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渝少发?2010?1号
重庆市少先队2010年工作要点
2010年重庆少先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国少工委五届六次全会部署,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致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0周年贺信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精神,以服务全团、全队和全市工作大局为主线,以“创新开放,追求卓越”为目标,以“三基四化五坚持”为要义,以全国第六次少代会召开为契机,以“红领巾之声”活动为载体,牢牢把握少先队的组织属性,全面履行团结、教育、引导少年儿童的基本职能,按照普遍性、有效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抓基础抓落实,求突破求创新,切实加强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引领广大少年儿童争当“四好少年”,努力推动重庆少先队事业在落实“314”总体部署、建设“五个重庆”的伟大进程中实现科学发展。
一、突出主题,切实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1.大力开展争当“四好少年”主题活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贺信精神,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少年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充分运用“唱读讲习”等少年儿童喜爱、熟悉、常用的方式,运用艺术、情感、时尚等元素,通过创作适合少年儿童传唱、传诵的儿童歌曲和童谣作品,创作动漫、故事、舞台剧、戏曲等艺术作品,创作少年儿童喜爱的卡通形象,制作挂图、海报、公益广告、短视频,设计少年儿童喜欢的粘贴画、文具、玩具等,帮助广大少先队员深刻领会争当“四好少年”的希望和要求。探索举办“学习进步,全面发展”“学创”活动,广泛征集、推广争当“四好少年”活动优秀案例,选树表彰
一批争当“四好少年”的先进典型。举办争当“四好少年”FLASH动漫、童谣、歌曲、故事征集活动。面向学校、家庭和社会学习和宣传好贺信精神,共同掀起主题活动的热潮。
2.广泛开展“红领巾心向党”主题活动。广泛开展“祖国发展我成长”、“光荣的少先队”、“告别少先队,奔向共青团”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验教育活动,团结教育广大少先队员学习继承少先队光荣传统,增强党团队意识,培养对党、对社会主义伟大祖国的朴素情感,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3.深入开展“红岩精神代代传”主题活动。充分利用重庆乃至全国的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以实践体验为基本途径,举办“红色夏令营”、“红色之旅”活动,深化“红岩精神代代传”活动。注重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发扬时代精神,引导少年儿童从小树立争先创优、创新创业的意识。
二、打造品牌,竭诚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4. 全面推进“红领巾之声”活动。以繁荣校园文化为主旨,大力开展少先队鼓号管乐队比赛、辅导员风采大赛曁冬令营等示范活动。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大力开展红领巾“唱读讲习”“四小”(小小红歌手、小小讲解员、小小故事员、小小书法家)评选活动;增强科学意识,广泛开展红领巾科技创新“五小”(小发现、小问号、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评比表彰活动。增强劳动意识,开展自立自强“六小”(生活小主人、老师小助手、父母小帮手、科技小能手、环保小卫士、网络小天使)评选活动。做好第二届“红领巾之声”活动总结表彰和全面启动第三届相关工作。
5. 全面深化“手拉手”活动。着力服务城乡统筹发展,按照“就近就便,重在实效”的原则,以“手拉手”为基本形式,以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特殊困难少年儿童群体为重点,以“手拉手关爱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行动”、“城乡学校手拉手,共建美好新农村”、创建“手拉手红领巾书屋(架、角)”、“书信大赛”等活动为载体,探索少先队工作机构、辅导员、中小学校以及少年儿童之间“手拉手”的长效机制,扩大“手拉手”活动的覆盖面,服务教
育城乡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强化家庭责任主体,抓好学校教育渠道,整合社会关爱力量,完善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模式。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壮大“知心哥哥、知心姐姐”队伍,加强留守少年儿童书屋、爱心活动室、心理健康咨询室等阵地建设。大力开展“手拉手”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和“我们是世博小使者”选拔活动。
6. 积极拓展“雏鹰争章”活动。以“雏鹰争章”活动为主要载体,普及实施《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根据《纲要》的分年级内容要求,建立健全“雏鹰争章”活动体系,把“雏鹰争章”作为队员素质发展评价体系和激励手段,强化争章过程的体验环节,推动“雏鹰争章”活动的新发展。
7.大力推进少先队阳光体育运动。以实施“2+2”项目素质培养计划为契机,广泛开展少年儿童最喜爱的“十大趣味游戏”征集评选展示活动,举办红领巾趣味运动会、课间集体操比赛,弘扬体育精神,共同营造“人人参与锻炼,人人拥有健康”的社会氛围。
8.深入开展环保“四个一”活动。围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建设,在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以“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一度电”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节约资源、“保护母亲河”植绿护绿、绿色环保征文、绘画、书信等活动,引导少年儿童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小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等良好行为习惯。
9.深入推进“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等活动,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正确认识生命、领悟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深化“少年警校”、“少年小交警”、“平安自护营”等活动,不断引导少年儿童学习宣传自护知识、掌握自救自护技能,学会生存的知识、技能和本领,有德、依法、和谐地解决安生立命问题,做合格的小公民;摆脱低级趣味,培养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方式,过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三、夯实基础,大力加强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
10.深入推进《意见》落实。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
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团中央、教育部等八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督促各区县完善相关政策,努力在解决辅导员队伍建设、活动时间、阵地、经费等突出问题上取得更大突破,为少先队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积极出台《少先队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加强区县少工委建设,优化少工委委员队伍,强化督查考核,充分发挥少工委的职能职责,健全层级抓落实工作机制。
11.探索构建团队一体化分层教育重庆模式。按照“系统规划、有效衔接、分层实施”的要求,结合全面落实《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着力深化“雏鹰争章”活动,研究制定学校队组织在每个年级、每个年龄段的教育任务,把握内在整体一致性,注重区别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强调教育的有效性。夯实离队教育、加强团前教育,办好少年团校,开展好“推优入团”工作,实现“少先队员全员、全程一体化,团队组织一体化,团队领导一体化”。根据中学少先队员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开展“迈好青春第一步,争做合格中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好青春期知识教育、法律知识教育、志愿服务等特色活动。
12.深入推进基层创新试点工作。选择城市、农村、初中、社区的基层少先队组织开展创新试点,重点探索根本性和普遍性问题,着力突破重点难点问题,总结普遍规律和基本方法,探索增强基层组织活力的有效途径。巩固学校主渠道队建,规范社区队建,推进农村少先队工作,活跃中学少先队活动。加强基层少先队组织队室、红领巾书屋、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网站建设。创新开展“十分钟”队会活动。推进渝中区、九龙坡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北碚区、市人民小学等8个单位创新试点工作,总结成果、推广经验。
13.加强辅导员队伍工作。适应新形势,修订完善《重庆市少先队辅导员管理实施细则》,大力提升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推动辅导员职业化成长发展。建立健全各级少工委总辅导员制度,落实总辅导员职责待遇,发挥好总辅导员的重要作用。举办辅导员网上论坛,建立优秀辅导员数据库。
14.加强红领巾小社团(特色中队、小队)工作。加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