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要点
分组密码的基本原理、数据加密标准——DES和AES
第三部分 流密码(共4学时)
主要内容 3.1 流密码的原理 3.2 有限状态自动机 3.3 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基本要求
1. 理解流密码的原理 2. 了解有限状态自动机 3. 熟练掌握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教学要点
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原理及其在流密码的设计中的运用;流密码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第四部分 公钥密码(共6学时)
主要内容
4.1 公钥密码体制简介 4.2 公钥密码的数学基础知识 4.3 RSA公钥密码体制 4.4 EIGamal公钥密码体制 4.5 Diffie-Hellman密钥协商方案 基本要求
1. 掌握公钥密码的数学基础知识
2. 熟练掌握RSA公钥密码体制EIGamal公钥密码体制,理解其安全性和和易遭受的攻击方法
3. 掌握Diffie-Hellman密钥协商方案 教学要点
这一章是本教材的难点之一,包括基本数学知识的介绍及其在公钥密码体制中的应用。介绍公钥密码体制的理论基础及其实现方法,以及两种经典的公钥密
.
.
码体制-RSA和EIGamal。
第五部分 Hash函数(共6学时)
主要内容 5.1 Hash函数简介 5.2 Hash函数的安全性 5.5 hash函数的攻击方法 5.6 hash函数的用途 基本要求
理解Hash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教学要点
Hash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第六部分 数字签名与身份识别(共12学时)
主要内容 6.1 数字签名体制 6.2 RSA数字签名方案 6.3 EIGamal签名方案 6.4 Schnorr数字签名方案 6.5 数字签名标准DSS
6.6 椭圆曲线数字签名方案及其他特殊数字签名介绍 6.7 身份识别的概念 6.8 弱身份识别 6.9 强身份识别 6.10 身份识别协议 6.11身份识别协议的安全
基本要求
1. 理解数字签名体制的概念
2. 掌握RSA、ElGamal数字签名方案和数字签名标准DSS,对其安全性有
.
.
所了解
3. 了解其他特殊数字签名方案及其应用 4. 理解身份识别的概念
5. 理解强、弱身份识别的分类及流程 6. 掌握几个典型的身份识别协议 7. 了解身份识别的安全性
教学要点
数字签名的概念、数字签名标准、数字签名的实现方案及其应用;并分别介绍强、弱身份识别的流程和几个身份识别协议的相关知识。
第七部分 认证理论与技术(共6学时)
主要内容 7.1 认证模型
7.2 认证中常见的攻击和对策 7.3 认证协议 7.4 Kerberos系统 7.5 X.509认证服务 基本要求 1. 掌握认证模型
2. 掌握一些典型的认证协议
3. 理解Kerberos系统和X.509认证服务
教学要点
认证模型的相关知识,一些典型的认证协议,了解Kerberos系统以及X.509认证服务
第八部分 密钥管理(共4学时)
主要内容
.
.
8.2 密钥分配模式 8.3 密钥传送 8.4 密钥协商 8.5 秘密共享
8.6 会议密钥广播与分发 8.7 密钥托管 基本要求
1. 对密钥的产生、存储、装入、分配、保护、丢失、销毁等内容有一定的理解。
2. 理解密钥分配、密钥传送、密钥协商、秘密共享、会议密钥广播与分发、密钥托管等概念及实现方法。
教学要点
介绍密钥分配、密钥传送、密钥协商、秘密共享、会议密钥广播与分发、密钥托管等相关知识及其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第九部分 PKI技术(共4学时)
主要内容 9.1PKI的组成 9.2 PKI的功能和要求 9.3 PKI相关协议 9.4 PKI产品 基本要求
1. 理解PKI的组成、功能和要求
2. 了解PKI相关协议和一些有代表性的产品 教学要点
简要介绍PKI的相关知识
第十部分 密码学新进展(共4学时)
主要内容
.
.
10.1 量子密码学
10.2 环签名指定验证者签名
10.3 基于身份的公钥体制与无证书公钥体制 10.4 DNA密码简介 基本要求
1. 理解量子密码学、新签名方案和信道公钥体制
2. 对密码学的新进展有一定的掌握,试图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要点
介绍密码学的一些新的进展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五、教学方法建议
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并领略密码技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