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世精神所谓入世精神,就是积极地关心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作为中国主导文化的儒家思想,不论是先秦的孔孟之道,还是两汉以后的儒学思想,其主旨都是经世致用、教民化俗、兴邦治国。其主要信条,如“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二、伦理中心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伦理道德是又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任之本与?”孔子是把全社会的优良管理建立在儿女对父母的孝、兄弟之间的悌的基础上。这是很合乎逻辑的管理理论。这种伦理中心主义的传统,有其为封建制度服务的消极性,也有能维系人际关系的伦理纽带,有利于社会关系的稳定与和谐的积极作用。三、重义轻利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观念之一。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进一步主张:“何必曰利。”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有其积极的社会意义。但这种观念易与僵化的经济体制相结合,形成只重生产,轻视销售。否定物质激励、唯意志论的错误思想。四、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独具特色的思想观念。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呼!”可见,儒家把中庸之道看作是最高的道德。中庸之道在历史观、变革观上是消极有害的,但在群体观、社会观上却有其积极的一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