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因病缺课原因:填临床表现;2、诊断:填医院诊断名称;3、是否疫情报告:传染病必须报
附件4:
体温测量和皮疹检测方法
一、体温的测量方法
1.红外测温仪的使用方法
(1)本技术是利用红外测温原理,对人体的体温进行快速测定,测定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秒钟,仪器分辨率较高。本技术测温快捷、准确、毋须接触,即可安全可靠地测出人体温度。
(2)一般红外线测温仪有效测试距离为10cm,测试位置额头,红外线测温仪上显示温度即为测试温度,如要换算成体温则需要进一步校正。
(3)简易校正方法:同时用玻璃体温计和红外线测温仪测量10人的体温,得出10人的两者测试温度之差,算出差值的平均值。实测体温值 = 红外线测温仪 + 校正值 (两种体温测量仪测试温度差值的平均值)。
2.玻璃体温计使用方法
(1)测体温时,手拿体温计,水银柱一头朝下,测试前先用力将水银柱标记甩至35℃以下,用棉花蘸酒精擦拭消毒后再用。从卫生角度,建议采用腋下测量。
(2)将体温计含水银柱一头放在腋下夹紧,约10分钟取出(快速检测可约缩短至5分钟),测试完毕,读取刻度即为所测体温。
(3)体温计读数方法:手拿体温计不含水银柱一头,将体温计平举,用手指转动体温计,读取水银柱所指刻度。
(4)每测1人,体温表可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 (5)体温记录以实测体温为准。 二、皮疹检查方法
皮疹多为全身性疾病的表现之一,是临床上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据。发现皮疹时应仔细观察和记录其分布部位、形态大小、颜色,压之是否褪色,平坦或隆起,有无瘙痒及脱屑等,并询问出现与消失的时间、发展顺序等。
临床上常见的皮疹有以下几种:
(1)斑疹,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一般不凸出皮面。
(2)玫瑰疹,为一种鲜红色园形斑疹,直径2~3mm,检查时拉紧皮肤或以手指按压可使皮疹消退,松开时又复出现,多出现于胸腹部。
(3)丘疹,除局部颜色改变外,病灶凸出皮面。 (4)斑丘疹,在丘疹周围有皮肤发红的底盘。
(5)荨麻疹,为稍隆起皮面的苍白色或红色的局限性水肿,为速发性皮肤变态反应所致。
附件5:
常见传染病的隔离期
病名 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 隔离期 病名 隔离期 自发病之日起3周 感染性腹泻 症状消失 腹泻停止后2天,隔日送大便培养1次,连续3次阴性即可解除隔离。 急性期症状消失,粪检阴性后,连续2次粪培养阴性可解除隔离。 热退后2天解除隔离。 发病后6天。 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 隔离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得霍乱 流行性乙型脑炎 隔离至体温正常。 症状消失后连续3次粪检阿米巴痢疾 未找到滋养体或包囊,可解除隔离。 细菌性痢疾 流行性感冒 麻疹 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至退疹时或出疹后5天。 隔离至症状消失。 猩红热 急性出血结膜炎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 出疹后5天解除 水痘 手足口病 症状消失后7天 少于发病后 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