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实现这种追求的过程中感受收获的喜悦。体验学习的乐趣,还要使学习成为一种人生。坚持活到老,学到老,让学习融入生活,让生活因学习而生动。
克服学习的障碍
学习本是件幸福快乐的事情。曾经有一副名联:“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这里讲的读书,实际就是学习的一种具体形式。然而为什么这么好的事情,我们还要如此强调,甚至于还有的同志不爱学习呢?这是因为人们在学习的时候,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
首先,学习过程比较艰苦。学习的收获总是让人兴奋不已,但这个由此及彼的过程,却是一个相对寂寞并且漫长的过程。学习通常讲求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只有那些受得住寂寞,耐得住平淡的人,才能够突破“苦学”的障碍。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新形势下,安下心来学习,更是需要定力和毅力。
其次,功利思想仍然严重。“有用无用论”,是长期以来困扰学习的争论焦点。学习是有用的,但很多时候都是潜移默化,不会立竿见影,这样就成为人们不学习的理由。同样,由于功利思想,一些实用的技术和知识,比如汽车驾驶、电脑操作等,人们会乐此不疲,但对于一些系统的理论学习,就感到索然无味。
第三,成才成功理念混淆。随着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成功的途径也越来越多。人们似乎觉得,学习并不是那么重要。事实上,这
是混淆了成才与成功的概念。成为一个成功人士,可能不需要经过系统地学习,成才,学习却是必须的途径。即使是因先天条件(比如继承)或者偶然因素而成的“成功人士”,要想成为有用人才,也还得依靠学习这个“笨”办法。
第四,成人学习的主要障碍。干部培养,主要是成人学习。研究表明,由于成人学习的特性,他们还会存在一些特殊的障碍:一是信任障碍,主要是对感性认识的信任过高,对学习效果的期待存在偏差;二是情感障碍,主要放不下架子,难以改变已经形成的观念或者摒弃旧的习惯,更难以承认自己的不足。对于领导者而言,过去的成功往往会成为今天学习的障碍;三是注意力障碍。大量的日常工作、就事论事等,都会分散注意力。
克服学习的障碍,就要继承和突破学习的传统。人类总是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和进步。学习也要在继承传统理念、传统方法、传统内容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
重视学历学习与素质培养,提高综合能力。目前,国家机关50%左右的年青干部在接受在职教育,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这种态势应该很好地加以提倡和引导。同时,也要采取党校、英语班等多种方式鼓励干部加强非学历和学位的学习,着力素质培养。
重视阶段培训与终身学习,实现与时俱进。既要组织重点阶段的培训教育,比如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集中学习,突出学习目标;更要鼓励经常学习、终身学习,抓好在职干部的日常学习和离退休干部的继续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重视信息网络与虚拟技术,全球同步发展。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习提供了更加丰富和便利的海量资源。计算机模拟技术,使学习培训更加真实感人,改善了学习的环境和条件。比如,人们可以在模拟的各种突发事件环境中,学习应急处理的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和虚拟技术带来的新变化,推动学习方式的创新,紧跟时代步伐。
重视拓展训练和情感培养,促进全面协调。要突破以往偏重人的智商培养的学习,采取拓展训练、情感塑造等方法,改善现代人的心理状态,帮助干部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适应日益强化的工作压力,在挑战中超越自我。
建设学习型组织
马克思曾经强调:“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人是社会人。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依存和关联更加复杂多样,从简单意义的“社会人”,变为现代意义的“组织人”。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体的学习和实践,只有融入集体和团队,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价值。推动集体学习和实践,不仅对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益,而且能够提升团队的整体实力—包括凝聚力、创造力、执行力等。因此,在每一个现代组织内,都应以个体学习实践为基础,积极推进群体学习和团队实践,努力实现个体与整体的双重升华和超越。
充分认识集体学习和团队实践的意义。集体学习不是简单意义的
个体学习的排列组合,而是更高层次的精神聚会。首先,集体学习和团队实践是沟通思想的“交换台”。沟通交流是现代管理和领导科学的重要内容。在集体学习和团队实践中,组织成员能够充分交流知识,沟通思想。其次,集体学习和团队实践是创新思维的“反应堆”。思想的火花相互碰撞,就像原子聚变和裂变的过程,能够创造新的奇迹。第三,集体学习和团队实践是构建和谐的“共振器”。在团队的学习和实践中,人们相互了解,相互支持,消除隔阂,形成合力。最后,集体学习和团队实践是激发热情的“加油站”。集体积极向上的氛围,相互激励的机制,可以减少个体惰性,保持个体活力,燃起奋发有为的激情。
深刻领会集体学习和团队实践的本质。集体学习和团队实践是基于现代社会组织形式的学习实践。集体学习实践与个人学习实践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学习实践行为的主体不同。集体学习是以集体本身为主体,而不是全体成员的简单“算术和”。如果一个集体不能整合成为一个有效的学习实践主体,即使每个个体的学习实践都很好,也不能看作是集体学习实践行为的发生,更难以对集体行为的改善产生根本性的推动。集体学习实践的意义在于,个体行为的充分激发和复合,能够从“量变”产生“质变”,从而达到整体的根本改善。
灵活运用集体学习和团队实践的方法。关于集体学习和团队实践的方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在集体学习方面,人们总结了“头脑风暴法”、“团体列名法”、“一事一议法”、“六副眼镜法”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在团队实践方面,提出了“包容差异,用长
容短,相互制约,化非为正”的基本要求。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用于解决不同的具体问题。综合起来看,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具体办法,最根本的是要以学会尊重差异,用好每一个成员的长处,真正实现在“反馈+反思+共享”中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和创新型团队。建设学习型组织和创新型团队,是促进事业发展,实现开拓创新的必然要求,是落实我国提出的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具体举措。在学习型组织和创新型团队的构建中,一要有明确的组织目标。通过现实可行的目标,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协调各成员的行动。二要有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真正做到以成员为中心,让每一个成员成为宝贵的资源。特别是要视成员差异为组织和团队的资源。三是要有宽松和谐的组织环境。要做到兼容并蓄,共同发展,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能够对每一个成员形成良好的激励。四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强调多样化的学习和实践,在学习实践中切实提高组织的创造力。
(转自2009年04月28日人民网-理论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