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应用T检验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研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10:33: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应用T检验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研究

T检验是在正态分布条件下,当方差未知时,以T分布为依据时对总体均值作检验的方法,属于参数检验的范畴。t检验是用t分布理论来推论差异发生的概率,从而比较两个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著。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当总体的标准差未知时,需要用样本标准差来代理总体的标准差,统计量不再服从标准正态分布,而服从于另一种概率分布,称为T分布。

本文交代T检验方法应用的基本思想、发生的条件、操作步骤,T检验的目的和意义。并通过对学生成绩T检验的实例引入,判断了科目对学生的分数有无显著性影响,进而向大家介绍一种统计学方法T检验。以便让大家对T检验有所掌握了解,如何使用T检验方法分析相关数据。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众所周知,在教育中,成绩可以反映出学生在最近的学习情况,但是不能只看单次的考试来评价一个学生,所以我们要科学,合理的分析成绩来发现学生的不足,然后共同努力弥补。

T检验分析实例

(1)相关样本,容量小于30的T检验

同一批学生在实验前后进行两次测试得到两次成绩,若把这两次成绩看成两个样本的话,则这两个样本之间相互不是独立的,称为相关样本。

在五年级(3)班进行《语文口头作文对语文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每节课用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口头小作文比赛,实验前进行一次语文成绩测试,随机抽取10名学生语文成绩(实验前成绩)记录如表,一个学期后用同样难度的试题又进行测试记录这10名学生的语文成绩(实验后成绩)记录如表。

初二、三班随机抽取10名学生语文成绩表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学生序号 学生序号 成绩X1 成绩X2 成绩X1 成绩X2 1 76 93 6 62 77 2 74 72 7 82 89 3 80 91 8 85 84 4 52 65 9 64 73 5 63 81 10 72 70 该案例是相关样本,样本容量为10,小于30,用相关样本的t检验看实验前和实验后五年级(3)班随机抽取10名学生语文成绩有无显著性差异。 样本1(实验前)成绩总和?X1=710 样本2(实验后)成绩总和?X2=795

?X??X21d=∣X2-X1∣=∣

22n710?79510∣=∣∣=8.5

样本1(实验前)和样本2(实验后)第i个学生成绩差:d=X2-X1

?d=?(X2?X1)=1267

d(?)2=85

d?08.5?0851267?1010?10?1?2?dt=

2nn(n?1)?(?d2)=

=3.456

若显著性水平α定为0.05,根据df=n-1=10-1=9查t表:tα/2=2.262。 因为t=3.456> tα/2说明实验后学生的成绩有显著的提高。

?X结论:五年级(3)班实验前语文成绩表平均分X1=n11=71,五年级(3)班实验后语文成绩表

?X平均分X2=n22=79.5。虽然X1

——

上面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具有科学依据,得出的结论(两次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才符合事实。即五年级(3)班实验后比实验前的语文成绩好。

(2)不同样本,容量小于30的t检验

案例:比较一年级(1)班和一年级(2)班第二学期期末语文成绩 表1、一年级(1)班第二学期期末物理语文成绩表 时间:2013年7月 学生成绩学生成绩学生成绩学生成绩学生成绩序号 X1 序号 X1 序号 X1 序号 X1 序号 X1 1 80 7 94 13 55 19 40 25 69 2 87 8 70 14 60 20 47 26 76 3 94 9 77 15 72 21 44 27 56 4 90 10 92 16 61 22 64 5 75 11 85 17 56 23 55 6 92 12 78 18 58 24 69 表2、一年级(2)班第二学期期末语文成绩表 时间:2013年7月 学生成绩学生成绩学生成绩学生成绩学生成绩序号 X2 序号 X2 序号 X2 序号 X2 序号 X2 1 88 7 77 13 77 19 48 25 54 2 96 8 73 14 64 20 60 26 61 3 91 9 81 15 60 21 46 27 55 4 86 10 83 16 52 22 51 28 70 5 77 11 74 17 79 23 56 29 51 6 80 12 55 18 55 24 62 一年级(1)班和一年级(2)班学生人数分别为27和29,样本容量小于30,用t检验看两个班成绩有无显著性差异(用计算机处理)。

?X一年级(1)班:均分: X1=n11=70.22

212?X)?11d(X每个学生分数与平均分离差的平方和:?=?6620.67

?X一年级(2)班:均分:X2=n22=67.3

222d(X每个学生分数与平均分离差的平方和:?=??X2)2?6004.21

X1?X270.22?67.3?d??d2122t=

n1?n2?2(11?)n1n26620.67?6004.21?11????27?29?2?2729?=0.1746 =

自由度df=n1+n2-2=27+29-2=54,若取α=0.05,查t值表,0<t≤2.014无显著差异,2.014<t≤2.670

有显著差异。

上面计算的0<t=0.1746≤2.014,说明一年级(1)班和一年级(2)班第二学期期末物理成绩无显著差异。

四、讨论

尽管t检验是假设检验中最简单的,但是在使用其进行统计推断的时候也有着众多的注意事项。首先,在使用t检验的过程中需要首先对样本进行方差齐性的检验。其次,对于假设检验结果的描述中,因为使用的是反证法,所以对零假设只能以拒绝或者不拒绝描述。其他的描述都是不恰当的。

除了本文描述的两样本t检验外,还有单一样本的t检验和配对t检验。单一样本的特点是使用已经存在的均值、方差作为比较的目标。配对t检验是对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另一推广。这类t检验是对样本按照某些因素配对后,再分配到两组中进行t检验。 五、结论

本文描述了t检验的基本原理、使用限制和注意事项。并通过实验和实际数据验证了t检验可以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因此,在教学科研中,使用t检验这样的统计推断技术,可以为教学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

应用T检验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i63s2rmyl7u3cn9al2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