部绿茶之乡”的美誉,通过发展“第六产业”,昔日单一茶叶种植园又成为茶叶新品种培育基地、高端茶叶产业园和乡村旅游的“观光景点”,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成佳镇发展“第六产业”主要是为了 A.改善茶叶品质,拓展销售的渠道 C.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城市化进程
B.延长茶园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D.创造优美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下列关于“第六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基础是农业 ②适宜在城市推广 ③符合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④目的是美化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成佳镇“第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A.增加旅游项目,兴建基础设施 C.种植优质好茶,提升品牌美誉 【答案】1.B 2.B 3.C 【解析】
1.“第六产业”把单一的茶叶种植延长到了茶叶加工和销售及“观光景点”,增加了茶叶附加值,所以成佳镇发展“第六产业”延长了茶园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故B项正确。
2. “第六产业”是指农户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基础是农业,所以不适宜在城市推广,故①对,②错;通过一、二、三产业的相互融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最终目的是提高农民收入,符合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而不是美化环境,故③对,④错。故B项正确。。
3.茶叶种植是成佳镇茶叶种植园的中心产业,其他产业都是围绕茶叶种植而建立的,所以成佳镇”第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种植优质好茶,提升茶叶质量,故C项正确。 4.下列叙述,从化学角度分析不正确的是
A.被蜂蚁蛰咬后,可涂抹稀氨水或小苏打溶液减轻疼痛
B.农业上常用福尔马林溶液来浸种,原因是福尔马林具有杀菌和防腐作用 C.向燃料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D.氟利昂(CCl2F2)或 NOx都可以破坏臭氧层,而导致温室效应 【答案】D 【解析】
B.扩大茶叶加工,提升茶叶产量 D.展开网络营销,加快物流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蛰咬是往入体内注射酸(大部分是蚁酸),可用稀氨水或小苏打溶液中和,故A正确; 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福尔马林有杀菌和防腐作用,故B正确;生石灰可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最终被氧化为硫酸钙,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故C正确;氟利昂导致臭氧空洞,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故D错误,由于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D。 5.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②地位于⑦地的() A.西北方 C.东北方
B.西南方 D.东南方
2.有一架飞机从③地飞往⑤地,最短飞行路线是() A.一直向东 C.先向正北后向正南 【答案】1.C 2.D 【解析】
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②地所在半球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故该半球为北半球,⑦地所在半球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该半球为南半球,②地位于⑦地的北方;东经度的增大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根据图示自转方向及经度信息可知,②地位于170°E,⑦地位于10°E,同为东经度,则经度值大的在东方,故②地位于⑦地的东方。综合起来,②地位于⑦地的东北方,选C。
2.结合上题及图示信息可知,③地为10°W,⑤地为170°E,③地、⑤地相差180°,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故③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距离应为过两地的大圆的劣弧,结合图示,该方向应为先向正南后向正北,选D。 【点睛】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在讨论两点之间的最短航线时,一般近似地认为地球是一个正球体,球面上任意两点与球心所确定的圆即地球大圆。地球表面上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或航线)就是两点
B.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D.先向正南后向正北
所在大圆的劣弧长度,也叫“大圆航线”。
6.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工厂中,最宜靠近钢铁厂的是 A.化工厂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工业联系。 【详解】
钢铁厂可以为造船厂提供钢材,因此二者具有生产上的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D正确。故选D。 7.根据日本某年人口增长统计资料表,判断该年日本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人口出生率(%) 0.94 A.“高—高—高”模式 C.“高—低—高”模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
该年日本的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都低于1%,都较低,属于“低—低—低”模式。故选D。
8. 为了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了本国的环保和经济政策。为了保护稀有物种,许多国家采取人工繁育技术和建立自然保护区。我国长江流域有众多的湖泊和河流,为保护渔业资源,每年夏季实行“休渔”政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流域实行夏季“休渔”政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发展的观念 C.公平的观念
B.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人口死亡率(%) 0.82 人口自然增长率(%) 0.12 B.“高—高—低”模式 D.“低—低—低”模式
B.造纸厂
C.印染厂
D.造船厂
2.用人工繁育技术或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方法保护稀有物种是为了 A.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C.体现生物物种与人类的公平 【答案】1.B 2.A 【解析】 【分析】
B.发展经济,繁荣市场 D.促进生物科技水平的提高
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我国实行伏季休渔制度,休渔的主要目的是保护鱼类的产卵繁殖,实现持续利用,体现了环境的观念,故选B。
