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定风波》赏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15:28: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只是用含蓄而委婉的笔触,作侧面和迂回的烘衬,直到莫一句“双双金鹧鸪”,才若隐若现地从反面映照出思妇的孤寂来。温词所体现的文学趣味,是一种士大夫式的文雅的、精美的趣味。它写的虽是闺怨和艳情,可是他却写得“好色而不淫”、“风流而蕴籍”,深深契合正统文人那一种“温柔敦厚”的审美嗜好。而柳词却带有另一种市民色彩的文学趣味。他不讲求含蓄,不讲究文雅,而唯求畅快淋漓、一泻无余地发泄和表露自己的真感情。从这个角度上看,它就相当典型地体现着市民阶层那种“以真为美”、“以俗为美”的审美嗜好。这就难怪晏殊要不以为然了。

从思想色彩看,这首词明显带有着这样两个特色:爱情意识的不可抑勒地苏醒和抬头;市民意识到顽强而自豪地要求在文学上得到自我表现。市民阶层是伴随商业经济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一支新兴力量。它较少封建思想的羁绊,也比较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压迫。宋人评话《碾玉观音》中璩秀秀,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人物。是她,首先敢于“勾引”崔宁一起“私奔”,又是她,在死后犹然执着于要和丈夫成为“生死冤家”、并向拆散他们婚姻的仇人报了深仇。这样“泼辣”、“放肆”地追求爱情,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时代

是极为大胆的,它表现了一种新的思想面貌,反映在文人词里,就形成了《定风波》中这位女性的口吻:“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在她看来,青春年少,男恩女爱,才是人间最可宝贵的,至于什么功名富贵、仕途经济,统统都是可有可无的。这里所现显露的生活理想和生活愿望,在晏殊他们看来,自然是俗不可耐和离经叛道的,但是其中却显露了某些不俗的思想底蕴在内;而对于当时的市民群众来说,也唯有这种毫不掩饰的热切恋情,才是他们倍感亲切的东西。因而,这种既带有俗气却又十分真诚的感情内容,就表现出了美的品格。柳词之虽不入正人雅士之眼而能达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诵歌的境地,原因盖出于此。

其次,从艺术风格看,这首词是对于传统词风的一种“放大”和“俗化”。在柳永以前,词坛基本是小令的天下,它要求含蓄、文雅。到了柳永,他创制了大量的慢词长调,铺叙展衍,备足无余。试看这首《定风波》,光是描写一个“懒”字,就花了多少笔墨:从春色的撩拨愁绪,到芳心的无处可摆,再到“日上花梢,莺穿柳带”时的犹压香衾高卧,进而又写她的肌肤消瘦、鬓发散乱,最后才接出她病恹恹的倦懒心境,这种重笔和加倍的写法,是只有在慢词长调中才能大

显身手的。它加强了全词的抒情气氛,对传统的小令风格是一种“放大”。以上是讲的宏观。再从微观来说,柳永这首词中所表现的这位女性明显是一位身份不高的妇女——尽管它用了诸如“暖酥”、“腻云”之类的词藻来形容她的容貌,用了“香衾”、“雕鞍”、“蛮笺象管”之类的字面来形容他俩的起居物饰,但是却仍然掩盖不了他们的“俗气”——这是因为,“真富贵”的作者如晏殊,恰恰就讨厌就用这种“穷人夸富”的笔调来写他们的锦衣玉食的生活;相反,他们反倒喜欢用淡雅的语言来表现他们富贵生活。如晏殊词就是不要那些“金玉锦绣”的字眼儿尽得“风流富贵”之态的。因此相比之下,柳词所写的一对青年男女,实际上是属于市民阶层中的“才子佳人”——他们正是功名未就的柳永自己和他在青楼中的恋人的化身。所以,为了要表现这样一种“新女性”(与温、晏某些词中的贵夫人相比)的心态,柳词就采用一种“从俗”的风格和“从俗”的语言。这或许就可以称作为“人物个性化”的需要。试看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写那位大家闺秀盼夫的心绪,是何等的含蓄、细腻,其举止行动,又是何等的文雅、优美。因而柳永表现的是一位青楼歌女的情感,它就采用了民间词所常用的代言体写法和任情放露的风格,以及那种似雅而实俗的语言。词的上片,用富有刺激性的字面(例如“惨绿愁红”),尽情地渲染了环境气氛;再用浓艳的词笔(如“暖酥消,腻云亸”之类),描绘了人

物的外貌形态;接下来便直接点明她那无聊寂寞的心境(“终日恹恹”)。以下直到下片终结,则转入第一人称的自述。那一连串的快语快谈,那一叠叠的绮语,痴语(其中又夹杂着许多口语,俗语),就把这个人物的心理刻画地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她那香艳而放肆的神态,真挚而发露的情思,端的使人读到这首词后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综观全篇,除了《四库提要》批评柳词“以俗为病”之外,我们又感到了它的“以俗为美”的另一面,而这样“以俗为美”又是首先基于“以真为美”之上的。所以,从认识柳词的基本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这点出发,它和《雨霖铃》、《八声甘州》一样,是有着“标本”和”典型”的意义的。这首词具有浓厚的民歌风味。它与《诗经》中的爱情诗、汉乐府《上邪》以及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等著名民歌,在精神上是一脉相承的。它不仅吸取了民歌的特点,保留了民间词的风味,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上述几首著名民歌相比较。可以看出,作者没有采取传统的比兴手法,也不运用客观的具体形象来比喻和暗示自己爱情的炽烈与坚贞,而是采取感情的直接抒写和咏叹。词中,感情的奔放热烈带有一种呵呵无遗的色彩,明显地具有一种市民性。这是柳永生活时代都市高度繁荣的客观反映。

张燕瑾《唐宋词赏析》:柳永的身世处境,使他对处于社会下层的妓女的生活,有着很深的了解,对她们的思想感情也有着很深的了解。

因而,词里刻画的许多妇女形象栩栩如生,描绘她们的心理活动,显得格外生动、真切。《定风波》就是一首描写很成功的以妇女为主人公的词。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这首词的语言生动地体现出柳永“俚词”的特点。柳永在语言上的“俚”和他“变旧声,作新声”,制作了大量的慢词一样,是他在词的发展上作出的贡献。

此词特点:

1、上片融情入景,以明媚的春光反衬人物的厌倦与烦恼情绪。下片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反映歌伎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2、全词运用通俗的语言,不加雕饰,把人物的生活情态与心理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颇能体现柳词的特色。

以上就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定风波》赏析的全部内容。

搜索更多关于: 《定风波》赏析 的文档
《定风波》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ik7s4pyy17e16g2f5026bod04q39t00p0x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