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项目管理人员职责
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统一有效的工程指挥系统是顺利施工的重要保证,为此,我公司在本工程的施工组织上,按照“项目法施工”的模式,拟组建一个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班子。
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管理层全权组织施工生产诸要素,将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采用拟定的一系列先进施工工艺,按“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效益、服务”六个第一流的要求建设该工程。
项目决策层由项目经理、施工技术负责人组成,负责工程施工的组织、协调和控制;在项目经理领导下,项目部各管理人员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实施动态管理;项目作业层由具有一定操作技术和经验的工人组成作为施工班组,以经济承包的形式,从施工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材料节约和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考核。 项目部管理人员职责如下: 一、项目经理
1、主持编制项目总包责任管理方案,确定项目管理的目标与方针。 2、确定项目总包责任管理组织机构的构成并配备人员,制定规章制度,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组织项目经理部开展工作。
3、及时、适当地作出项目管理决策,其主要内容包括人事任免决策、重大技术方案决策、财务工作决策、资源调配决策、工期进度决策及变更决策等。
4、审批各专业施工队的技术方案与管理方案,并监督协调其实施行为。
5、与业主、监理保持经常接触,解决随机出现的各种问题,替业主、监理排忧解难,确保业主利益。
6、积极处理好与项目所在地政府部门及当地街道居委会的关系,确保当地政府部门利益并促使本项目成为真正的“环保工程”。
7、全面组织管理施工现场的生产活动,合理调配劳动力资源。 8、协调各专业作业队伍之间的进度矛盾及现场作业面冲突,使各专业施工队之间的现场施工有序合理地进行。
9、具体抓住项目的进度管理,从计划进度、实际进度和进度调整等多方面进行控制,确保项目如期完工。
10、进行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
11、负责使项目的生产组织、生产管理和生产活动符合施工方案的实施要求。
12、负责项目的安全生产活动,管理项目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二、施工技术负责人
1、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具体主持项目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的建立,并进行质量职能分配,落实质量责任制。
2、编制施工组织与施工方案,并协调各专业施工队之间的技术质量问题。
3、与设计、监理保持经常沟通,保证设计、监理的要求与指令在各专业施工队中贯彻实施。
4、组织技术骨干力量对本项目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科技攻关,进行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确保本项目顺利进行。
5、组织有关人员对材料、设备的供货、质量进行监督,验收、认可,对不合格产品坚决退货。
6、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解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组织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保证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 三、施工员
1、具体负责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完成现场的验收、检查工作。 2、对各专业班组的深化图进行审核协调,避免发生设计与施工的矛盾而造成不必要的返工。
3、完成与项目有关的计量、试验工作。
4、负责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与设计、监理协作解决有关技术问题。
5、协助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关键技术难题进行科研攻关,进行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研究。
6、按GB/T19001-2000标准管理文件资料,对项目技术资料进行系统管理。
7、有效、动态地对现场施工活动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管理。 8、合理安排施工搭接,确保每道工序管理,形成最终优质产品。 9、实施作业过程中的施工指导,确保工序管理点的顺利实施。 10、有序地组织平面、立体的各种材料和设备的运输、堆放等工作。 11、编制项目进展的进展计划,确保进度计划科学管理,并随工程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计划安排。
12、在施工现场全过程参与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
四、材料员与设备管理员
1、按质量要求和施工方案,提供合格的机械设备与材料。
2、强化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管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及使用率,杜绝设备带病运行。
3、严格控制无质保文件和不符合技术规范指标的材料投入施工,对不合格材料一律拒之门外。
4、实施工程现场管理标准化,对材料设备的堆放安置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使操作现场的工作环境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五、质检员
1、按质量文件与合同要求,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检查、监督工作。 2、负责对分部、分项工程及最终产品的检验,并参与最终产品的质量评定工作,独立行使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权力。
3、负责各种质量记录资料的填写、收集、立卷工作。
4、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对不合格产品坚决不予放行,待其进行整改后再进行检查验收。
5、负责对设备制造商、材料供应商的工作进行质量安全监督,配合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六、安全员
1、负责项目的安全生产和施工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 2、负责项目的环保工作。 七、项目资料员应做好以下工作:
1、负责文件的资料的登记、分办、催办、签收、用印、传递、立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