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热爱热爱祖国的情感 2、画面主次分明,让人一目了然 3、色彩配全了新闻的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画面主次分明 2、色彩和谐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 范画数幅,录象 教学过程:
一、看新闻,说新闻 1、观看新闻:新闻联播 2、说新闻
师:我们一年年更加懂事,越来越关注这个世界。讨论一下,近来的重大新闻。 (1)学生小组讨论 (2)交流发言
二、欣赏范画,以供欣赏 1、出示各种范画,以供欣赏 (1)《抗洪救灾》 (2)《买彩票》
(3)《冬季奥运会》 2、评论
(1)画面是否主次分明,让人一目了然。 (2)色彩配合了新闻的内容。 (3)画面精彩。 三、学生作画
1、选一些重大新闻来表现 2、老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评价 1、作业展示
2、学生互评、自评,教师综合评价 课题8:作文插图 教学目的:
1、培养审美情趣
2、学习作文插图知识
3、学会作单幅插图及连续的几幅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画出了作文的主要内容 2、画面和作文相符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范图数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作文插图 二、讲授新课 1、插图的作用
形象思维是儿童阶段的主要思维模式,即使是成年人,在接受新知识时,仍需要
通过大量形象、直观的演式作为传输的媒介和手段。 在文字中加以插图,使所接受的信息具体化,更宜理解。 2、绘制插图的过程 (1)欣赏范画 A河马 B老狼 C郊游
(2)讨论方法
A深刻地理解作文的主要内容 B打轮廓 C涂色
运用多种工具、多种方法。
比如:水彩、蜡笔、水粉、彩色铅笔…… 3、学生绘制 要求:
(1)可以在作文中的关键段落画插图
(2)可以画单幅插图,也可画出边续的几幅插图
(3)可画出作文所描述的主要形象,也可画文中的精彩片段 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作业评价
教后札记:
这一段时间强调了用多种工具作画,学生偷工减料,只用铅笔,而且作业质量很差,教师必须对学生的铅笔作画方法多加指导。
课题9课题:我设计的书(一) 教学目的:
1、提高审美情情趣,培养创作能力 2、学习封面设计知识 3、掌握书籍封面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掌握书籍封面设计方法 2、构思、构图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封面设计范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我设计的书(一) 二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
一本好书,若无精美的封面,就不容易引人注目;一本内容有趣的书,若加上生动的插图,就会增添阅读的乐趣。 2、设计知识学习
书的装帧设计主要包括封面、封底、书瘠设计和内面设计。而书的封面设计中一般必须有书名、作者和出版社名,内页设计主要包括书的文字和插图的版式编排。 3、设计原则
适用、经济、美观
4、欣赏封面设计数幅,讲解设计方法 (1)根据书的内容立意
(2)根据阅读对象选择适当的形式
如儿童读物要选用活泼、生动、写实的拟人形象,色彩上宜多用鲜艳色,字体要活泼。科技书籍要体现代感,纹样可适当抽象。 (3)要符合印刷等条件 5、制作过程 (1)设计 (2)画铅笔稿 (3)上色
6、学生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自已动手设计一本书的封面,书名、内容自定 7、作业讲评
(1)搞一个封面设计展 (2)谈一谈喜欢哪些设计
教后札记:
构图不简练,并且很碎,在涂色时,颜料水加得过多,使颜色泛开。 课题10:我设计的书(二) 教学目的:
1、培养设计兴趣
2、进一步了解装帧知识 3、设计立体书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掌握装帧设计结构
2、怎样将构思贯空于设计始末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范作数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我设计的书(二) 二、讲授新课: 1、谈话
图书的大家庭里成员众多,既有各类装饰精美的普通图书,也有翻开来呈现出立体景观、合起来却又便于携带的立体图书。 2、欣赏范作
3、设计的方法及过程 (1)构思 首先主题明确
封面、书脊、封底、扉页以及小插图都是为书的内容服务,不可偏离主题。 (2)制作
在构图上应该根据内容选择适当形式,在形式上使人感到协调、舒适。 注意立体感,以及收夹效果。 (3)上色
在明度、色相、底色与浮纹中要全面考虑。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参考例图,编绘、设计、制作一本书。
可分成小组,同学间相互商量,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作业。 5、作业评价
办个图书展销会,展示并推销自已出版发行的书,还要了解观众对书的反应和意见。
教后札记:
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较弱。 课题11:我的成长变化(一) 教学目的:
1、培养想象、创造能力 2、学会使用多种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适当地运用夸张手法 2、画面完整,有意思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范画数幅、录像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观察人的成长变化
1、人由出生到年老的过程演示,这是每个人必经的阶段。 二、启发学生思维 1、说一说儿时的模样
可参照儿时的照片,以及家人的描述。 2、画一画现在的自已
3、想像一下自已未来的模样。 4、讨论:
人在成长变化中,身材、相貌会发生哪些变化? 三、欣赏范作
1、出示其他小朋友的作品以供欣赏
2、说一说是如何进行创作的?用了哪些作画工具,用了哪些作画方法? (1)适当地进行夸张,大胆想象 (2)多种材料的运用: 彩纸、水彩笔、蜡笔……
(3)彩纸粘贴、撕纸粘贴、纸版画……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根据照片,以及想象,画出成长过程的系列图画。 五、作业评价 1、作业展示
2、学生个别讲解自已的作品 教后札记:
在创作时,由于看了一些录像、图片,反而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学生有些缩手缩脚。
课题12:我的成长变化(二) 教学目的: 1、培养创造力
2、学会陶艺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学习陶艺基本方法 2、掌握人物的动态、表情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陶艺范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一组陶艺
2、师:调皮的小丫头,勤奋的好学生,新家的好妈妈,慈祥的老奶奶……不同年龄和相貌,原来都是同一个人。 你觉得有意思吗?
3、揭示新课:我的成长变化(二) 二、讲解陶艺的制作 1、欣赏几组范作 2、讲解陶艺 历史 3、陶艺的制作工具
竹刀、拍子、修饰和塑削工具 4、制作方法 手捏法
三、用黏土创作
用黏土表现自已的过去、现在和想像中未来的模样,既要注意各年龄段外貌的变化,又要注意一个人相貌的延续性。
1、根据想像,用黏土表现自已的成长变化。 2、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评价 1、作品展示
2、学生讲解自已的作品创意
3、注意点:制作时水分不可太多,以防开裂。
教后札记:
学生对这一课兴趣浓厚,作品都极具个性,但由于对黏土特性不太了解,许多作品都裂开了。
课题13:人与自然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的意识
2、从不同的视角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教学生点及难点: 1、构思构图
2、色彩和谐,主题鲜明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图片、VCD 教学过程:
一、分析地球现状 1、谈话
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自然是人类的摇篮,只有和谐相处,人类才有美好的未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