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类别 课程编码 课 程 名 称 英文课程名称 Political theory First Language Foreign 学 学 分 时 2 36 开课 学期 1 备 注 公共必修课10505001 政治理论课 10505002 第一外国语 10201001 10201002 泛函分析 拓扑学 2 36 3 72 3 72 3 72 1 1 1/2 1/2 2/3 2/3 1 2 1/2 2/3 1/2 1/2 2/3 2/3 2/3 10201003 近世代数 10201004 Sobolev 空间与广义函数 FunctionalAnalysis Topology Modern Algebra Sobolev Spaces and 3 54 Distributions Diferential Manifolds Measure Theory Advanced Probability Theory Advanced Numerical Analysis 3 54 3 72 3 54 3 54 必 10201005 微分流形 修专业必修课10201006 测度论 10201008 高等概率论 10201010 高等数值分析 10201032 偏微分方程现代数值方法 课Modern Numerical 3 54 Method on PDE Theory Algorithm Optimization and of 3 54 在导师指导下选修6学分(如硕士阶段已修且成绩为A,则在博士阶段可申请免修) 研究课方向必修 最优化理论与10201033 算法 10201011 专业英语 偏微分方程并10116071 行计算 10116072 计算流体力学 10116073 智能计算 Professional English 2 36 Parallel Computation on 2 54 PDE Computational Fluid 2 54 Dynamics Intelligent 2 54 Computation 在导师指导下选修6学分
10116074 生物数学 10116075 非线性系统理论 Mathematical Biology Nonlinear SystemTheory Complex Networks Theory and Methods 2 54 2 54 2 54 2/3 2/3 2/3 复杂网络的理10116076 论与方法
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数学专业博士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运用该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01数论与密码 02信息安全
03小波分析与逼近
04动力系统理论及其应用 05最优化理论与算法
06交通优化模型与算法
07最优化理论、算法及其应用 08系统决策与管理优化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见附表) 五、学分
总学分为16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含政治课2学分,外语课2学分),专业必修课6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6学分。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1.论文选题。论文选题应尽可能从高起点、新视角、前沿性的要求出发,应尽量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2.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修完学位课程进入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必须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检验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独立驾驭能力和研究能力,考察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是否做得充分。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本人的详细研究计划,主要参考书目等。
3.创新要求。对博士学位论文必须有一定的创新要求,这是衡量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一项主要依据,要能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4.关于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应用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必须至少有一篇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单位、本人为第一作者发表的SCI(含SCIE)或EI学术论文,才能获得申请博士学位的资格(若EI论文是武大学报英文版文章,则还另需一篇校外核心期刊论文)。
有正式接收函的论文视同为已发表。以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视同为博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
七、培养方式
研究生培养方式应灵活多样,应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