2.用人工繁育技术或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方法保护稀有物种是为了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故选A。 9.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回答: 年龄段(岁) 0-6 55-29 60-44 6.68 45-59 ≥60 男性人口(万人) 5.04 25.6 4.94 5.76 女性人口(万人) 6.84 67.50 55.66 4.05 5.78 566.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① 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② 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③ 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④ 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67.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① 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② 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 增加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④ 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答案】566.C 567.D 【解析】 【分析】
566.据图看数据,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中显示,男性人口少于女性人口,①错误;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不相似,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④错误,③正确;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说明人口迁移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②正确。结合选项,C正确。故选C。
567.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会加剧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①错误;促进迁入地经济的发展,②错误;迁移人口当中,有些是未成年年和老人,故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③正确;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④正确。结合选项,D项正确。故选D。 【点睛】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5、人口迁移的意义:人口迁移对调整人口分布、劳动力盈缺、促进地区文化交流、新资源开发、经济文化区的建立、民族和种族的融合等都有重要作用。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影响 迁入地 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有利 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④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不利 度,并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10.利用地中海地区的典型农产品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棉花纺织 C.葡萄酿酒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地中海气候区典型的农产品有葡萄、油橄榄等.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干旱,有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所以适合发展葡萄酿酒工业.故选C。
11.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11月18日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报告指出,到2013年末,全国流动人口的总量为2.45亿,超过总人口的六分之一。 据此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B.甘蔗制糖 D.大豆加工
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 ③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迁出地 ①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1.关于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呈现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规模大,以“90后”青少年为主 B.流动时间短,季节性返乡规模大 C.北京、上海对跨省流入人口的吸引力大 D.以个体流动为主,家庭化流动未成趋势 2.阻碍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的条件是
A.城市教育水平较高 C.城市生活条件较好
3.人口流动对流入地的积极影响是 A.增加农民的收入 C.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答案】1.C 2.B 3.B 【解析】
B.城市教育费用较高 D.户籍地居住条件较差
B.加快城市化进程 D.加快农村地区观念更新
1.由图可知,劳动年龄流动人口平均年龄约33岁,可推断流动人口以“80后”为主,A错;而且流动人口6~15岁子女随同父母流动的比例为62.5%,说明以家庭流动为主,故季节性返乡规模小,B错D错;图中显示,特大城市人口聚集态势加强,跨省流入人口东部地区所占比例为90.5%,由此可以看出,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吸纳跨省流入人口的趋势进一步增强。故本题选择C。
2.城市教育水平较高、生活条件较好,有利于人口流动,户籍地较差的居住条件会增加子女随迁的概率。城市教育费用较高,限制了农村学龄前儿童流入城市。故本题选择B。
3.对流入地来说,人口流入能提供大量劳动力,推动餐饮、建筑等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快城市化进程,B对。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加快农村地区观念更新不是对流入地的影响,是对流出地的影响;人口流入加重了流入地的生态环境负担,故排除ACD。故本题选择B。 12.最发达的大牧场放牧业的牛肉市场能够扩展的欧洲市场,关键是( ) A.气候条件好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最发达的大牧场放牧业为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的牛肉运输到欧洲主要依靠海洋运输,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使大牧场放牧业的牛肉可以进行长途运输,能够扩展到欧洲市场,故该题选C。
13. 《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B.地广人稀
