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化的工程总承包模式。
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招标,招标人可自主决定资格审查式。对投标人的资格应重点审查(包括且不限于)以下容:
a.是否具有装配式施工能力;
b.是否具有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的深化设计能力。
招标人应当合理确定建筑工业化项目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所需要的时间。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模式招标的,一般不少于45天。采用施工总承包模式招标的,一般不少于20天。招标人应设定最高投标限价,投标人的投标报价高于招标人设定的最高投标限价的,其投标应予以拒绝。
参加建筑工业化项目投标的企业,应具备与项目规模相适应的标准化设计、装配化施工、成品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等能力。外地的企业可先参加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招投标,中标后再办理相关进入该地区市场手续。 3.2项目建设模式
随着现代经济技术的发展,管理水平不断的提高,项目建设模式也在不断变化,由传统的施工总承包逐步向多元的PPP模式发展。项目建设模式主要有施工总承包、施工总承包管理、项目总承包。 3.2.1施工总承包模式
施工总承包是工程设计和施工分离,承包人只负责项目施工。适
z
. . .
用于业主愿意较深入地介入设计控制及对设计和施工的相互协调管理。优点:有利于总投资控制,这种工程承包模式的运用简单、成熟。缺点:该承包模式的建设期一般较长,责任较难界定,设计与施工间的管理协调工作比较复杂,容易发生纠纷。项目建设管理主要由政府主导,施工企业只负责施工。 3.3.2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
施工总承包管理是业主委托一个施工单位或由多个施工单位组成的施工联合体或施工合作体作为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业主另委托其他施工单位作为分包单位进行施工。一般情况下,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不参与具体工程的施工,如果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想承担部分工程的施工,应通过投标竞争取得。优点:不需要等待施工图设计完成才进行招标,有利于缩短建设期;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负责项目质量管理,对质量控制有利,可以减轻业主管理的工作量。缺点:在进行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招标时,只确定施工总包管理费,不确定工程总价,这可能成为业主控制总投资的风险,业主负责所有合同的招标、谈判及签订,合同管理工作量大。 3.3.3建设项目工程总承模式
3.3.3.1设计+施工总承包
设计+施工总承包(DB)是工程总承包单位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并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z
. . .
一般适用于业主能够提供比较清晰的功能需求和有关技术标准的项目。优点:有利于工程设计与施工之间的衔接配合,可以避免相互脱节而引起的差错、遗漏、变更、返工及纠纷;可以合理组织分段设计与施工,缩短建设工期,减少业主的管理负担,有助于业主掌握相对确定的工程总造价。缺点:业主对工程设计细节和施工的调控影响力较小,增加了设计—施工总承包商的风险,招标与评标相对传统模式复杂得多, 这要求业主在前期筹划阶段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业主的管理水平及协调能力要求极高,需要业主人员具有极强的项目监督能力。
3.3.3.2设计采购施工
设计采购施工(EPC) 工程总承包单位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一般适用于工程建设规模大、专业技术性强、管理协调工作复杂的项目。优点:有利于业主管理,合同关系简单;有利于工程总承包单位对项目进行整体优化,便于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工程设计与施工之间的衔接配合,可以合理组织分段设计与施工,缩短建设工期;有利于业主的目标控制。缺点:工程总承包承担较大风险,工程质量完全依靠工程总承包单位的整体水平,协调与监督难度大。
第四章 技术案研究
近年来,在住宅产业化热潮之下,关注的企业越来越多,市场的
z
. . .
需求也越来越大,PC构件持续升温,行业终于打破“沉默”。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正式成立,建筑工业化趋势之下,PC构件首次以一个独立行业的姿态,开始发声。PC构件生产行业与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及未来发展有关的BIM、3D打印等各项技术息息相关。要在未来的建筑行业保持市场竞争力,布局PC构件生产行业已迫在眉睫。
工业化建筑主要应用于:住宅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高层建筑、多层大空间结构。 4.1构建预制化生产
单位工程件部品生产施工单位可选择工程所在地合理运距围的预制场或者结合公司自身情况进行预制化生产场建立。下面简要的阐述下预制生产厂家选择和公司自建生产线两面需要考虑相关因素。 4.1.1预制生产厂家选择考虑主要因素
4.1.1.1考虑运输距离对建筑成本的增加,考虑运输路况是否满足承载及12m半挂车转弯半径需求,运输时段及运输路径;
4.1.1.2考虑塔吊最大起重能力及塔臂覆盖围;
4.1.1.3结合施工下料单次序考虑成品堆放次序,有利提高吊装效率;
4.1.1.4根据不同预制件部品制作不同的场地堆放支架,划分不同的堆放区域,部品间堆放留出足够起吊设备和装运设备的空间;
z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