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学会利用材料题去拓展学习。材料题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大学课本上某个知识点,第二类是近年来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命题者通过重新组织语言来考察对现有知识的理解和迁移;
如果你对这个“新”知识有储备,就容易理解题意,也容易分析出命题者的意图,心理上也会有很大的优势。 二、 如何看书?
1. 通过看书构建知识体系,从一个知识点、一节、一章到一本书,都可以构建出知识体系,建议使用思维导图,考试时有利于我们快速提取。 2. 通过看书打通知识点内在联系,融会贯通。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知识点的理解要透彻。
高考生物题中概念题所占的分值很高,如果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透彻,不能建立起各概念的区别和联系,盲目刷题肯定是无法有效提分的。
自己的将来在自己的手中,要如何选择就要看同学们想以后拥有怎样的生活了,至于怎样安排时间,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一样,但要把握大的方向,就是跟老师制定的学习时间差距不要太大,最好是和老师的同步,或着早一些,但不要早的太多,最好只是一个课时,再在剩余的时间多多的看看自己的弱项,最好抓住课本,不管考试怎么考,那些试题都是来自课本衍变而来的,抓住最根本的知识,考试就能很轻松的面对。
一、知识网络的体系细化
把贯穿高中物理的主干内容的知识结构、前后关联展起来。 (1)高中力学知识结构和各部分的联系: (2)高中电学知识结构和各部分的联系:
很多同学不懂得如何关联知识点,不知道如何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物理学科的真的知识构建重点放在课本定义、公式推导、研究现象(即物理意义)上。 比如牛顿第一定律研究的是惯性定律,阐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牛顿第二定律所研究的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而动量定理所研究的是力对时间的积累作用规律,从这种角度去思考,那么复习物理、解答物理是极其有帮助的。 对每一个知识板块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基本规律和公式; 2.容易忘记的内容; 3.解题方法与技巧; 4.经常出错的问题; 重视物理学科方法:
力学复习重点:受力分析(合外力)、状态及过程的判定(尤其注意始末状态)、单体整体分析、图形图表(读图与作图能力)
电学复习重点:磁力分析、电场磁场综合、电量、电容、线圈等概念、图形图表(读图与作图能力)
二、掌握方法,思维习惯 ①逐字逐句,仔细审题。 ②想象情景,建立模型。
③分析过程,画示意图,找到特征。 ④寻找规律,列出方程。 ⑤推导结果,讨论意义。
物理解答题几乎都有一个特点,只要你会分析,审题方向没有错误,基本上能按照题目顺序罗列出表达式,即可联立求解。
因此物理的难点在审题与分析上。高考对物理的考查不以计算能力考查为主,而是知识点的理解、分析、图形图表读图能力、模型转化能力为主。
特别是高考中的物理大题部分,大多数难题都是图形化试题。因此,我们把重点放在:
1审题能力应再提高
①第一遍读题(通读),头脑中出现物理图景的轮廓。头脑中的图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与某些物理模型找关系,初步确定研究对象,猜想所对应的物理模型。 ②第二遍读题(细读),头脑中出现较清晰的物理图景。由题设条件,进行分析、判断,确定物理图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变化趋向。基本确定研究对象所对应的物理模型。
③第三遍读题(选读),通过对关键词语的感悟和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排除后,对题目有清楚的认识。最终确认所研究物理事件的研究对象、物理模型及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2如何进行物理过程分析
①抓住关键状态分析:如题目中明显的转折提示,分开、一起、返回(回到)、恰好等词
②物理过程的界定和分析 即状态、过程的判定
说明:物理力学是桥梁,非常容易和其他模块整合。因此物理复习先把力学过关。 3如何选择规律
注意整理平时做题、模拟考试时的一些规律 4解题应再规范
平时做作业或模考时应养成规范的习惯,尽量表达清晰,即使不会做也要力所能及的把能够分析出的公式罗列出来,考试时即使不会做也能获取不少分数。 三、理解过程,联系实际
要集中精力理解一个典型过程模型,充分利用典型的过程模型,挖掘典型过程在物理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
有代表性的典型物理过程,它是由实际物理过程简化成的理想模型。课本例题、经典考题,尤其是多次考查到或接触到的题型,可以作为典型题。
要适当的联系实际,学习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物理问题的方法。新课标高考命题很多都结合实际。
但是考生平时也能在生活中发现一些物理现象,如果学校老师没有引导学生的话,多关注一下新的题型,尤其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考题。 四、错题错因分析
及时自我反馈和及时自我调整,做好错题分析,第一时间总结自己的薄弱环节,下表列出了各种出错原因,希望大家参考:
五、实验复习要与知识复习同步
实验考题“源于课本,不拘泥于课本” 有极为充分体现。
近年的实验题,读题即能想到课本上的原实验。但却变化多端,难度深浅不一、面宽窄不一、装置各有所异,数据处理多样,越来越灵活。 六、重视图像问题
图像是数学应用的重点内容,每年必有,近年更繁,越考越新,越考面越广。 新课标中提倡加强探究或实验,这样就离不开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的最佳方法是图像,图像具有判断与预测的功能。
考题中除课本图像之外,新图像很多,而且出现以复合物理量为坐标的、以物理量若干次冪为坐标的各种图像。 七、综合练习题
复习进度较快的同学可以大量做综合题。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建议先把精力放在概念的理解、图形的分析上。
1重视错题订正,在错题中查找,弥补知识漏洞加强薄弱环节
“错题”反映了知识掌握过程中的软肋,“错题”代表学生认知过程中某一错误倾向,讲好“错题”恰好能纠正这一倾向,起着“拨乱反正”,补足知识作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知错必改,有错必纠的良好品质。 2.加强审题和解题的规范性训练
“规范”是卷面的要求,也是科学品质的反映,”知道”不能表达出来是人生的缺陷,”知道”了能表达却表达不清楚也是一种遗憾,规范书写,规范表达,从而规范思维,规范做人,此乃当今教育目标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