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
高二生物试题
(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组织液、淋巴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主要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内环境的主体 B.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因此理化性质需要保持相对稳定 C.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糖原、神经递质等 D.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3.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异常 D.血糖含量偏高 4.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 )
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5.给正常生活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复苏可适量注射 ( ) A.甲状腺激素 B.葡萄糖液 C.生理盐水 D.生长激素 6.右图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中含有的物质是神经递质 B.④上有①中物质的受体 C.兴奋在②④之间传递是单向的 D.兴奋由②到④的传递都是电信号
1
7.镇痛药并不损害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 )
A.细胞体 B.轴突 C.突触间隙 D. 树突
8.如果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受损,用针刺指尖,正确判断是( ) A.感觉疼痛,能缩手 B. 感觉疼痛,不能缩手 C.无感觉, 能缩手 D. 无感觉,不能缩手 9.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是( )
A.小脑 B.下丘脑 C.脑干 D.大脑皮层 10.下列有关下丘脑和垂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可以联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B.垂体通过传出神经调节其他内分泌腺 C.垂体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D.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下丘脑也能作用于垂体 11.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B.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 C.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 D.胰岛A细胞和B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
12.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与体温调节有关的神经中枢只存在于下丘脑中 B.D途径主要是骨骼肌通过有氧呼吸完成
C.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体内的散热机制为图中的E和F
1
)
D.图中B→C→G途径表示神经—体液调节过程
13.将大白鼠从 25 ℃ 移至 O ℃ 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 A.耗氧量减少,竖毛肌放松 B.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 C.耗氧量减少,心律变慢 D.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 14.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 ) A.冷觉感受器兴奋
B.温觉感受器抑制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15.给小鼠第二次注射一定剂量的绵羊红细胞后,小鼠体内抗体含量快速大量增加,这是因为初次反应使机体产生了一定量的 ( )
A.记忆细胞 B.绵羊红细胞 C.浆细胞 D.效应T细胞 16.下列哪项不是免疫系统组成的部分( )
A.胸腺 B. 脊髓 C. 淋巴细胞 D. 抗体 17.新生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内一般不易生某些传染病,这是因为( )
A.病原体不传染新生儿 B.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 C.新生儿体内免疫力十分健全 D.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 18.以下免疫过程包含非特异性的是( )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 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 D.静脉注射抗狂犬病抗体
19.人体特异性免疫可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下列生理过程只属于细胞免疫的是( ) A.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 B.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分泌淋巴因子 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并使其裂解 D.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20.接种卡介苗一段时间后,血液中就会出现结核杆菌抗体,这种抗体产生的结构单位和产生抗体的细胞及细胞器依次是( )
A.氨基酸、浆细胞、核糖体 B.葡萄糖、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
1
C.氨基酸、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 D.核苷酸、浆细胞、核糖体
21.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集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 )
A.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 D.渗透作用
22.将四株长势相似具顶芽的健壮植株,分别进行下列处理,其中侧芽能发育成枝条的是( ) A.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一琼脂小块
B.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一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 C.不去顶芽,在侧芽上涂以含低浓度生长素的琼脂 D.不去顶芽,在侧芽上涂以琼脂
23.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
的部位分别是( )
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一段、向光弯一侧 B.胚芽鞘、胚芽鞘的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D.胚芽鞘尖端、胚牙鞘、尖端下面的一段
24.用生长素除去水稻田中的杂草,其原理与下列实验相似的一项是( )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培育无子番茄 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C.除去发育着的种子,子房发育停止 D.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
25.将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然后在尖端正中央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尖端和琼脂均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见右下图)。单侧光照射后,两部分琼脂块内生长素含量的情况是( ) A.甲比乙多 B.乙比甲多 C.甲、乙一样多 D.甲、乙都没有
26.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易成活的原因是芽和幼叶能( )
A.迅速生长 B.进行光合作用 C.产生生长素 D.储存较多的有机物
1
甲、乙
27.下图是荷兰学者温特在1928年利用燕麦胚芽鞘所做的相关实验。该实验结果不能证明的
是( )
A.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 B.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 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单侧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 2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C.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D.脱落酸能叶的脱落 29.不属于生长素生理作用的是( )
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抑制生长 C.促进果实成熟 D.防止落花落果 30.有关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会使血浆pH明显下降 B.切除垂体,人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
C.某同学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后,葡萄糖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D.人在紧张情况下,心跳加快、呼吸加速、血压升高,这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31.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相对独立,既不受神经调节,也不受体液调节 B.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 C.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均为自身免疫病
D.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不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32.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1
)
33.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激素都是小分子物质 B.激素对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C.激素参与的调节不属于体液调节 D.激素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产生 34.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过程中都会涉及一些信息分子 B.参与神经调节的器官不参与体液调节
C.内分泌腺只能参与体液调节,不能参与神经调节
D.渗透压升高时,在下丘脑处产生渴觉属于神经调节,抗利尿激素促进重吸收属于体液调节 35.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B.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种RNA病毒
C.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等途径感染 D.艾滋病病毒攻击人的B淋巴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
36.下图表示人体某免疫过程,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为吞噬细胞,e为T细胞 B.图中a可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e C.d可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物
D.相同抗原刺激b、e时引起增殖分化速率不同
1
37.如果给人注射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
A.B淋巴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浆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B.T淋巴细胞接受刺激后能释放淋巴因子
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38.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39.下图所示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能准确地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
A.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B.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C.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若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40.下图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两种调节方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1
A.图甲中A物质的作用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B.图甲中调节方式作用范围相对局限,反应比较迅速 C.图乙中B物质是神经递质,是神经调节的媒介 D.寒冷条件下体温调节包括甲和乙两种调节方式
二、非选择题:(本题每空1分,共20分)
41、(5分)右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
(1)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 mol/L, 此浓度对根的生长的效应是 。 (2)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
(3)从此图可看出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性,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属于 。
42.(5分)下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关结构。请据图回答:
1
(1)在反射弧的组成中,结构③的名称为 ,表示传入神经的是 (填序号)。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 (填“单”或“双”)向的。
(3)在C处施加一次短暂的有效刺激,该处膜内即刻发生的电位变化情况是 。 (4)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插入A、B处神经纤维内,然后在结构④某处施加一次有效刺激,却发现电表指针未发生偏转,那么施加刺激的位置在 。
43.(5分)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请回答: 下丘脑神经 分泌细胞
(l)激素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激素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外界寒冷时,人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__。
(3)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和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_调节机制。
44.(5分)下图为某病毒侵入机体被杀伤过程图解,据图回答:
1
激素A 垂体细胞 激素B 甲状腺细胞 激素C
(1)左图中细胞d为 ,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2)右图细胞为__________细胞。图中抗体合成的场所是[ ] ,对其进行加工和包装的场所是[ ] 和[ ] 。([ ]中填写上图标号)
高二第一次学情检测生物(选修)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80分)
1-5 CDCAB 6--10 DCBDB 11--15 AABDA 16--20BDACA 21--25 BACDC 26--30 CDBCA 31--35 BDDAD 36--40 ABBB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41. (1)10-4 抑制 (2)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3)两重性 极性运输 42. (1)神经中枢 ② (2)单 (3)由负变正 (4)AB的中点 43.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2)增多
(3)减少 负反馈
44. (1)效应T细胞
(2)浆细胞 ③核糖体 ④内质网 ②高尔基体
1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