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在我国,提供机构照料的院舍分公办、民办和民办公助三种类型。公办的福利院主要是由政府提供资金,面向那些曾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孤寡老人,免费或只收取少量的费用;民办的养老院是个人筹资建立的,民办公助养老院是个人投资政府扶持建立的,面对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的迅速增长,近些年各类民办的养老院大量产生,他们招收自费入院的老人,收费标准因住宿条件不同而各异。
2.2我国养老院的建设现状
调查表明,2013年初,全国城乡有社会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服务机构近六万个,这一数字虽在迅速增加,但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我国的养老事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但养老护理人员不论是规模还是专业水平都不能适应这种严峻的现实,目前最少需要1000万名养老护理人员。中国社科院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达1.69亿,养老床位250万张,仅占老年人口的1.5%,也就是说中国1000名老人中只有15人拥有养老床位,而发达国家是70人。
2.3我国养老院的管理状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老龄化等问题的出现,要求解决社会化养老的呼声越来越高。顺应这一社会要求,民政部遂决定公办养老院向社会开放,即在优先收养孤老的情况下,公办养老院也可以收取有服务需求的“自费老人”,即由自己缴纳一定费用后人住的有家老人。在管理方面,公办养老院运行费用大部分来自政府的政策性补贴,收费低廉;注重改善硬件设施,管理制度比较完善,落实比较到位,与政府联系密切,能够及时有效利用各项政策,服务质量良好,领导和员工普遍素质较高,整体管理水平较高。
民办养老院的配套设施不完善。一些民办养老院,普遍缺乏必要的医疗设施,同时老年人的娱乐设施、锻炼设施也很有限,老年人得到的精神上的安慰和照顾往往显得较少。另一方面,从服务人员的角度来说,目前由于考虑到民办养老院待遇低,工作强度大,众多的专业的护理人员往往不会考虑民办养老院,因此民办养老院的护理人员多为低学历低素质的人员,尽管他们要经过岗前培训,但是往往不能提供专业到位的服务,与民办养老院相比,公办养老院的压力较小。如养老院大型的修缮、扩建,护工护理的培训,都可向政府部门申请经费。此外,逢年过节还有政府人员、热心人士捐款捐物,为院内老人庆生日等,相比之下,而民办养老院在以上方面更加无助:民办养老院自负盈亏,既要维持经营,又要保证护理工作到位,遇到纠纷也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压力可想而知。以上原因导致众多老人想往公办养老院里挤,民办养老院门可罗雀惨淡经营,也就是“公办进不去、民办不想进”的现象普遍存在。
3
3. 城镇养老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目前我国城镇养老院在建设、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遍性,对此,本人实地走访和调查了 省 县夕阳幸福养老院。
3.1 夕阳幸福养老院简介
省 县夕阳幸福养老院地处 县县城中心附近的绿化区内,周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交通便利。该院于2012年正式建立运营,隶属于 县民政局,是一所政府管理运营的公办养老院,管理人员由政府委派,资金来源为对入住老人的收费和政府财政预算支持。院内现在有5位管理人员,其收入为财政工资。服务人员是向社会招聘而来的,普遍工资偏低,最低工资为1000元一月,最高为护工工资2000元一月。
该养老院目前有200张床位,使用率已达到100%,其中为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的特护床位20名,其余为提供给能自理老人的普通床位。床位价格标准在800——1500元之间,价格差别主要以房间人数和护理情况划分。
该养老院内绿化水平较好,院内房间均配备有电视机、独立卫生间。院内还设有健身房,娱活动乐室,康复室等。其中健身房为24小时开放,老人每天早上可以自行锻炼,康复室为定期开放。
3.2 夕阳幸福养老院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综合本次调查中的两所经营中的养老院和一所在建的养老院情况,我们发现了 县夕阳幸福养老院在管理方面的问题如下:
3.2.1人性化关怀不到位
在整个调查活动中,最让我感触深刻的就是入住养老院的老人们感情和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老年人缺乏丰富的娱乐活动,生活单调冷清,生活饮食较差,老年人们无法按时补充身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每日只是单调的三餐。老人本身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其由于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更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空虚感和寂寞感,这就需要养老院对其提供更多的心理关怀。
3.2.2政府补贴力度较小,收费标准偏低导致积极性不高
目前该养老院供养的对象收费标准普遍在800左右每月,经过测算这个标准只能勉强维持在敬老院生活的基本费用,敬老院获取利润很少,确切的说只能是保本。虽说是公办敬老院不应以营利为目的,但是敬老院工作人员的待遇本来就偏低,如不能提高收入,难以调动积极性。如果提高收费标准的话,来院供养的对象又难以承受。并且由于没有足够的生活开支,从而使得老人们的吃、穿、住等都很一般。再加上政府的补助有限,这些都使得敬老院内的问题重重。
3.2.3缺乏完善的医疗条件
医护人员缺乏,没有充足的医药品,医疗器具,不能有效的解决老人们看病
4
问题。敬老院里老年人大多数在精神上存在问题,院内没有相关的心理方面的工作人员进行帮助解决,从而使老人们的身心和精神上兼受双重煎熬。
3.2.4养老院与老人亲属缺乏经常性的互动联系
据调查了解,老人们的子女们每个月很少会来看望老人或为老人带来一些吃的和生活用品,内心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老人们心理状态普遍悲观,觉得子女们都忙于工作,忽略了自己,生活很孤独,我们采访中的一位77岁的老大爷告诉我们:“儿子女儿很少来看自己,每天我们吃完饭就会回自己屋子看电视睡觉,平时也就出去转转能散散心,这里的工作人员也不和我们交流,看病还要自己去医务室,反正我们也年纪大了,就在这里吃喝等死。”
3.2.5.室内装修存在一些细节问题
