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00152组织行为学章节重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20:53: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000152 组织行为学

章节重点 (配合教材复习)

绪论

P29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1、跨学科性 2、系统性 3、权变性 4、实用性 5、科学性(多选题)

P30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可细分:为个性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和组织行为及领导行为。(选择题) P30个性心理与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件与个体行为分析、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折。个性心理与行为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不同个体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与行为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为管理者认识和掌握组织成员共同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提高对员工行力的解释、预测和控制能力,掌握个体动机激发与行为选择、强化的规律,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合理用人提供理论依据。(2018.04,2019年4月考过)识记 P30 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影响群体行为的因素、沟通、团队建设、群体冲突及管理等。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的目的:在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人际管理和沟通水平,增强群体在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2018年10月考过)识记 P30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型行为科学,主要贡献的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和政冶学等。 例:正式把心理学运用到工业管理之中的学者是:闵斯特伯格。(2019年4月考过) P33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简答、单选) 1、第一阶段:以泰勒、韦伯和法约尔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 2、第二阶段:以梅奥、麦格雷戈等为代表,把组织年成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性模式。 3、第三阶段:以费德勒等人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开放的模式,从原来的封闭观念转向开放观念是一大进步。 4、第四阶段: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性模式,要求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转变到社会文化这一更深的层次上。 P33法约尔是法国人,被誉为“管理过程之父”从管理职能、原则的角度研究整个组织的管理问题;(历年考单选)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被称为“组织管理之父”(单选题) P37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单选、简答) 1、观察法:是指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测量仪器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测,观察员工的工作过程、行为、内容、工具等,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的方法。 2、调查法:是指根据收集资料的方式不同,主要分为访谈法和问卷法。

3、个案分析法:研究者通过对个体、群体或组织整体情况较长时间的连续调查,了解,全面收集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得出研究结论的方法称为个案分析法。

1、实验法:是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下精确操纵自变量从而考察因变量如何因其而变化,进而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方法。

2、心理测验法: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量表或精密的测量仪器来测量被试者的方法。 6、情景模拟法:具有针对性、客观性、预测性和动态性等方面的特征,因而信度和效度较高。

第一章 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

第 1 页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P44 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人”的观点。

P44 麦格雷戈在《论企业中的人性》一书中提出了两种对立的人性假设理论:X理论和Y理论。(2018考过单选) P44 X理论的基本观点:(参考教材)

P45 倡导对员工采取“胡萝卜加大棒”式管理是“经济人”假设。(2019.04月考过单选) P45 “社会人”假设的基本含义:识记(2018.04考过)(单选、简答)

“社会人”假设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方面的利益在调动其生产积极性方面只是起到次要作用,人们最重视的是在工作中与周围人群形成的良好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是这一假设建立的基础。 例: “社会人”假设认为,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是【 C 】 A.金钱 B.社会环境 C.良好的人际关系 D.制度 P45 “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 1、人是“社会人” 2、管理工作要”以人为中心” 3、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群体” 4、建立新型的领导方式 P47【单选】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人”是指个人才能得到充分展示和发展,但在现实中,由于社会环境的限制,这种人是少数的,多数人都不能过到“自我实现”的水平。 例:“自我实现人”的假设认为管理的重点应是(c) A.重视人的因素 B.重视工作内容 C.重视工作环境 D.重视金钱的因素 P47 Y 理论的主要观点: (1)厌恶工作不是普通人的本性。 (2)外部的控制及惩罚带来的威胁不是促使人们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唯一手段。 (3)一般人在适当的条件下,不但能够承担一定的责任,还会乐于追求责任。 (4)在人群中广泛存在并分布着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组织中各种各样问题的创造性力量。 (5)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和主动完成组织工作的意向,使得组织绩效更加富有成果。 (6)在现代工业化社会条件下,普通人的智力只是得到了部分发挥。 P47 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的管理: (1)管理重点的变化。“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把管理的重点从重视人的因素转移到重视工作环境上面。 (2)激励方式的转变。 (3)管理制度的变化。 (4)管理职能的改变。

