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三、水环境容量计算(演示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7:51: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g—为重力加速度(m/s); J—河流坡度. 4.2.1. 一维水质模型的一般方程式(点源一维模式) 2x) Ct= C0·exp(-k·t)或Cx?Co?exp(?k?86400?u例:Kc=0.5/d,u=0.1m/s,其它数据同上,求排污口下游5.0km处的CODCr浓度。 xCODCr(0)=19.0mg/L, t==0.5787d 86400?uCODCr(5.0km)=19.0exp(―0.5×0.5787)=14.2mg/L 4.2.2. 一维水质模型的适用条件 1、评价河段受纳水体的水质、水量较稳定; 2、工程外排废水的水质与水量较稳定;

17

3、易降解污染物在小河流评价河段或大、中河流均匀混合断面以下河段的水质预测。 4.3. 二维模型 当水中污染物浓度在一个方向上是均匀的,而在其余两个方向是变化的情况下,一维模型不再适用,必须采用二维模型,常用于大、中河流超标水域界定及污染带分布计算。河流二维对流扩散水质模型通常假定污染物浓度在水深方向是均匀的,而在纵向、横向是变化的(因为多数河流河宽远远大于水深),水质模型如下: 2zux??C?x,z??exp???K?u? x?4EYxhu?Eyum式中;C(x,y)—排污口对污染带内点(x,y)处浓度贡献值,mg/L; m—河段入河排污口污染物排放速率,g/s; n—河段入河排污口污染物排放速率,g/s;

18

u—污染带内的纵向平均水深,m; 2Ey—横向扩散系数,m/s; x—敏感点到排污口纵向距离,m; y—敏感点到排污口所在岸边的横向距离,m; K—污染物降解系数,1/s; C0—上游来水中污染物浓度,mg/L; ?—圆周率。 常用的二维水质模型: 4.3.1. 二维稳态水质混合模式(平直河段) (1)岸边排放 2u??2B?y?cEQEuy?c(x,y)?ch?exp(?)?exp??4Myx4MyxH?Myxu

19

????????????????2????????????? (2)非岸边排放 2u??2a?y?cEQEuy?c(x,y)?ch?exp(?)?exp??4Myx4Myx2H?Myxu???????????????2???????u??2B?2a?y???exp??4Myx?????????2????????????? 注:两式中的y均为预测点的岸边距(m),Ch为河流水质背景浓度(mg/L),其余符号同前。 4.3.2. 二维稳态水质混合衰减模式(平直河段) (1)岸边排放 ?2u?2B?y?cQ?uyx??EEc(x,y)?exp??Kc?exp(?)?exp??86400u4Myx4Myx?H?Myxu????????h??????????????????????2????????????????????? (2)非岸边排放 20

搜索更多关于: 三、水环境容量计算(演示稿) 的文档
三、水环境容量计算(演示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h3kg62dnm0088t3x4ji0cqsi0v0jd00p8k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