C.海上冷冻船的发明 D.火车的出现
1.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①大量消耗资源 ②大量排放污染物 ③科教投入不足 ④人口增长缓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
①社会保障建设 ②经济基础建设 ③农业基础建设 ④生态与环境建设 A.①② 【答案】1.A 2.C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可持续发展。
1.从图中看生存支持系统(资源、农业)和环境支持系统(污染、生态)指数最低,说明其代价是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A正确。
2.从图中看生存支持系统(资源、农业)和环境支持系统指数较低,因此应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C正确。
14.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有关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 A.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B.对地表形态影响小
C.加速了冰川的融化 D.使海平面上升 【答案】1.D 2.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水循环环节的名称及水循环的意义。
1.图中水循环环节①为蒸发,②为水汽输送,③为降水,④为地表径流。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如修水库、南水北调工程。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④,D正确,ABC错误。
2.水循环中海陆间循环可以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A正确;水循环环节中地表径流对地表形态影响较大,会形成河流侵蚀地貌、堆积地貌,B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会加速了冰川的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水循环不会加速冰川的融化、使海平面上升,CD错误。故选A。 【点睛】
水循环主要有五个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和径流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最主要的影响方式是地表径流。
15.下图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 A.1965年最多
B.1980年最多
C.2015年最多 2.到2045年,我国 A.老龄人口比例大 C.人口死亡率较高 【答案】1.C 2.A 【解析】
D.2045年最多
B.人口出生率较高 D.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1.读图,纵坐标表示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图中显示,2015年以前,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一直为正值,表明劳动人口一直在增长,2015年以后,劳动人口增长率为负值,劳动人口减少,所以我国劳动人口数量2015年最多,C正确。故选C。
2.读图,我国自2015年以后,劳动人口增长率一直为负值且下降趋势明显,表明到2045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中,劳动力人口占比较小,而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伴随着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老龄比例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
该题需要准确理解“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含义,只要该百分率为正值,即表示劳动人口数量在增加。 16.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完成问题。
1.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地抑制 D.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2.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状况
B.产业结构
C.人口政策 【答案】1.A 2.B 【解析】
D.自然环境
1.根据材料中提示“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出现过逆城市化现象,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减少了,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没有全部得到有效地抑制,费城和巴尔的摩还是负增长,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迁出中心城区。故选A。
2.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取决于各中心城区产业结构,容纳就业人口的多少,与交通、人口政策和自然环境关系不大。故选B。
17.如图示意某城市功能区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三类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2.丙功能区与甲、乙两类功能区之间建设大面积绿地的主要目的是 A.体憩娱乐 C.防风固沙
B.涵养水土 D.改善环境
3.图示H处作为乙类功能区最适宜发展的行业是 A.品牌时装店 C.微电子厂 【答案】1.B 2.D 3.A
B.仓储式超市 D.花卉种植业
【解析】
1.城市的主要功能区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其中最基本的功能区是住宅区也是面积最大的区域,为图中甲。根据城市地租理论,市中心地价最高,向郊区地价逐渐降低,在交通路口处容易出现地租次高峰。根据各功能区的特征,安排功能区布局,从市中心到郊区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图中乙区域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地价最高,而商业活动的付租能力最强,故判断为商业区,工业区布局应当位于城市边缘,以避免对城区环境的影响,靠近主要交通线以便于产品和原料的运输,为图中丙。故本题选择B。 2.丙是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两类功能区之间建设大面积绿地,起到一个隔离噪音、空气污染,改善环境的作用,D对。体憩娱乐、涵养水土和防风固沙不是城市隔离绿地布局的主要目的,排除ABC。故本题选择D。
3.图示H处作为乙类功能区(商业区),位于市中心,交通发达,地价高。品牌时装店适合在商业区发展,A对;仓储式超市适合布局在城市外围交通发达的地区,B错;微电子厂适合分布在环境优美,大气环境空气质量好的区域,C错;花卉种植业是适合城郊农业发展的产业,D错。故本题选择A。 18.下列为某饮料食品集团的部分工厂厂址及其主要产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表中信息显示,影响厂址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原料
C.劳动力
D.技术