例: “自我实现人”的假设认为管理的重点应是(A)

A.重视人的因素 B.重视工作内容 C.重视工作环境 D.重视金钱的因素

P48 ”复杂人“假设是埃徳加·沙因提出的。 P51 【多选、简答】新华生主义的主要理论:

(1) 托尔曼的理论:提出了“目的性行为主义” 的主张。(2019年4月考过单选)

第 2 页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2) 赫尔的理论:是内驱力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3) 斯金纳的理论:主张不要中间变量,反对任何形式的内因论,是新华生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P51 【单选】赫尔是内驱力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内驱力主要有两种:原始性内驱力和继发性内驱力。

P51【名词解释】继发性内驱力:是指情境(或环境中的其他刺激),这种情境会随着原始性内驱力的下降而成为一种内驱力。

P52【单选】美籍德国人库尔特·卢因是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动力论的创始人。(2018.04考过)

P53【名词解释】人的行为:是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包括人的欲望、动机、情感、态度及意志在行为上的表现。 P53【多选、简答】人的行为的基本特征:识记(2018.10考过多选) (1)目的性 (2)自主性 (3)社会性 (4)连续性 (5)持久性 (6)可塑性 P54 【多选、简答】个体对于刺激反应的几种情况: (1)同一刺激对于不同的个体会引起相同的行为。 (2)同一刺激对于不同的个体会引起不同的行为。 (3)不同刺激对于不同的个体会引起相同的行为。 p56 【多选】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与意志过程。 P56认识过程是人的心理过程的初始阶段,它是通过个体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活动对事物属性及各方面联系的综合反映过程。 P56 个体心理的认识过程包括对事物的认知阶段和知识阶段。 P58【名词解释】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行动,并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P58 意志活动的特点: 1、意志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意志活动是自觉克服困难的活动。 3、意志活动是由一系列的随意活动实现的。 P58 意志的表现:坚毅性、果断性、自制性。 P59【名词解释】个性心理:又称为人格,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P59【单选、多选】人的个性心理主要是: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组成的。 1、个性倾向性:是指个体在和客观现实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对事物所持有的看法,态度和倾向,具体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等。(2019年4月考过多选) 2、个性心理特征:是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机能的特殊结合。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P61 要使动机强度保持在一个恒定且较高的水平上,有效的方法就是使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循环交替。(2019.04考过)

第 3 页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P62【多选、简答】需要的特点:(1)指向性(2)多样性(3)层次性(4)潜在性(5)可变性(6)社会制约性。

P62 需要:就是人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动机:指激励人们支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因。(名词)

P62 【论述、案例分析】需要与动机的关系:

1、需要和动机既相似,又有着严格的区分。

2、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所在,动机则是推动人类进行活动的直接原因。 3、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4、需要转化为动机必须具备两方面条件:一是需要对象的确定;二是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当需要的强度在某种水平上时,才可能变成动机并引发行为。

P63 【论述】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1) 同一动机可以引发多种不同的行为。 (2) 同一行为可以源自不同的动机。 (3) 一种行为可能由多种动机所引发。 (4) 合理的动机可能会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 (5) 错误的动机有时会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饰。 P63【多选】动机的具有原始性、内陷性及实践活动性的特征,因此具有三种机能:1、始发机能 2、选择机能 3、强化机能 P64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P64 【单选、多选】价值观的属性包括内容属性和强度属性。 内容属性指某种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是否重要。强度属性界定的是某种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的重要程度。 P64 【简答】价值观对于组织行为的重要作用:(2018.04考过) (1)价值观是研究各个成员对组织认同程度的核心衡量指标。 (2)价值观是了解组织成员的态度及动机的基础,管理者可在此基础上对组织成员进行行为分析。 (3) 价值观会使个体对那些不被其所在群体或组织接受的信仰、态度及行为进行合理化,以解决内心的冲突,进而提高个体的道德感和自我效能感,以便在组织中保持和维护自己的尊严。 (4)价值观会影响企业领导人的决策行为。 P65【单选、多选】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知觉成分、情感成分及行为意向成分。这三者合称为态度的 ABC 模型。(2018.04考过,常考题) P65 【简答】态度在工作中的功能:(2018年10月考过多选)

