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课 做情绪的主人 学会调控情绪 》 执教 临颍县南街学校 宋俊伟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价值方面
懂得调控自已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 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保持 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 绪。
2、能力目标方面
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 形成自我调适, 自我控制的能力, 能够较 理智地调控自已的情绪。
3、知识目标方面
了解青少年时期易于波动、 不稳定的特点, 明白情绪需要个人主动调控的道理。 知道情绪调控的一些有效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
排解不良情绪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设计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2、查阅有关情绪方面的书籍、资料。 (3、浏览与情绪有关的网页。 2、学生准备:
(1、预习本节内容,并能查阅情绪的相关资料。
(2、寻找自身的或生活中所见所闻的产生不良情绪的情境。 (3、结合前节所学与预习本节内容,准备关于情绪表达的辩论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的情绪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叶小舟,总会遇到急流险滩和暗礁,而理智就 是把握方向的“船舵”!我们要像勇敢的水手那样驾驭好自己情绪的小舟!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个问题。
(板书:做情绪的主人――学会调控情绪 二、新授 (一共同探讨――
1、活动名称:“想法”决定情绪
同样一件事,会因所持的人生态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要想积极地对待生活, 应该改变自己的观念,使自己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 (1 、荒岛上的鞋子推销员:
(两个鞋子推销员去到一个荒岛上,发现荒岛上的人都不穿鞋??
一个感到非常失望, 因为他认为这个岛的人都不愿穿鞋, 要成功推销是没有希望 的; 另一个感到非常兴奋, 网为他认为这个岛上的人还没有鞋子穿, 成功推销的 希望极大。
(2 、半杯水:
(两个人都十分口渴,当他们见到有半杯水时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反应?? A:“还好,还有半杯水——满足”。 B :“怎么只剩半杯水了——不满!” 2、活动名称:“想一想、议一议”
展示桑兰、张海迪微笑的照片。 想一想:她们为什么能坚强又快乐地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全班交流,各抒己见。
结论:她们热爱生活,有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即使遭遇到挫折、失败,甚至危及 到生命,她们依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
3、活动名称:“请让我来帮助你”
(1、来自年级里同学抽样问卷调查中显示的问题:(产生不良情绪的事件 1、爸妈整天让我学习学习再学习,不准我出去玩,我很苦恼。 2、不知什么原因,要好的同学不理我,我很痛苦,又沮丧又生气。 3、上课的时候回答问题出错,我就会觉得自己好笨 。
4、当我做了错误的事情时,很怕被人发现,心里很紧张、害怕,甚至恐惧。 (2、结合本班,请同学想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样的情境产生过不良 情绪或者同学的所见所闻,所知道的什么样的情境产生不良情绪 ? 举例说明。
以小组为单位,将小组总结的不良情绪产生的情境举例结果写在卡纸上。
(3、分组讨论:
同学们, 刚才大家所讲的都是自己身上发生或所见所闻的情况, 反映的都是不良 情绪的表现, 而不良情绪会给我们的学习、 工作、 生活、 身体健康带来许多不利, 那我们能否出出什么主意, 帮助情境中的当事人调节自己的情绪, 使他们变得快 乐起来?
过程:分组讨论,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且言之有理。
根据对学生课前的调查, 结合第四个情境, 教师引导贯彻廉洁教育目标使用:“道 德修养与情绪”
邓小平同志一生坎坷,经历“三落三起”,但他始终能以乐观的心情对待。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他一生中为人处事,始终不求名利,不计得失,心中始终装着党 和人民, 正是凭借着这种达观大度的心态, 邓小平同志不但长寿, 而且留下了万 世美名。
相反, 而贪污受贿等违法乱纪之人, 虽表面上看起来很得意, 甚至是享有了十分 富足的物质生活, 但是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害怕和矛盾, 常陷入道德自责中, 当看 到贪污受贿等违法乱纪行为而受到国家法律的惩处、 受到人民的唾弃的事例, 必 定更加联想到自己,从而内心更加感到紧张、恐惧、内疚等,以至吃不好,睡不 香,坐立不安。
(二、感悟新知――活动名称:“学有所获”
学生结合三个活动,谈感言与收获:“怎样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教师引导,对学生的发言充分肯定。 认识情绪是可以调节的,是需要调节的。 感悟调节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
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理智控制法、心理换位法、升华法??
1、“彩虹总在风雨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 去面对,相信问题总会有办法解决的,从而勇敢地面对现实,努力进取,充满信 心。
2、善于理智控制自己。我们的种种要求和愿望,都应符合社会道德和规范,否 则就要用理智打消这种念头, 要不存私心, 不苛求社会与他人满足自己的一切愿 望。洁身自好、廉洁自律、“知足者长乐”。
3、适时适度地发泄积存在心中的不良情绪。这有助于消除心中的郁闷、烦恼和 压抑,从而达到心平气和。
(三、拓展深入――活动名称:“辩一辩”
“喜怒哀乐是个人的事情,何必管周围的人,该笑就笑,该哭就哭。” VS “喜怒 哀乐是个人情感,但在表达的时候应该考虑周围人的感受。”
教师做辩论主席,最终引导学生认识到“同呼吸、共命运”、“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 生活,保持乐观的心态。知道一个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团结的人是不会侵犯别 人利益的,是能够适时适度地来表达个人的情绪。
三、小结 1、教师寄语――
我们一定记得幼时哭泣时妈妈的爱抚, 孤独时收到同学的关爱。 如果, 我们都 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在生活中对别人的情绪给予更多的关心, 尝试去共享彼此 的各种情绪, 那么我们的喜悦将加倍, 而痛苦将变得越来越少, 我们相互之间的 感情也将更加深厚??
2、全班合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在微笑的表情、愉悦的心境、关爱的氛围 中,以歌声中结束本课。
四、反馈练习:略
五、教学后记:
思想品德这门课, 往往被认为只要读读背背成绩就上去了, 因此有些学生课 堂上就少了学习主动性, 积极性。 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把要我学变为我要 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要让学生愿意学习这门课程,提高学 习成绩,非让学生产生兴趣不可。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 。因此,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3、教学过程要生动、活泼。
、要有融洽的师生关系; 2、要适当设疑布悬;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