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车辙是路面经汽车反复行驶产生(B、C、D)后,在行车道行车轨迹上产生的纵向带状辙槽。
A、压缩 B、流动变形 C、磨损 D、沉陷
58、沥青混合料密度测定时,蜡封法适用于( C、D)的沥青混合料试件。 A、I型 B、II 型 C、I型或II 型 D、吸水率大于2% 59、灌砂法现场测定路基或路面材料密度,当(A、C、D)时宜采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
A、集料最大粒径≥15mm ,≤40mm B、集料最大粒径≥20mm ,≤40mm C、测定层厚度≥150mm D、测定层厚度≤200mm 60、影响路面抗滑性能的因素有(A、B、C)。
A、路面表面特性 B、路面潮湿程度 C、行车速度 D、车辆载重量 61、采用5.4米弯沉仪在冬季测定8cm厚的沥青路面弯沉值,计算代表弯沉值时应进行下列修正(B、C、D)。
A、弯沉仪支点变形修正 B、温度修正 C、季节修正 D、湿度修正
62、误差主要分为(A、C、D)。
A、系统误差 B、人为误差 C、随机误差 D、过失误差
63、下列弯沉测定方法中(B、C、D)测出的回弹弯沉是静态弯沉。
A、落锤式弯沉仪 B、自动弯沉仪 C、贝克曼梁 D、杠杆式弯沉仪 64、用承载板法测定土基回弹模量时,测定完成后还要测定试验点的(B、D)。 A、CBR B、含水量 C、压实度 D、密度 65、下列项目中属于分项工程的有(A、B)。
A、挡土墙 B、锚喷支护 C、路基工程 D、路面工程 66、落锤式弯沉仪测定弯沉结果可用于(A、B)。
A、调查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传荷能力 B、探察路面板下空洞
C、计算CBR值 D、反算路面材料静态弹性模量
67、将车载式颠簸累计仪的测试结果与其它平整度指标建立相关关系时,选择的标定路段应符合(B、C)。
A、有3-4段不同平整度的路段 B、有5-6段不同平整度的路段 C、每路段长为250m-300m D、每路段长为400m-600m
68、沥青混合料密度测定时,水中重法适用于(A、D)的沥青混合料试件。 A、I型 B、II 型 C、I型或II 型 D、吸水性小的集料 69、构造深度测试用以评定路面表面的(A、B、C)。
A、路表的排水性能 B、抗滑性能 C、路表的宏观粗糙度 D、路面类型
70、在分部工程中,按(A、B)及路段长度和工序等划分为若干个分项工程。 A、施工方法 B、材料 C、施工特点 D、结构部位 71、下列项目中属于分项工程的有(B、D)。
A、排水工程 B、通道 C、小桥 D、路肩 72、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特征量有(B、C、D)。 A 平均值 B 极差 C 标准偏差 D 变异系数
73、一般来说,用 (A、 C) 指标来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A 空隙率 B 稳定度 C 饱和度
74、水泥稳定土一般采用(A、B、C)水泥。
A 普通硅酸盐 B矿渣硅酸盐 C 火山灰硅酸盐 D 粉煤灰硅酸盐 75、沥青混合料标准配合比设计时,应控制(A、B、C) 筛孔通过率
A 0.075 B 2.36 C 4.75 D 9.5 76、与沥青粘结性差的酸性石料主要有(A、B、C) A 石英岩 B 花岗岩 C 砂岩 D 玄武岩 77、国产普通沥青的特点为(A、B)。
A、比重偏小; B、含蜡量较高;C、延度较小; D、软化点较高。 78、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内容包括(A、B、C、D)。
A、基本要求; B、实测项目; C、外观鉴定; D、质量保证资料。 79、混凝土的变形主要有(A、B、C、D)。
A、弹性变形; B、收缩变形; C、徐变变形; D、温度变形。 80、影响冻胀的因素有(A、B、C、D)。
A、土的因素; B、水的因素; C、空气的因素;D、温度的因素。 81、地基土破坏过程经历(B、C、D)阶段。
A、压密; B、剪切; C、破坏; D、液化。 三、判断题:
1、土的含水量是指土中水与干土质量之比。(√)
2、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等级评定,采用单位工程优良率和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评分值的指标控制。(√)
3、核子密度仪法测定的现场压实度不宜作为评定验收的依据。(√) 4、灌砂试验时,每换用一次量砂,都必须测定松方密度。(√) 5、土基回弹模量测试,可以不进行预压直接进行加载测试。(3)
6、土基CBR值测试,标准压强(当贯入量为5.0㎜时)为10.5MPa。(√) 7、贝克曼梁弯沉测试标准车根据公路等级选择,二级公路应采用后轴10t
的B22-100标准车。(√)
8、回弹仪检测水泥砼路面强度,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砼路面。(√)9、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测定温度应控制在40℃±1℃。(3)
10、采用超声回弹法检验路面水泥砼抗弯强度,适用于龄期大于7d,强度
已达设计抗压强度80%以上的水泥砼。(3)
11、手工铺砂法是测定路面构造深度目前常用的方法。(√) 12、摆式仪测定路面抗滑值,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标定。(√) 13、对于含有粒料的稳定土及松散性材料不能用环刀法测定现场密度。(√) 14、土方路基验收实测项目有压实度、弯沉、平整度等指标。(√) 15、表干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密度。(3) 16、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标准马歇尔试件应在60℃±1℃的恒温
水中恒温30min~40min。(√)
17、沥青混合料标准试件制作,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小于或等于19.0㎜时,
可直接取样(直接法)。(3)
18、用干燥的磨细消石灰或生石灰粉作为矿料的一部分,可以增大沥青混合
料的抗剥离性能。(√)
19、水泥砼上加铺沥青面层的复合式路面,沥青面层不必检查弯沉。(√) 20、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件养生时间应为28d。(3) 21、对特大工程,可单独制订更严格的质量标准进行质量管理,但其质量等
级评定仍以《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为准。(√)
22、沥青混合料残留稳定度指标是指试件浸水7h后的稳定度。(3)
23、分项工程检查不合格,经过加固,补强、返工或整修后,可以复评为优良。(3)
24、连续式平整度仪不适用于有较多坑槽、破损严重的路面。(√) 25、灌砂试验时地表面处理平否不影响试验结果。(3) 26、回弹仪检定有效年为2年。(3)
27、摆式仪测定路面抗滑值,当路面试验温度不是20℃时,应进行温度修正。(√)
28、路基检验评定段的压实度代表值K小于压实度标准值,则该评定路段压实度为不合格,评为零分。(√)
