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
高二 化学
命题人:林耀 审题人:金烈南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Cu 64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5题每小题2分,16—25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液氨用作制冷剂 B. 明矾用作净水剂 C. 氢氟酸蚀刻石英制艺术品 D. 铁质容器盛放浓硫酸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对应的是
A. 氧化铝熔点很高,可用氧化铝坩埚熔融纯碱 B. FeCl3 溶液能与Cu 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 C. SO2 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D. 浓硝酸见光分解,可用铝槽车运输浓硝酸 3.高铁车厢大部分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这是因为铝合金
A.比纯铝熔点高 B.各种成分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容易获取 C.具有比较活泼的化学性质 D. 质量轻,强度大,抗腐蚀能力比较强 4.在通常状况下,能大量共存.....
的一组气体是 A. 氧气和一氧化氮 B. 氨气和氯化氢气体 C. 氢气和氧气 D. 碘化氢气体和氯气 5.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氢氧燃料电池属于环境友好电池,能量转化率可达100% B. 锌锰干电池是一种常用的二次电池 C. 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锌外壳逐渐变薄 D. 铅蓄电池负极是PbO2,正极是Pb 6.下列过程是一定是吸热的是
A.氨气液化 B.酸碱中和反应 C.分解反应 D.N2→2N 7.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的HCl B. 用图2所示装置实验室制NH3 C. 用图3所示装置分离MnO2和KCl
D. 用图4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8.已知 X +Y = M + N 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过程如图,则下列推断一定正确的是
A. X 的能量低于 M 的能量 B. Y 的能量低于 N 的能量
C. X 和 Y 总能量低于 M 和 N 总能量 D.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必须加热
9.某同学用50mL 0.50mol/L的盐酸与50mL 0.55mol/L的NaOH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
溶液所放
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 B. 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C. 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D. 若将盐酸体积改为60 mL,不考虑实验误差,理论上所求中和热不相等 10.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中不全部是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 Na→NaOH→Na2CO3→NaCl B. Fe→Fe(NO3)3→Fe(OH)3→Fe2O3 C. Mg→MgCl2→Mg(OH)2→MgSO4 D. Al→Al2O3→Al(OH)3→AlCl3 1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在水溶液中:H+、SO42-、SiO32-、Na+ B. 在酸性溶液中:NH4+、Fe2+、NO3-、SO42- C. 在碱性溶液中:K+、CO32-、AlO2-、SO42-
D. 加入金属铝产生H2的溶液中:NH4+、Na+、SO42-、Cl-
12.某小组设计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所示,通电后两极均有气泡产生,
正确的是 A. 铜电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B. 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呈红色 C. 溶液中的Na向石墨电极移动 D. 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13.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
程如下:
+
下列叙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试剂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B. 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 C. 图中涉及的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反应②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中存在: NaAlO2+CO2+2H2O = Al(OH)3↓+NaHCO3
14.下列实验中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相同条件下,用1mol·L?1的CH3COOH和1mol·L?1的HCl分别做导电性实验 向某溶液中加铜和浓H2SO4 向某钾盐滴加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品红溶液及澄清石灰水 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再加热 -1现象 CH3COOH溶液对应的灯泡较暗 结论 CH3COOH是弱电解质 -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原溶液可能含有NO3 品红溶液褪色、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 无砖红色沉淀 -1该钾盐为K2SO3或KHSO3 淀粉水解产物不含醛基 15.向1L 1mol·L的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1L1mol·L的NaOH溶液:①稀醋酸;②稀硫酸;③稀盐酸,完全反应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
A. △H1>△H2>△H3 B. △H1<△H3<△H2 C. △H1<△H3 = △H2 D. △H1>△H2=△H3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电一段时间后,搅拌均匀,溶液的pH增大 B 此装置可实现 铜的精炼 C 盐桥中的K+ 移向FeCl3溶液 D 若观察到甲烧杯中石墨电极附近先变红,则乙烧杯中铜电极为阳极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 kJ ? mol-1,冰中氢键键能为20 kJ ? mol-1,假设1 mol 冰中有2 mol氢键,且
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 %的氢键 B.X(g)+Y(g)
Z(g)+W(s) △H>0,恒温恒压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再加入X,平衡正向移动,但上述
反应的△H不变
C. 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 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
CO2(g)+2H2O(l) △H=-890.3 kJ ? mol-1
D. 500℃、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
2NH3(g)△H=-38.6kJ/mol
18.3.84g铜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1344mL气体(标况)。
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O2的体积
A. 672mL B. 168mL C. 504mL D. 336mL 19.如图所示是一种以液态肼(N2H4)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某固体
氧化物为电解质的新型燃料电池。该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的工作温度高达700 -900℃时,O2-可在该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中自由移动,反应生成物均为无毒无害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极甲发生还原反应
B. 电池内的O2-由电极乙移向电极甲 C. 电池总反应为N2H4 +2O2= 2NO +2H2O
D. 当甲电极上有lmol N2H4消耗时,乙电极上有22.4L O2参与反应 20.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评价均合理的是 选项 A 离子方程式 将1mol Cl2通入到含2Fe2++2I-+2Cl2═2Fe3++4Cl-+I2 1mol FeI2溶液中:评价 正确;Cl2过量,可将Fe2+、I-均氧化 正确;AlO2-与Al(OH)3消耗的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正确;说明酸性:H2SO3强于HClO 正确;酸式盐与碱反应生成正盐和水 B C D 1mol?L-1的NaAlO2溶液和2.5mol?L-1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2AlO2-+5H+═Al3++Al(OH)3↓+H2O 过量SO2通入到NaClO溶液中:SO2+H2O+ClO-═HClO+HSO3- Ca(HCO3)2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Ca2++HCO3-+OH-═CaCO3↓+H2O 21.已知Al2H6热值极高,是一种很好的生氢剂,它跟水反应生成H2,球棍模型如图,下列推测肯定不正确的是
A. 该物质与水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将Al2H6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Al2H6 + 6H2O ═ 2Al(OH)3↓ + 6H2↑ C. Al2H6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物为氧化铝和水 D. 氢铝化合物可能成为未来的储氢材料和火箭燃料 22.一种新型的电池,总反应为: 3Zn+2FeO42+8H2O=2Fe(OH)3↓
-
+3Zn(OH)2↓+4OH—,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Zn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pH增大
C. 电子由Zn极流出到石墨电极,再经过溶液回到Zn极,形成回路 D. 石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FeO42—+3e—+4H2O=Fe(OH)3↓+5OH—
23.相同条件下,在体积相同的三个烧瓶中分别装有氨气、氯化氢、二氧化氮气体;并分别倒立于水槽中,
充分反应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之比为(烧瓶内液体未扩散) A. 2:2:3 B. 3:3:2 C. 2:2:1 D. 1:1:1
24.在金属Pt、Cu和铱(Ir)的催化作用下,密闭容器中的H2可高效转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态氮(NO3?)以
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Ir的表面发生反应:H2 + N2O == N2 + H2O B. 导电基体上的负极反应:H2-2e? == 2H+
C. 若导电基体上只有单原子铜,也能消除含氮污染物 D. 若导电基体上的Pt颗粒增多,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
2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如下离子:H+、Mg2+、Al3+、NH4+、Cl、AlO2。当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
-
-
液时,产生沉淀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H+、Mg2+、Al3+、NH4+ B. 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的溶质含AlCl3 C. 原溶液中Al3+与N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 原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Cl、AlO2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6.(10分)碳的单质及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