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题
1.双草酸盐抗凝剂中的草酸钾可使红细胞缩小,而草酸铵可使红细胞胀大,二者适量混合后,恰好不影响红细胞的形态和体积。(√) 2.在低渗溶液中,细胞皱缩呈锯齿形,在高渗溶液中,则肿胀甚至破裂。(×)
3.在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生长和破坏在促红素及其他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下保持动态平衡。(√) 4.红细胞计数即测定单位体积(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
5.正常成人血红蛋白肽链主要组合形式有四种,即HbA1,HbA2,a2,r2。(×)
6.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其主要优点是操作简便,能测出所有血红蛋白,易于建立质控。(×) 7.氰化血红蛋白最大吸收峰为510 nm,最小吸收波谷为450 nm。(×)
8.氰化血红蛋白标准液是制备标准曲线,计算K值,校正仪器和其他测定方法的关键物质。(√) 9.各种贫血时,由于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不同,与红细胞计数值呈一致性。(×) 10.网织红细胞是介于中幼红细胞和晚幼红细胞之间的过渡型细胞,属于幼稚红细胞。(×) 11.网织红细胞可以判断骨髓红细胞系统造血情况。(√)
12.贫血越严重,在骨髓增生功能良好的病人,网织红细胞数就越高。(√)
13.血涂片中出现较多染色过浅的小红细胞,提示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可能由于缺铁引起。(√) 14.缺乏维生素B12及叶酸所致贫血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15.再生障碍性贫血通常为正常色素性贫血。(√) 16.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
17.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属于未完全成熟红细胞。(√) 18.红细胞比积测定温氏法已属淘汰方法。(√)
19.血沉管垂直直立时,红细胞受阻逆最小,当血沉管倾斜时可致血沉减慢。(×) 20.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学委员会(ICSH)推荐以魏氏法为血沉管测定标准方法。(√)
21.白细胞是机体抵御微生物等异物入侵的主要防线,由形态和功能各异的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 22.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很少,无吞噬作用,它的状态和功能与肥大细胞相似。(√)
23.单核细胞与粒细胞起源于共同的定向干细胞,在骨髓内经原单核细胞发育为成熟单核细胞。(√) 24.淋巴细胞为人体主要免疫活性细胞,起源于多能干细胞。(√) 25.B细胞经抗原激活后,可产生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参与细胞免疫。(×) 26.白细胞计数,即测定单位血液中各种细胞总数,用106/L表示。(×) 27.瑞氏染色的染料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
28.细胞各种成分均为蛋白质构成,由于蛋白质是等电物质,不带有正,负电荷,对各种染料不易着色。(×) 29.瑞氏染色后偏酸,则酸性粒细胞颗粒偏蓝色,偏碱则为红色。(×) 30.观察中性粒细胞的毒性颗粒变化,对估计疾病的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31.白细胞计数的生理性波动很大,因此计数波动小于30%在临床上无诊断意义。(√)
32.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更幼稚细胞称为右移象,中性分叶核越多则称为核左移。(×) 33.红斑狼疮细胞检查,仅发现游离均匀体或花簇形细胞者不能作为找到LE细胞的依据。(√)
34.止血过程涉及血管壁的结构与功能,血小板的量和质以及凝血因子含量及其活动等。(√) 35.血浆中的各种凝血因子平时都处于无活性状态,只有被活化后才具有凝血活性。(√) 36.内源性凝血系统包括VII 因子的激活及因子III(组织因子)。(×)
37.血液离体后,XII因子被异物表面所活化,在血小板因子及钙离子的参与下,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纤维蛋白而凝固,即为凝血时间。(√)
38.ABO血型抗体一般分为二类,即天然抗体和免疫性抗体,实际都是通过免疫产生的。(√) 39.ABO血型物质是每人专有的血型抗原物质,它由多糖和多肽组成。(√)
40.ABO血型抗体系IgG型,能在生理盐水介质中与相应红细胞抗原结合而发生凝集反应。(×)
41.晨尿最适于尿常规检验,午餐后尿对病理性蛋白尿和糖尿的检出现敏感,下午尿标本对尿胆原检出特别有益。(√) 42.尿沉渣有形成分检查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
43.透明管型是由蛋白和T-H蛋白在远曲小管或集合管内形成,形成后几乎无改变地向尿道移行。(√) 44.正常粪便中粪胆素存在,在溶血性疾病时可减少,在阻塞性黄疸时可增加。(×)
45.脑脊液的细胞计数应在取得标本后立即进行,否则细胞可被破坏或与纤维蛋白凝结果,影响检验结果。(√) 46.渗出液是由血管内的水分伴同营养物通过毛细血管渗出,属于炎性组织液。(×)
47 .李凡他氏实验是用于浆膜腔积液蛋白质的检查,此实验可作为区别滤出液和渗出液的常用方法之一。(√) 48.正常脑脊液中无红细胞,白细胞数极少,几乎完全为淋巴细胞,偶见内皮细胞。(√)
49.检验科是医院中一个业务繁多的医技部门,对技术信息进行收集,分类,贮存和利用,此科非常重要。(√)
50.临床检验全面质量管理是指测定进程的质控管理。(×)
51.具有活性的激素或药物当与白蛋白结合时,可以不表现其活性,而视为共储现象。(√) 52.酸中毒时,血浆离子钙浓度降低,可出现抽搐现象。(×) 53.酸中毒时有引起高血钾的可能,碱中毒有引起低血钾的可能。(√) 54.酶的竞争性抑制是指不能通过增加作用物浓度而逆转的可能。(×)—— 55.在标准状态下,一个摩尔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升。(√) 56.血清比血浆多一种蛋白质——纤维蛋白质。(×)
57.酸性溶液中,仍有氢氧根离子存在,只是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而呈酸性。(√)
58.人体体液中多数蛋白质的等电点在pH为5.0左右,所以这些蛋白质在体液中主要以负离子形式存在。(√) 59.盐是酸碱中和反应的产物,因此任何盐的水溶液都呈中性。(×)
60.血浆钙分为可扩散钙与非扩散钙两大类,非扩散钙是指与蛋白质结合的钙,约占40%。(√) 61.血液静脉血浆的pH正常范围是7.35~7.45。(×)
62.在急性炎症及恶性肿瘤、肝硬化或肾炎时,前白蛋白升高。(×) 63.呼吸性酸中毒时,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往往升高。(√)
64.异常脂蛋白(LPx)是诊断胆汁郁积的较灵敏的生物化学指标。(√) 65.双缩脲比色法是目前蛋白质定量的参考方法。(×)
66.铜蓝蛋白属于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感染、创伤和肿瘤时增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