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逐字稿万能模板
真题备考纸: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够画出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通过小组讨论和自主合作探究得到新知识,提高观察、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态系统是统一的整体。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大自然美好风光的电影短片,邀请学生分享感受,顺势提出问题: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新课教学
1.回顾生态系统概念和类型,展示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图片。
2.出示池塘生态系统的示意图,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观察并分析该生态系统由哪些成分组成?学生总结得出,该池塘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继续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在该生态系统中,这些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都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引导学生进行补充,从而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各组成成分的主要生物类群及其作用。
3.启发学生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示意图,探究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固定在有机物当中,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因此,生产者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如CO2、水、氨等),排出体外后被生产者重新利用。可见,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
体和动物的排遗物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因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三)角色扮演,巩固提高`
通过画图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评价。 (四)小结作业,课外拓展
学生自主分享这节课的收获,课后作业:课下进行角色扮演。 五、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及解析】
问题:蚯蚓是消费者吗?蓝藻是分解者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谢谢考官的提问!
我认为蓝藻是生产者,蚯蚓是分解者。
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蓝藻含有光合色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属于生产者。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而分解者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蚯蚓就是靠分解动植物遗体、遗物中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属于分解者。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各位考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