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序/词序:词的先后顺序(线性排列),各种语言都靠语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有的语言语序/词序重要,如:汉语、英语;有的次要,如俄语、德语。 辅助词(虚词):专门用来构成语法形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如介词、连词、语气词、冠词、助词等。辅助词一般不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但在句法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组织和联系作用。
轻重音:靠词的读音轻重变化表示某种语法意义的手段。如妻子(短语/词)、老师和/的同学
语调:靠语音变化构成的模式表示语法意义。由句子语音的高低、快慢、长短、升降、轻重综合构成。
重叠:利用整个词或某个词根语素的重复来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 (2)综合性手段:能够构成词内不同的语法形式导致词形变化的手段。 附加法:在词干上面添加附加成分以构成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形式的方法。词中增减、变换附加成分表示语法意义。
内部屈折(语音交替):内部屈折也叫语音交替,指通过词根的语音变换构成同一个词不同语法形式的方法。
零形态:词的某种语法意义靠相关的语法形式衬托出来。其本身并不具备特定语法形式却表达语法意义。如:英语名词的单数形式。
异根法(增补形式):利用历史来源不同词汇意义相同的词根构成同一个词不同的语法形式的语法手段。
量位:改变一个词的重音位置构成不同的语法形式的方法。 调位:改变一个词的声调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8、举例说明什么是时和体。
时和体都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行为动作的时间和状态.时表示行为动作的时间与参照时间(一般是说话时间)的时序关系,一般分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体表示动作行为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最常见的是完成体和未完成体(或持续体,进行体),此外还有起始体,继续体,中断体,反复体,短时体(或瞬间体)等等。时和体的关系非常密切,往往互相配合,甚至融为一体。如英语有三种时(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和三种体(一般体,进行体和完成体),可以配合成十六种格式,如所谓过去完成式,就是过去时和完成体。汉语助词\着,了,过,起来,下去,来着\等也可表示时和体,动词本身还可以用重叠方式表示短时体(有时有尝试的意思)。
9、根据词的形态特点(语法形式),可把语言大致分成几类?
根据有无形态变化和语法手段的异同,从语法角度把语言大致分四种: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复综语。 (1)孤立语 /词根语 /无形态语
特点:多是根词、复合词,少形态变化和附加语素,很少派生词,几乎没有只表示语法意义的附加成分;词本身几乎没有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词与词的关系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语序和虚词重要。汉语、苗语、越语、缅语等汉藏语系大部分都是孤立语。 (2)粘着语
特点:具有一定意义的附加成分接在词根或词干上构成形态变化,但结合不紧,附加成分好象黏附在词根上;语法关系和结构由语言成分的自由组合表示,附加成分与词根的界限分明;词的前面和中间不发生变化,只是词的尾部发生变化,表示语法意义;一种语法形式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一种语法意义由一个附加成分表示;词根与附加成分本身一般无变化,按一定顺序黏着起来组合成词。土耳其语、芬兰语、匈牙利语、日语、维吾尔语等都是粘着语。 (3)屈折语
特点:主要用屈折变化表示语法意义。分内部屈折(词内部变化)和外部屈折(词尾的变化);有丰富的词形变化,特别是内部屈折;一个语法形式可表示多个语法意义,如helps→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陈述式、主动态;词根与词尾结合紧,一般不能分离而各自独立。印欧语系的语言大多属于屈折语。 (4)多式综合语 /复综语 /编插语
特点:分不出词和句子。一个词的构成成分同时又是另一个词的组成部分,许多成分互相编插组合,连缀成句子。动词含有多种复杂成分,通过这些成分表
示不同的语法意义。(作用同一个句子)印第安语、古亚细亚语系的某些语言都是复综语。
10、举例说明什么是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就是语法意义的归类,是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方面的聚合。例如英语名词有单数和复数之分,复数通过附加词尾s等表示,数就是语法范畴。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体、时、态、人称、级等。
性:通过词(主要是名词、代词)的形态变化表现事物的性别特征。 数:通过名词、代词等的形态变化表现出来的量的特征。
格:表示名词、代词等在句法结构中同其他词的关系。这是最复杂的语法范畴。
时: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时间与说话时间的关系特征。 体: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动作进行状态的特征。(强调动作的持续与否) 态: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动作与主体的关系。
式: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表明说话人对动作行为的主观态度。 人称: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动作行为与主体的关系。
级:通过形容词或副词的形态变化表示事物性质状态的程度差别。 11、词类的划分标准主要有哪些?
(1)形态标准:语法意义的形式标志。
性、数、格→名/代;时、体、态、式、人称→动词;级→形容词、副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