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势,异常缓慢地生长。然而哪怕用尽全力,它的每一片叶子仍狭小细碎。
小小的叶子,小小的黄花,小小的果实。沙枣树以最小的手指,开启最磅礴的能量。沙枣花开了!
直到沙枣终于成熟,沙枣花香才心甘情愿退守到果实深处。
大地上的秋天隆重得如国王登基的庆典。在隆重的秋天里,我一边吃沙枣一边反复思量,到底沙枣够不够大家过冬呢?
(选自《读者》2018年第17期,有删节)
9.“我”对沙枣的认识有怎样的变化?其原因是什么?(6分) 原先认识: 灰白的虽甜,可核大无肉;饱满发红大个头的味淡。 眼下认识: 又大又甜,又面又沙。
原因: 打破了“我”对“天地间的公平原则”的重新认识。 10.沙枣是“荒野深处的奇迹”,“奇”在哪里?(4分)
能够在最干涸大地上,忍受孤独,异常缓慢地挣扎着生长;沙枣花对沙枣忠贞地坚守着的爱。
11.文中有两处过渡句,请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其作用。(4分) (1)第一处: 然而,在此处,在水库旁边,我被狠狠刷新了认识。 作用: 由上文造物的公平,过渡到下文重新认识公平原则。 (2)第二处: 对了,还有沙枣花。
作用: 由上文的沙枣过渡到下文对沙枣花的描写。 1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沙枣树生长之旺盛,对人类之盛情。 13.沙枣的生长给予你怎样的人生启示?(写出两点即可)(4分) 在逆境中勇于抗争;甘于坚守,乐于奉献;忍受孤独,默默生长。
(三)(15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滑寿,幼警敏好学,能诗。京口王居中,名医也。寿从之学,授《素问》《难经》。.既卒业,请于师曰:“《素问》详矣,多错简。愚将分藏象、经度等为十类,类抄而读之。.
《难经》又本《素问》《灵枢》,其间荣卫藏府与夫经络腧穴,辨之博矣,而缺误亦多。愚
②①
第 6 页 共 7 页
将本其义旨,注而读之可乎?”居中跃然称善。自是寿学日进。
(节选自《明史·滑寿传》,有删改)
【注】 ①错简:古书以竹简按次串联编成,竹筒前后次序错乱,谓“错简”。②荣卫藏府:中医学名词。中医称血气为“荣卫”。“藏府”是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5分) (1)媵人持汤沃灌 沃灌: 浇洗 ..(2)右备容臭 臭: 气味,这里指香气 .(3)略无慕艳意 慕艳: 羡慕 ..(4)寿从之学 从: 跟随 .(5)既卒业 既: 已经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提供两顿饭。 (2)滑寿,幼警敏好学,能诗。 滑寿,年幼时机智好学,能作诗。
16.【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主人公的 勤学好问 ,但方式有所不同,【甲】文主要是通过作者自述来表现,【乙】文则主要通过 语言 描写来表现。(2分)
17.【甲】【乙】两文都写到了主人公从师尊师的方式,试分析其“方式”的不同之处。(4分)
甲文宋濂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辩解; 乙文滑寿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老师平等交流沟通。 三、写作(55分)
18.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特别,意思是“与众不同,不普通”。生活中,一丝微笑,一个眼神,一声问候;一次旅行,一场球赛,一段情谊;甚至一缕阳光,一抹色彩……或由特定的人带来,或在特定的时间发生,或代表着一个特定的故事,都特别令人回味、感怀。
请以《特别的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分享你的经历与思考。
第 7 页 共 7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