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一 直线运动
一、单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B.分球可看成质
速公路上限速牌上的速度值指平均速度
析乒乓球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的运动规律时,乒乓点
C.运动员的铅球成绩是指铅球从离开手到落地的位移大小 D.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描述可能不同
2.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的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B.物体的位移与路程的方向相同,都从A指向B C.物体的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它的路程 D.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一定是曲线
3.如图所示是一物体的x-t图象,则该物体在6 s内的路程是( )
A.0 m C.4 m
B.2 m D.12 m
4.一遥控玩具小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前15 s内汽车的位移为300 m B.20 s末汽车的速度为-1 m/s C.前10 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 m/s2 D.前25 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
5.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6.在广州亚运会田径比赛男子110米栏决赛里,中国飞人刘翔以13秒09摘得金牌,实现了亚运会110米栏三连冠,他的成绩同时也刷新了亚运会纪录.关于比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110 m栏比赛中,选手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13秒09是刘翔夺冠的时刻
C.刘翔比赛中的平均速度约是8.4 m/s
D.刘翔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一定等于8.4 m/s
7.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则在某一段时间内( )
A.甲的位移一定比乙的大 B.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C.甲的速度变化一定比乙的大
D.甲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比乙的大 8.物体A、B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 )
A.物体A、B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物体A、B在0~4 s内的位移相同 C.物体A、B在t=4 s时的速度相同 D.物体A的加速度比物体B的加速度大
9.甲、乙、丙、丁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四个质点在2 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B.在第2 s末,质点乙、丙回到出发点 C.在第2 s内,质点甲、丙、丁做加速运动
D.在第2 s末,质点乙、丙距离出发点位移不同 10.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35 m,
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355 m,已知声速为340 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20 m/s2 B.10 m/s2 C.5 m/s2 D.无法确定
二、多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选项正确,全选对给4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选得0分。) 1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则( )
A.甲、乙两物体在4s时相距最远 B.甲、乙两物体在2.5时相遇 C.前4s内甲物体总在乙的前面
D.甲、乙两物体在2.5s时相距最远
12.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同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一物体B自由下落,两物体在空
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速度大小均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上抛的初速度与B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都是2v B.两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C.A上升的最大高度与B开始下落时的高度相同
D.两物体在空中同时达到的同一高度处一定是B开始下落时高度的中点 13.给滑块一初速v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g,当滑块速度大2小变为
v0 时,所用时间可能是( ) 2 A.
v0v B.0 2gg3v03v D.0 g2gC.
14.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0时刻起运动过程的位移x与速度v的关系式为
x=(10-0.1v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 B.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s
C.0时刻的初速度为l0m/s D.刹车过程的位移为5m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2分.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5.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1)在打点计时器打B、C、D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B=1.38 m/s;vC=________ m/s;vD=________ m/s.
(2)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v-t图象.
(3)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
(4)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________,此速度的物理含义是_____ _______ 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12分)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 s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小球后,对在斜
面上滚动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xAB=15 cm,xBC=20 cm,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摄时B球的速度;
(3)A球上方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
17.(10分)如图所示,小球甲从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上高h=5 cm的A点由静止释放,加
速度大小为5m/s2,同时小球乙自C点以速度v0沿光滑水平面向左匀速运动,C点与斜面底端B处的距离L=0.4 m.甲滑下后能沿斜面底部的光滑小圆弧平稳地朝乙追去,甲释放后经过t=1 s刚好追上乙,求乙的速度v0
18.(10分)“10米折返跑”的成绩反应了人体的灵敏素质,如图所示.测定时,在平直跑道上,受试者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10米处的折返线,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到达折返线处时,用手触摸折返线处的物体(如木箱),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当胸部到达起点终点线的垂直面时,测试员停表,所
用时间即为“10米折返跑”的成绩.设受试者起跑的加速度为4 m/s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 m/s,快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到零,减速的加速度为8 m/s2,返回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线.求该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多少秒?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一 直线运动(答卷)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16分) 题号 答案 11 12 12 14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 15、(1) 、 、
(2)
(3)
(4) 、 四、计算题 16、(12分) 17、(10分) 18、(10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