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复习提纲
第一章
知识点:
1、存储程序概念(基本含义)。
2、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主机的概念(组成部件是哪些?) 4、计算机的五大基本部件有哪些?
第二章:数据的机器层表示
知识点:
1、定点小数表示范围(原码、补码) 2、定点整数表示范围(原码、补码) 3、浮点数表示范围
4、规格化的浮点数,要求尾数部分(补码纯小数表示)满足规格化要求,即除了-0.5之外,其余的规格化位数均满足符号位与最高数值位不同。
练习题:
1、用原码表示某纯小数,共占10位,其中1位用来表示符号位,则数值表示范围是?若用补码表示该纯小数,则数值表示范围是?若表示的是纯整数,采用原码表示和补码表示,所能表示的数值范围各是?
2、设机器数的字长8位(含8位符号位),分别写出下列各二进制数的原码、补码和反码。
?0.0011,?1110,
95,? 12832第三章:指令系统
知识点:
1、指令的基本格式(OP字段和地址字段组成)。
2、指令的地址码结构(3、2、1、0地址指令的区别) 3、规整型指令的操作码设计(扩展操作码法)
4、编址方式(字编址、字节编址、位编址。哪种编址方式能支持单字节访问?哪几种是有地址空间浪费的?)
5、指令中地址码的位数是和主存容量(寻址空间)、最小寻址单位有关的。
第四章:数值的及其运算
知识点:
1、已知[Y]补求[-Y]补的方法(连同符号位按位取反加1)。 2、双符号位补码的溢出判断与检测方法(两个符号位异号)。
练习题:
1、已知:X=-6.25,Y=9.625 (1)、将X、Y分别转换成二进制浮点数(阶码和尾数均用补码表示,其中阶码占4位,尾数占8位,各包含一位符号位)。
第五章:存储系统和结构
知识点:
1、计算机的存储系统是?
2、存储器分类:按存取方式分类可分为?按信息的可保存性分类可分为?
3、存储系统层次结构可分为Cache-主存层次和主-辅存层次。他们各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提出来的?
4、什么是边界对齐的数据存放方法?P128-129。
5、SRAM和DRAM的读写速度比较?高速缓冲器和主存储器各是采用了二者中哪种来制作的?
练习题:
1、某计算机字长为32位,其容量是1MB,按字节编址的寻址范围是多少?若主存以字节编址,试画出主存字地址和字节地址的分配情况。
第六章:中央处理器
知识点:
1、中央处理器的组成包括哪些部件?
2、控制器有哪几种控制方式?各有何特点?
3、中央处理器有哪些专用寄存器?各完成什么功能?
4、控制器的硬件实现方法中,组合逻辑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的区别? 练习题:
课后题 P209 6-13
第七章:总线
知识点:
1、总线按功能层次分为哪三类总线?按数据线的多少分为哪三类总线。按传输信号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哪三类总线。
2、三总线结构指的是哪三个总线?
第八章:外部设备
知识点:
1、掌握磁介质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记录密度,存储容量,平均存取时间,数据传送率)。 2、掌握硬盘存储器技术参数的计算。
3、掌握格式化容量和非格式化容量的区别以及各自的参数计算方法(格式化容量是按照位密度进行计算,格式化容量是按照扇区来进行计算)。
第九章:输入输出系统
知识点:
1、接口是有哪三部分组成的? 2、接口与端口的区别是?
3、接口按照数据传送方式可分为串行接口(例如硬盘控制器的IDE)和并行接口(例如硬盘控制器的SATA接口),按照主机访问I/O设备的控制方式(或者成为I/O设备传送信息的控制方式)有哪几种?
4、程序中断和调用子程序有什么区别? 5、向量中断和非向量中断有什么不同? 练习题: P314 9-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