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拉的同一块肌肉(选项C错误),为单突触反射(选项D错误);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反射弧受损,反射亢进提示高位中枢病变(选项A正确)。
知识点19:脑干对肌紧张的调控
一、易化区作用 > 抑制区作用 二、去大脑僵直
概念:于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及表现为抗重力肌(伸肌)过度
紧张的现象 类型:γ僵直
知识点20:大脑皮层对运动的调控
一、主要运动区
部位:中央前回;运动前区 调控规律 交叉性支配
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和复杂程度有关 倒置 二、运动传出通路
皮层脊髓束
皮层脊髓侧束:支配四肢远端肌肉,参与精细、技巧性运动 皮层脊髓前束:支配躯干、四肢近端肌肉,参与姿势维持、粗大运动 损伤表现
上运动神经元:痉挛性麻痹 传出通路:不全麻痹 下运动神经元:柔软性麻痹 A型题 113.
(1994)锥体束最主要的机能是:
A 支配对侧肢体肌肉运动 B 精细调节四肢远端肌肉活动 C 抑制腱反射
D 使肌群运动协调
E 调节肌紧张
答案:B 层次:记忆 考点:皮层脊髓束的功能
解析:锥体束包括皮层脊髓束和皮层核束,主要功能是调节四肢远端肌肉,参与精细、技巧性运动。 114.
(2015)查体巴彬斯基征阳性提示皮层脊髓侧束损伤的条件是:
B 成人在熟睡状态下 D 婴儿在清醒状态下
A 成人在清醒状态下 C 成人在麻醉状态下 答案:A
层次:理解 考点:巴彬斯基征
解析:巴彬斯基征阳性是一种屈肌反射,正常成年人由于脊髓平时受高位中枢的控制,这一原始反射被抑制而不表现出来,阳性常提示皮层脊髓束受损。婴儿因皮层脊髓束发育尚不完全,成年人在深睡或麻醉状态下,也可出现巴彬斯基征阳性体征。 X型题 115.
(1992)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时:ABC
B 腱反射见弱或消失
C 肌萎缩明显 D 巴彬斯基征阳性
A 肌紧张减退 答案:ABC
层次:理解 考点: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解析: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即脊髓参与运动调节的神经元受损,反射弧中枢部分受损,因此脊髓参与的运动和姿势调节反射消失,表现为牵张反射(选项A正确;选项B正确)和屈反射(选项D错误)减弱或者消失。此外,脊髓运动神经元对骨骼肌的营养作用减弱或消失,肌肉明显萎缩(选项C正确)。
知识点21:基底神经节对运动的调控
一、基底神经节与大脑皮层之间的联系
直接通路:易化大脑皮层发动运动 间接通路:抑制大脑皮层发动运动 A型题 116.
(2010)下列关于基底神经节运动调节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D 参与运动的设计
A 发动随意运动B 调节肌紧张 C处理本体感觉传入信息 答案:A
层次:记忆
考点: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解析:基底神经节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稳定、肌紧张的调节和本体感受器传入
信息的处理。大脑皮层的运动区对随意运动的发动起重要作用。 二、黑质-纹状体投射系统
纤维种类:多巴胺能纤维 功能:易化大脑皮层发生运动 B型题 A 甘氨酸 117.
B 多巴胺
C 乙酰胆碱
D 5-羟色胺
E P物质
(2004)闰绍细胞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层次:记忆
考点:闰绍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
答案:A
解析:闰绍细胞轴突末梢释放甘氨酸。 118.
(2004)黑质-纹状体通路中的主要递质是:B
层次:记忆
考点:黑质-纹状体通路的神经递质
答案:B
解析:黑质投射至纹状体的神经纤维主要释放的多巴胺。 三、有关疾病
帕金森病
病变部位:多巴胺能神经元
表现:运动减少,肌紧张增强(静止性震颤) 亨廷顿病
病变部位: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
表现:上肢和头部舞蹈样动作,肌张力降低 A型题 119.
(2002)帕金森病的产生是由于下列哪个递质系统受损所致:
B 脑干网状结构肌碱能系统 D 中缝核5—羟色胺能系统
A 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系统
C 纹状体-黑质γ-氨基丁酸能系统 E 蓝斑上部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 答案:A
层次:应用
考点:帕金森病
解析:帕金森病的病变部位在中脑黑质,致使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递质系统受损。 120.
(2014)用左旋多巴治疗不能缓解的帕金森病临床表现是
B. 肌紧张增高
C. 动作缓慢
D. 静止性震颤
A. 面部表情呆板 答案:D
层次:应用 考点: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
解析:帕金森病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病变,使直接通路活动减弱而间接通路活动增强,大脑皮层对运动的发动受到抑制,变现为全身肌紧张增高、肌肉强直、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呆板。应用左旋多巴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上述症状。但帕金森病患者常常伴有的静止性震颤,其产生是与丘脑外侧腹核等结构的功能异常有关,因此,应用左旋多巴不能缓解静止性震颤。 B型题 A 蚕豆病 121.
B 苯丙酮尿症
C 帕金森病
D 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
(2012)与G6PD缺陷有关的疾病是:
层次:应用
考点:蚕豆病
答案:A
解析:蚕豆病是由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所致。 122.
(2012)与多巴胺生成障碍有关的疾病是:
层次:应用
考点:帕金森病
答案:C
解析:帕金森病的病变部位在中脑黑质,致使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递质系统受损。 X型题 123.
(2016)能明显改善帕金森病症状的药物有:
B 普萘洛尔
C 东莨菪碱
D 左旋多巴
A 利血平 答案:CD
层次:应用 考点:帕金森病
解析:黑质多巴胺系统与纹状体乙酰胆碱系统之间的功能失衡可能是帕金森病发病的原因之一。当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受损后,对纹状体内胆碱能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乙酰胆碱递质系统功能亢进,进而影响新纹状体传出神经元的活动而引起一系列症状。临床上给予多巴胺的前体左旋多巴,和M受体拮抗剂东莨菪碱等能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
知识点22:小脑对运动的调控
部位 功能
前庭小脑 绒球小结叶 调节身体姿势平衡
脊髓小脑 蚓部,中间半球部
皮层小脑 半球外侧部
调节进行过程中的参与运动的策划和
运动程序的编制
协调头部运动时眼运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