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nshu.cn/
软 件 工 程
文 件 名 称:系统设计说明书 项 目 名 称:会议管理系统
作者: 李湘 日期: 2010-6-21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文是在前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充分与用户进行沟通,对会议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表述。此文档是后续编码实现的依据。
1.2 背景
本会议系统完成从需求分析、设计到编码、测试、发布的全过程。
1.3 参考资料
本文使用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列为本文用到的参考资料。
表 1.3 参考资料 编号 1 2 3 4 资料名称 使用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技术概论 软件开发的科学与艺术 会议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 作者 赵池龙、杨林、孙伟 朱三元 陈宏刚 李湘 1.5 用户
会议管理系统主要是面向参加会议人数在1000人以内的会议。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架构
依据前期的需求调研,用户已经有完善的内部局域网,网络和硬件条件都较好。
架构示意如图2-1。
PC+读卡器负责会议签到读卡器读卡器服务器PC通过Web对会议进行管控读卡器
图2-1 系统架构图
2.2 系统设计模式
系统采用目前最为流行的MVC设计模式,即Model-View-Controller,即把一个应用的输入、处理、输出流程按照Model、View、Controller的方式进行分离,这样一个应用被分成三个层——模型层、视图层、控制层。
视图(View):代表用户交互界面,对于Web应用来说,可以概括为HTML界面,但有可能为XHTML、XML和Applet。
模型(Model):就是业务流程/状态的处理以及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处理过程对其它层来说是黑箱操作,模型接受视图请求的数据,并返回最终的处理结果。
控制(Controller):可以理解为从用户接收请求, 将模型与视图匹配在一起,共同完成用户的请求。一个模型可能对应多个视图,一个视图可能对应多个模型。
模型、视图与控制器的分离,使得一个模型可以具有多个显示视图。如果用户通过某个视图的控制器改变了模型的数据,所有其它依赖于这些数据的视图都应反映到这些变化。因此,无论何时发生了何种数据变化,控制器都会将变化通知所有的视图,导致显示的更新。这实际上是一种模型的变化-传播机制。模型、视图、控制器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系统的设计模式如图2-2所示。
图2-2 系统设计模式
2.3系统流程图
用户登录否验证密码是否正确是登录系统并选择权限是否为会议组织人员是所有操作权限否浏览数据,限制更改数据库的操作图2-3 系统流程图
流程说明:
1)系统提示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2)判断用户是否具有相应的权限。
3)根据不同的身份分配不同的权限。
2.4 系统持久层设计
数据持久层的设计目标是为整个项目提供一个高层、统一、安全和并发的数据持久机制。完成对各种数据进行持久化的编程工作,并为系统业务逻辑层提供服务。数据持久层提供了数据访问方法,能够使其它程序员避免手工编写程序访问数据持久层,使其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开发,并且能够在不同项目中重用映射框架,大大简化了数据增、删、改、查等功能的开发过程。
3 功能设计
根据前期的需求分析,对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划分,功能结构如图3-1。
会 议 组 织 人 员 删除个人资料查看相应参会人员记录会议信息检索会议主题开始日期结束日期会议地址查看相应主题会议信息修改个人资料退出
图3-1会议组织人员操作
3.1 结构
模块名称 登入登出 会前管理 功能描述 让会议组织人员登录进系统, 从而有权限对会议进行管理 实现会议的新建、编辑和删除,输入 用户名和密码 会议的相关数据 输出 登录成功或失败的信息 格式化、数字化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