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动手探究得出实际问题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方法,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坐标描述地理位置。
2、通过体会平面直角坐标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加深学生对数学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通过生生交流合作,师生交流探讨,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根据具体情境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描述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境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情境一、观察学生熟悉的本地地图,提问如果有人问你路,你怎样告诉她?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合适的参照点做为坐标原点,以东西方向为X轴,南北方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说出我们熟悉的地方的坐标。
探究新知
探究:根据以下条件画出一幅示意图,标出学校和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
小刚家:出校门向东走150米,再向北走200米。
小强家:出校门向西走200米,再向北走350米,最后向东走50米 小敏家:出校门向南走100米,再向东走300米,最后向南走75米。 提示:同学们,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之前,想一想我们应该把原点建立在什么位置上?为什么要这样做?
同学们自己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建立坐标系的过程。最后展示最优的方案。(如图2)
归纳: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的平面图的过程如下:
(1) 选原点:建立坐标系,要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 (2) 规定X轴、y轴的正方向;
(3) 确定单位长度: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4) 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三、应用新知
1、根据以下条件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标出文化广场、一小、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的位置,并写出坐标。
一小:从文化广场向北走400米,再向东走200米
实验中学:从文化广场向西走600米,再向北走300米,再向西走100米
实验小学:从文化广场向南走100米,再向东走100米
2、根据以下条件画一幅地图,标出中山公园的南门、游乐园、望春亭、牡丹园的位置
游乐园:进南门,向北走100米,再向东走100米。 望春亭:进南门,向北走200米,再向西走300米。 牡丹园:进南门,向北走600米,再向东走200米。 四、总结提升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如何根据实际情景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在坐
标系中标出物体的位置。那么根据实际问题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步骤是怎样的?
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的平面图的过程如下:
(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 正方向;
(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 (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五、作业 课本78页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