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减少煤炭使用中间环节,增加原煤直接使用的比重
C。加强产供销协调,实现能源的市场优化配置 D。限制汽车等耗能产业的
发展,减少能源消费总量
表3反映了广东、重庆、新疆、山西四省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四种环境问题发生的强度(☆号越多代表环境问题强度越高)。完成14-16题。
3
14.有关甲、乙、丙、丁四种环境问题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代表水土流失 B。乙代表酸雨
C.丙代表寒潮 D。丁代表土地荒漠化 15。与广东相比,灾害丁
在山西的环境问题强度大,主要原因是
A.山地面积广大 B。植被覆盖率高
C.修筑梯田 D。土层深厚疏松
16。治理环境问题甲的有效措施有
A.退耕还林还草 B。发展智能灌溉
C.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D。禁止工业的发展
图5中的t1→t2→
t3表示某海湾水生植物与
鱼类数量变化的过程,图中阴影区代表水生植物,黑点代表鱼类。完成17-18题。
17。鱼类从t1到t3大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因水中光照减少而死亡 B.因中毒而死亡
C.因缺少饵料而死亡 D.因水中缺氧而死亡 18.为减少图示现象的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