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8.3可持续发展、8.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4:28: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④物种间的公平:每种生命形式都以其对人类的价值而有资格得到人类的尊重。人类的发展不应威胁自然的整体性。人类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其它物种的生存,如为野生生物设置足够的栖息地,禁止为了经济利益大量捕杀、采伐、买卖野生生物等。应该合理地对待所有物种和生物,使之免受摧残、虐待和无谓的杀戮。 2.持续性原则:重点指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这一原则是基于地球面积的有限性及由此决定的地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因此,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3.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发展的总目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要求全球人类共同努力,每个国家都要认识到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必须调整和改变传统的政策,保持一致实行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发展模式。这就要求:

① 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承担必要的义务,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发展。

② 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海洋、生物资源等,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订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承转:前面我们学习了人地关系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那么,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上,应该以实际行动来体现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和必然性,也就是说要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人类社会在观念和行为方面的深刻变革。公众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环境的管理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和关键,即每个人都应努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进行清洁生产。

①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而非从单一环节考虑,这样的生产就是可持续的。清洁生产的概念具有相对性,随着经济发展与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②公众参与:清洁生产仅仅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措施,而公众参与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公众积极地以可持续的发展观改变自己的态度和习惯。 ③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公众进行“绿色”消费,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引导企业实施可持续的生产,促进政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决策。 学生讨论: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实现可持续发展。

- 5 - / 8

第八单元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8.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状,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都是必然的

2、以留民营生态村为例,了解我国生态农业的基本情况,进而了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

3、了解《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内容,并以此为行动准则,养成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1、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都是必然的

【教学过程】

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一)可持续性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远源流长: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封山育林、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使自然资源休养生息,以保永续利用的主张和法令。这些言论表达了我国古代已有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使资源永续利用等辨证思想、治国方针和政府立法。

(二)我国的国情及目前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 1.庞大的人口压力:

(1)人口的基数大,人口约占世界的22%。每年新增人口绝对数量多,每年新增1300万以上的人口(尽管我国20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卓有成效,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总体经济实力较低,199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占世界3.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更是位居世界各国后列,且每年有高达25%新增产值被用来养活新增加的人口,而非用于已有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面临很大的资源及就业压力。

(3)20年来,庞大的人口群体追求经济发展,追求温饱、小康、富裕的愿望

- 6 - / 8

强烈,给资源、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我国的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资源的总体丰富度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长期存在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其原因是:①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均资源量少,而且还在继续减小,如耕地资源。②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使得某些资源供不应求,尤其是水资源和某些矿产资源。③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落后,使得我国的资源利用率低,如我国单位产值的用水量比发达国家高出5-10倍。④人的素质较低,缺乏正确的资源观和发展观,生产、生活中资源浪费现象较严重。

3.深刻的环境危机。

(1)从宏观上看,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增长快,粗放性的经济增长方式、比较落后技术、管理水平,人口素质较低等原因,是造成我国虽大力治理,但环境问题仍呈恶化趋势的原因。

(2)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的总体状况是:①以城市为中心,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②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二、《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对策

面对环境和发展的双重压力及严峻挑战,总结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我国的发展只能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反映了关于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我国政府也作出了郑重承诺。

2.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21世纪议程的基本内容】《议程》共20章,78个方案领域,20余万字。《议程》文本四大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由序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可持续发展立法与实施、费用与资金机制、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以及团体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共六章组成,有18个方案领域。这一部分从总体上论述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必要性、战略与对策等。

- 7 - / 8

第二部分:社会可持续发展。由人口、居民消费与社会服务、消除贫困、卫生与健康、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和防灾共五章组成,有19个方案领域。

第三部分:经济可持续发展。由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与交通、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共四章组成,有20个方案领域。

第四部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这部分包括水、土等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荒漠化防治、保护大气层和固体废物的无害化管理共五章,有21个方案领域。

《中国21世纪议程》把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整体,把发展放在首位,根据国情提出了新的发展观。

三、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生态农业

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持续发展模式--\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的问题:

1.以种植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劳动力剩余,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收益小。 2.过量施用化肥 成本高,土壤肥力下降,不可持续。 留民营村建设生态农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 2.开展综合利用

3.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 8 - / 8

8.3可持续发展、8.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ivbf5lldy5a66i6tkz9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