29、路基和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用重、轻型击实标准为准。(3) 30、沥青面层的弯沉值,若在非不利季节测定时,应考率季节影响系数。(√) 31、水泥稳定粒料基层验收实测项目有压密度、平整度、强度、厚度、弯沉等指标。(3)
32、蜡封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小于2%的沥青混合料试验的毛体积密度。(3) 33、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一组试件的数量最少不得少于4个。(√) 34、沥青混合料标准试件制作,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大于31.5㎜时,也可
利用直接法,但一组试件的数量应增加至6个。(3) 35、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时,密度曲线一定出现峰值。(3)
36、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细集料可使用石屑,但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中,石屑
用量不宜超过天然砂及机制砂的用量。(√)
37、基层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其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应饱水2d。(3) 38、SMA沥青混合料在拌合时拌合时间应适当延长。(√) 3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以分项工程为评定单元,采用100分制评分方法进行
评分;分项工程最终得分就是实测项目中各检查项目得分之和。(3)
40、某灰土层7天强度标准为0.80MPa,抽样检测时得到的强度平均值为
0.85MPa,尽管如此,强度也可能不合格。(√)
41、在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4.75mm的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与矿渣等;在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5mm的碎石、砾石、破碎砾石。(3)
42、只要是规范给定的经验公式,就能广泛地适用于任何实体工程而无需怀疑。 (3)
43、对于沥青混合料试件,若能用水中重法测定其表观密度,则也可用表干
法测定其毛体积密度,而且两种方法的测试结果会比较接近。(√)
44、在进行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密度测定时,一般地说,蜡封法测定的毛体积
密度比表干法测得的准确。 (3)
45、用蜡封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如果石蜡的温度过高,进入开
口空隙的蜡就越多,试验结果就会偏大。 (√)
46、当采用长度为3.6m的弯沉仪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进行弯沉测定时,
应对弯沉进行支点变形修正。(√)
47、沥青混合料内矿料及沥青以外的空隙(包括矿料自身内部已被沥青封闭
的孔隙)的体积占试件总体积的百分率称为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3)
48、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之前,应首先主观判断去掉那些那不理想的数据。 (3)
49、和填隙碎石一样,对级配碎石基层和底基层压实状况的评定也采用固体体积率指标。(3)
50、某路段路基压实度检测时,如甲试验员检测合格,则乙试验员则检测也
一定合格。(3)
51、用承载板法测定土基回弹模量,发现P—L坐标中散点呈非线性分布,
表明土基是一弹、塑性体。(√)
52、数0.005050的有效数字是2个。(3) 53、挡土墙应按分项工程进行等级评定。(3) 54、按随机取样的方法确定被检测的路基横断面时,不用随机数表中C列中的数。(√)
55、一组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越大,标准差就越大,其均值与总体均值的偏差就越大。(3)
56、路基压实度须分层检测,但可只按上路床的检查数据计分。(√) 57、土颗粒分析时,对于粒径大于0.07mm的土用筛析法直接测试。对于粒径为0.002—0.074mm的土一般用分析间接测试。(3)
58、制作无机结合料强度试件时,试料重量值是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与试模体积的积。(3)
59、制作马歇尔试件高度不符合62.5±1.3mm要求时应作废。(3) 60、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在规定条件下,测量试件每增加1mm变形需要行车的次数。(3)
61、ISO法每组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用砂质量要求是各级予配合质量为1350±5g。(√)
62、当用贝克曼梁测定弯沉时,测得的结果必须进行温度修正。(3) 63、测试数据的来源有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3)
64、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如发现某热料仓溢料或待料,说明冷热料仓供料比不匹配,应适当调整相应冷料仓的流量。(√)
65、建设项目所含单位工程全部合格,单位工程优良品率不小于90%,且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评分值不小于85分时,其质量等级才可为优良。(3)
66、水泥砼配合比有单位用量表示法和相对用量表示法。(√)
67、灌砂法适应于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面层和路基土的密度和压实度,但不适宜于填石路堤的压实度检测。(√)
68、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测量车辆在路面通行时后轴与车厢之间的单向位移累积值表示路面平整度。(√)
69、摆式仪测定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值,用以评定路面在各种状态下的抗滑能力。(3)
70、无粘聚性自由排水土的最大干密度的适宜的测定方法是振动方法。(√) 71、灌砂法测定密度中时,开挖的试坑避免出现上小下大的情况,但下部可以略小于上部,以有利于灌砂。(3)
72、计算代表弯沉值时,所有测得数据全部列入计算。(3) 73、对沥青路面而言,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
74、钻芯取样法测定路面厚度时,钻头的标准直径为Φ100mm,对基层材料有可能损坏试件时,也可用直径为Φ150mm的钻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