2.在新疆阿勒泰市设立沙棘果加工厂,对当地的有利影响有 ①促进经济发展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解决水资源短缺 ④防治土地荒漠化 A.①②③ 【答案】1.B 2.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和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结合具体工业生产的特点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表中信息显示这些加工厂的原料极易变质,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所以影响厂址选择的主导因素是原料,选择B。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在新疆阿勒泰市建立沙棘果加工厂,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沙棘种植,扩大了植被覆盖,有利于防治土地荒漠化,但是解决不了水资源短缺,选择B。 19.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与鲁尔区有许多相似之处,下列选项中只属于鲁尔区的是 A.科技力量雄厚 C.水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D.煤炭资源丰富,铁矿石短缺
2.我国的下列工业基地中,最能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经验的是 A.京津唐工业基地 C.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答案】1.D 2.B 【解析】
1.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德国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电气等占全部工业产值的40%以上,食品、纺织与服装、钢铁加工、采矿、精密仪器、光学以及航空与航天工业也很发达。德国鲁尔区发展工业主要建立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基础上。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的科技力量雄厚,水陆交通便利,水资源也很丰富,美国五大湖的煤、铁资源丰富,鲁尔区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铁矿石短缺,需要进口,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2.德国鲁尔区以发展钢铁工业为主,属于传统重工业区,因此,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最能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经验的是辽中南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是我国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0. 2019年6月13日,20年来最强飓风“卡尤”登陆印度古吉拉特邦,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①、②、③是水循环的三种类型)。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B.辽中南工业基地 D.沪宁杭工业基地
1.关于三种水循环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B.②参与的水量最大
C.③的能量来源于海底
2.不属于飓风“卡尤”带来的影响的是 A.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 C.使当地淡水资源得到补充 【答案】1.D 2.D 【解析】 【分析】
D.飓风“卡尤”参与了②和③
B.使水循环速度加快 D.使农作物遭受低温冻害
1.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特征:据图①为陆地内循环,与人类活动最为密切的是②; ②为海陆间大循环,③为海上内循环,水量最大,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飓风“卡尤”参与海上内循环与海陆间大循环,ABC错误,D正确。
2.飓风“卡尤”属于强低压系统,过境时将会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使水循环速度加快;使当地淡水资源得到补充,ABC正确;使农作物遭受低温冻害的灾害为寒潮,D错误,故选D。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莱州湾(如图)海域面积约为6967 km2,每年海冰分布面积约为3600 km2,海冰厚度约15 cm,封冻期长达近4个月。研究发现,海冰的含盐量仅为海水的六分之一。某研究机构将采集的海冰切碎后,利用传送带输送到蓄冰池,再通过物理方法使其内部的淡水冰晶和盐水卤泡分离,最终获得淡水。目前淡化海冰的成本约为6元/m,将来有望降到4元/m以下。
3
3
(1)分析冬季莱州湾海面易封冻的主要原因。 (2)说明海面封冻对莱州湾海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针对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有人提出大规模开发莱州湾海冰的建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纬度高,冬季受寒潮影响大,气温低;海水较浅;海域较封闭,海水流动性差;有众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易结冰。
(2)封冻后冰面的反射率增大,使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下降;冰面阻隔海水蒸发,降低空气湿度;海水因结冰而盐度增大;海面封冻影响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 (3)赞成。理由:①缓解淡水资源短缺;②莱州湾封冻期长,海冰资源丰富;③随着技术的进步,海冰
开发利用的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市场前景看好;④减轻海洋灾害。
不赞成。理由:①开采利用技术难度大;②投入资金量大,利用成本高;③海冰储存占地面积广。 【解析】 【分析】
考查区域海水易封冻的原因,影响,开发海冰的影响。 【详解】
(1)导致海水结冰的因素,主要是气温和海水的深度、盐度。读图,莱州湾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冬季受寒潮影响大,天气寒冷。海湾地区的海水较浅,易结冰。海域较封闭,海水流动性差,易结冰。图中有众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易结冰。
(2)海面封冻后,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增大海面反射率,使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下降。冰面阻隔海水蒸发,降低空气湿度。海水因结冰,海洋中液态水体量减小,盐度增大。海面封冻影响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海洋生物的生存质量。
(3)从经济角度分析,华北地区淡水需求量大,开采海冰的市场前景好。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莱州湾封冻期长,海冰资源丰富。随着技术的进步,海冰利用成本将进一步下降。还能够减轻海洋灾害。所以赞成。
海冰的开采利用技术难度大,投入资金量大,利用成本高。海冰储存占地面积广。可能影响到海洋生态环境。所以不赞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