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7火灾报警器整体测试屏幕显示的烟雾浓度和温度图片
综上所述,通过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以及系统整体的测试,表明本次设计的系统达到了毕业设计的要求,即主从节点通过CAN总线通信,可进行数据处理、显示、存储等,根据测量值可驱动灭火装置等功能。
结 语
毕业设计是我们作为学生在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是一种综合的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及工作能力也是一个培养。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火灾报警系统的特征、技术、发展水平、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说明火灾报警系统设计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给出了火灾报警系统内部CAN 通信系统的组成结构。介绍了CAN 通信工作原理,阐述了选择CAN 总线作为火灾报警系统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各个工作模块之间的数据的通信与 RS485总线的性能比较。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坎坷和挫折,由于刚接触火灾报警系统、CAN总线的相关知识,对于有些知识点还不能完全理解。对于如何利用CAN总线完成各个控制部件之间的通信理解还不十分透彻。通过进一步查询资料,熟悉火灾报警系统结构与各模块的功能,分析CAN总线在火灾报警系统中的应用,再进行设计。火灾报警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构建一个完善、可靠、高效的智能自动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基本完成了设计任务,调研收集分析有关火灾报警系统的资料,总结CAN模块工作原理及其特点;分析CAN现场总线基本通讯原理及CAN总线协议具体技术细节;采用51单片机作为主节点和从节点的微处理器,进行火灾报警系统的各个模块硬件设计,分析各个模块功能和特点;进行火灾报警系统软件系统设计,包括温度传感器电路程序设计,可燃气体及烟雾传感器电路程序设计,灭火装置电路程序、LCD显示程序等,并进行CAN总线通讯设计。
致 谢
在这篇论文结束的时候,我要深深地感谢指导教师张宝芳老师。本设计的完成是在张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完成的。在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张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才使得我的毕业设计能够顺利的进行。这过程中花费了张老师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此向张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她严谨的治学精神、高尚的品格值得我永远学习,她的谆谆教诲将使我受益终生。
感谢所有帮助和鼓励过我的同学和朋友!这四年的相处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友情的珍贵,在我迷茫的时候他们真诚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向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向大学学习期间所有任课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祝愿我们母校的明天更美好!
纪宁波
2013年6月 于江苏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钟国栋等,消防服务的供给消费逻辑,经济研究导刊,2012,18(1):16-20 [2]刘洋铭等,浅谈如何搞好消防监督工作,中国科技信息.2012,35(4):365-369
[3]章欢,基于CAN总线的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4]佟为明等,现场总线概述,低压电器,2002,11-17
[5]苏永峰等,CAN总线技术在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应用,电气技术,2006, 4(3):16-20 [6]杨建军,CAN总线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上海汽车,2007,5(6):21-25 [7]韩成浩等,CAN总线技术及其应用,制造业自动化,2010,11(2):19-22
[8]冯杏辉,基于CAN总线的嵌入式变频调整系统的研究与实现,东华大学学位论文,2011 [9]林新荣,CAN总线与RS-422A通信适配器的设计与实现及抗干扰分析,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位论文, 2008
[10]王小朋,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煤矿环境探测与危险评估, 山东大学学位论文, 2007 [11]徐玮等, 轻松学PIC之DS1302时钟篇, 电子制作, 2010,15(1):1-6 [12]姬翔, 基于CAN总线的动态称重系统的研制, 合肥工业大学学位论文,2007 [13]王杰华, 海水温盐深监测仪的设计,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9
[14]夏布礼等, 基于USB串口多点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 电子设计工程, 2009,17(1):12-27 [15]邵玉华等, 基于SJA1000的CAN总线通信系统的设计, 铁道通信信号,2010,8(1):10-25 [16]刘海萍等, 基于DSl8820的温度采集系统设计,科技信息,2009,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