在调查中我发现,该养老院虽然投入使用不久,但是很多细节仍然做得不够到位,如室内的墙壁色彩过于阴沉单调,依然是传统的蓝白色相间而不是相对柔和的暖色调,装饰过于单调,没有一些挂饰和风景画等,显得室内整体氛围严肃沉闷;过道灯光太少导致采光不太好,老人们普遍视力较弱,晚上在过道行走存在安全隐患;床铺稍高导致老人们上下床较为不便,之前走访过另一家养老院,发现老人卧室里面的床铺设计得稍低,使老人们上下床铺安全方便。
4. 城镇养老院建设的发展对策
综合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城镇养老院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
4.1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1)养老院管理人员和服务者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爱心去办好养老院。领导很重要,养老院的领导必须负起责任,管理工作要细化,遇到问题,领导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要敷衍塞责,一推了之。同时,要加强护工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护理技能的培训很重要,而尊老爱老、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引导更加重要,要对养老院的老人们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养老院里入住的老人们来自四面八方,过去习惯了在家里的生活,集中在一起,磨合难度非常大,应该着重激发全体工作人员对老人的爱心和责任心。尊老敬老的精神,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和发扬,主动关爱老人,在民众心里树立一个良好的敬老、爱老的养老机构形象。 (2)对于养老院的管理要有针对性措施提高养老院的护理质量,一是要有门类齐全的规范性细则,其中包括管理、护理人员的资质要求等。二是重视提高养老院工作人员的素质, 择优聘用,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三是加大检查和考核力度,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就老人们的居住环境来说应该增添适合老年人们活动的运功器材,多多丰富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到家的温暖。应该按照一定的时间给予老人们补充一定的营养素。早餐必不可少,做到一日三餐的合理膳食,为使老年人获得合理营养,
5
应提供符合老年人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的平衡膳食。食物要粗细搭配,易于消化,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以利于吸收。但食物不宜过细,应粗细搭配,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证充足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注意食品的色、香、味、形状和硬度,根据老年人的消化生理特点,提供符合老年人营养需要的食物。食品加工中应注意既要适合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又要保持食物的风味,同时还要注意食物多样化,以增进食欲,保证老年人们的饮食问题得到解决。开办老年休闲场地,如门球场、麻将室、图书室,还可教他们学太极拳,或者老年舞蹈,象征性地收取费用,如每人每天一元,先把老人吸引过来,慢慢让他们知道敬老院的保健、饮食、住宿方面的优点,随着时间推移,敬老院的老人肯定会多起来的。应该尽量争取社会或政府的赞助,争取把费用适当的再优惠一点。
4.2政府带头,补助和监管双管齐下
首先,政府要加强监督和扶持,目前,各地养老院存在的问题很多,解决这些问题,完全靠养老院自身行动和家属督促显然是不够的,需要政府部门的有力监管才行。民政部门可就养老院养老护理要求制定比较细致、切实可行的标准,街道办也应设专人负责对属地养老院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处理有关养老院的各种投诉反映。这些简单有效的措施对改善、提高养老院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政府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也要极大资金投入力度,兴建新的养老院并改善硬件设施。还要大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建立一套详尽的包括建筑设施、卫生条件、服务水平、管理能力在内的资质评估认证标准。对养老院进行积极的扶持和有效的监管,有利于使养老院养老产业发展规范化、标准化。
4.3改善医疗条件,加强设施与服务建设,培训专业护工
(1)增加医疗团队,医疗药品,医疗器具,使老人们能够在一个健康有保障的环境中生活,这既是养老院安身立命的扎实根基,也是其长远发展的可靠依托。目前的养老院有部分护工其专业素质修养不够,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护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修养,掌握照顾好老人的各种技艺,增加人员配备,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针对敬老院管理对象的特珠性,应增加敬老院工作员配备,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他们。敬老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敬老院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方向和前景,而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关键因素就是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因此要加大对敬老院人员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敬老院工作人员的素质,切实提高敬老院管理和服务水平,更好服务于在院供养对象,吸引更多社会养老对象入院。(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和支持慈善事业,因此养老院可以更多地借助社会团体力量招商引资,为养老院的建设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达到与企业的合作共赢。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