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作者:谌志鑫
来源:《活力》2013年第04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披露;完善 一、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一)会计信息的属性
会计披露起源于复式簿记,在其漫长的发展变迁中曾先后经历以账簿披露为主体、以财务报表披露为主体以及以财务报告披露为主体等发展阶段。目前,会计披露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的变革——披露手段的创新。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会计披露实践逐步由单一的以纸张为介质的会计披露方式过渡到以纸张和网络介质并重的新阶段。进化为以实时披露替代定期披露,以个性化会计信息披露替代通用型会计信息披露,以复合数据披露代替财务数据披露。而对它属性的界定。是决定会计信息应该由谁披露、由谁管理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1988年7月以“现金流量表”替代“财务状况变动表”,作为一种新的会计披露方式,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一道向有关信息使用者传递有关企业的各种会计信息。1980年,发表了《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手段》的邀请评论书,详细阐明了财务报表与财务报告的关系。以此为契机,会计披露逐渐进入以财务报告方式为主体的新的发展阶段。而在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首次突出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准则第二章明确提出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而必须遵守的若干基本概念。 二、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一)推迟披露信息,降低了使用价值
在证券市场上,时间就是金钱。及时的信息披露,有助于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判断,而不及时的信息披露,却为内幕人员利用时间差进行内幕交易、牟取暴利或及时避险提供了条件。同时也降低了信息的使用价值。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违规案例中,信息披露不及时并不少见:“漂河银鸽”买入“银广夏”股票未及时披露时间、恒泰芒果对于公司涉诉事项未披露事件等。由于这些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的现象,给广大投资者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 (二)信息披露内容失真,影响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
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必须准确、真实,不得虚假记载、误导或欺诈,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而一些公司出于某种目的,在报告会计信息时,严重失真,有意夸大或缩小报表相关数字,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