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同生活经历的人,不同人生理想目标的人,都会有着不同的理解。所以,这样的作品,不仅当时会被译成多种文字,而且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会有新的译文出现,这就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而《堂吉诃德》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孙家孟教授) 复译
《唐·吉诃德》的中文版本,据出版的先后顺序和流行程度主要有杨绛、董
燕生和唐民权等几个版本。几位先生的中文功底深厚,翻译水平很高,其译作也
风格各异。本论文的写作目的旨在对《唐·吉诃德》中出现的成语和俗语的翻译
进行比较分析。《唐·吉诃德》的中文版本,据出版的先后顺序和流行程度主要有杨绛、董
燕生和唐民权等几个版本。几位先生的中文功底深厚,翻译水平很高,其译作也
风格各异。本论文的写作目的旨在对《唐·吉诃德》中出现的成语和俗语的翻译
进行比较分析。1 36 中文摘要
《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杰作,作者塞万提斯。主要描写和讽刺
了当时西班牙社会上十分流行的骑士小说,并揭示出教会的专横,社会的黑暗和人民
的困苦。《堂吉诃德》问世以来,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堂吉诃德的名字在不同历史年
代,不同国家都流传着。别林斯基曾说,堂吉诃德是一个“永远前进的形象”。堂吉诃德的名字已经变成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名词,成了脱离实际、热忱幻想,主观主义,迂腐顽固,落后于历史进程的同义语。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著作里不止一次地提到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的形象在今天仍保持它的意义。2 1
塞万提斯是西班牙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1547 年 9 月 29 日出生,1616 年 4 月 23 日逝世。他被誉为是西班牙文学界里最伟 大的作家。《堂吉诃德》由塞万提斯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评论家称《堂吉诃德》
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塞万提斯也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骑士文学在 15、16 世纪盛行于西班牙,而它的产生与西班牙的历史境遇密切相关。当时,西班牙首先
击败了阿拉伯人,获得解放,完成统一。骑士文学在 15、16 世纪盛行于西班牙,而它
的产生与西班牙的历史境遇密切相关。当时,西班牙首先击败了阿拉伯人,获得解放,
完成统一。此后走向复兴,发现新大陆,激起冒险热,称霸欧美,成为强盛的帝国。
这一切“使业已瓦解的‘骑士’死灰复燃。这种骑士成为西班牙理想中的英雄。反映
在文学创作上,就是骑士小说的盛行。不过文艺复兴时期,一方面封建神学的旧文化
遭到打击,逐渐衰落;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兴起,向封建文化体系发起攻击,骑
士文化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为此,塞万提斯决定创作《堂吉诃德》,将骑士小说扫除
干净,消除骑士小说在群众中的声望和影响。 2 1-2
堂吉诃德,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人,同
时又具有类型的意义。这两部作品均可以视作是对个体存在的勘探,揭示出人类精神
现象、生存状态与生存境遇的一个侧面。它们是“思索的小说”,关注人物的基本境
况,从而思考着生存的本质与人的处境。这些思考并不建筑在概念与推理之上,而是
根植于人物的丰富的生活世界。 2 2
在人物形象方面,堂吉诃德与阿 Q 都是文学人物画廊中不朽的形象。虽然
这两个人物形象出现的时间相隔三百多年,在阶级出身、生存环境、社会地位、思想、
行为方式、人生经历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在意识、性格、命运、语言
甚至其美学内蕴,社会意义等方面又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可以这样说堂吉诃德与阿 Q
之间,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2 2
堂吉诃德》的主人公兼具崇高和滑稽
两面,令读者嘲笑又哭泣。所以,这两部小说都是悲喜交错的艺术作品。然而两部小
说又存在着差异:阿 Q 有着可笑的性格与可悲的命运,而堂吉诃德是在滑稽的言行中
表现出崇高的理想和精神。2 2
“作为一个典型在纯文学创作中再也没有一个人物能具有比堂吉 诃德更稳固的地位了川”。法国19世纪批评家艾米尔蒙太居E(meil I试
onte
邵
t)在他的((文学典型和美学幻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