(1) 调整功能: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并把这种态度作为今后行为的基础。 (2) 自我保护功能:能使得个体在受到挫折时更好地保护自己。

(3)价值表现功能:个体能够借用其所持有的态度来表现自己所推崇的价值观。

(4)知识功能:在个体所能知觉到的外部世界中寻求一种稳定、一致的或者可预测的行为倾向。 P66 工作满意度是指人们体验到的一种愉悦或积极的情绪状态。(2019.04考过单选)

P66 【多选、简答】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1、挑战性的工作 2、公平的报酬 3、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4、和睦融洽的同事关系

P67 【名词解释】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的反映。

第 4 页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P67【多选】知觉的特征包括:(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20119.4考)

P68【多选】社会知觉的特征有:(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2)知觉过程的双向作用性(3)信息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P68【多选】知觉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及反应。

P69 【多选】影响知觉的的因素有:(1)兴趣和爱好(2)需要和动机(3)知识和经验(4)个性特征。(识记)

P70 知觉偏差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心理定势、对比效应、刻板效应。(掌握每种名词)

P71 凯利的三要素理论,人们对行为发生原因的判断由三个要素决定,即:特殊性、共同性和一贯性。(单选,2018年10月考过,常考题)

P72 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的三大维度是:控制点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性维度。

P73 【多选题】个性的特征包括:差异性、倾向性、稳定性、整体性和社会性。(识记)

P73 【论述、案例分析】气质的类型及其特点:(识记)

1、类型:后人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及抑郁质。

1、特点: (1)胆汁质的特点:情感发生得快而强烈、并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具有外倾性,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很高的兴奋性和较弱的抑制过程,所以在行动上表现出不均衡性,数是热情而性子急的人。

(2)多血质的特点:其感情发生的速度快,外部表现明显,但在强度方面却是比较温和的

(3)黏液质的特点:其各种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都是相当迟缓的,但是他们想象力丰富。

(4)抑郁质的特点:其情感和活动都非常缓慢,情感活动单调持久且不易形于外,具有明显的内向性。 P75 【单选、多选】能力分为两种: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有:自然素质、社会实践、个性因素。

P76 【多选】性格的分类包括:

(1)依据心理活动的优势性,可以将性格类型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及意志型三种。

(2) 根据个体对现实的态度是倾向于内还是倾向于外,可以将性格类型划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

(3) 根据个体独立性的不同,可以把性格类型划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4)五种性格特征。五种性格特征是外向与内向、情绪适应性、易相处性、谨慎程度、接受新经验的开放度。

P77【简答】情绪的特征:(1)情绪的非自发性(2)情绪的短暂性(3)情绪是一种主观意识体验(4)情绪会产生生理唤醒 P77【多选】情绪之间的差异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给予划分:情绪的种类、情绪的强度、情绪的频率和持久性。 P78 情绪在组织行为中的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1、选聘员工 2、决策 3、创造力 4、激励 5、领导力 6、谈判(掌握并运用其知识点,2018年10月考过论述题)

P79 组织承诺:是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情绪依赖及参与程度。(考名词解释)

P79【多选】组织承诺的三因素为:感情承诺、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

P80 【名词解释】组织公民行为:是指个体的行为是自主的,并非直接或外显地由正式的奖惩体系引发的,一般包括无私并主动地帮助他人、主动参与组织活动、承担超过常规的任务要求等。

第三章 群体行为基础

第 5 页

搜索更多关于: 00152组织行为学章节重点 的文档
00152组织行为学章节重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j1wo9d1ct7l7tx29ybm0wacw0f2i000gd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