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0.12月考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7:37: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1. 图7是细胞某一时期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判断该细胞是动物细胞的理由之一是有中心体 B.一般可认为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C.该细胞的下一个分裂时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D.该种生物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中有8个DNA分子

32. 图中①和②表示某精原细胞中的一段DNA分子,分别位于

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体单体的相同位置上。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在的染色体都来自父方 B.③和④的形成是由于染色体易位

C.③和④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能会发生重新组合

D.③和④形成后,立即被平均分配到两个精细胞中

33. 下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几个基因,与之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图7 ↑ ↑ ↑ ↑ ↑ ↑ ↑ ↑ 短黄 白残 棒红深朱

硬红身 眼 宝 翅 眼 红

眼 毛 石眼

A. 观察图示可知,控制上图中性状的基因是非等位基因 B. 图示DNA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能编码蛋白质

C. 如果红宝石眼基因的整个片段缺失,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 D. 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34. 1960年,法国科学家发现达乌耳黄鼠的黄色皮毛无法真实遗传。黄毛老鼠相互交

配.总产生黄毛老鼠和黑毛老鼠。由此可以得出

A.黑毛鼠是杂合体 B.黄毛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C.纯合的黄毛基因可能致死 D.黄毛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

35. 一个患有牙齿珐琅质褐色病症的男人与正常女人结婚后,其所有男性后代均正常,但

是所有女性后代都为患病者。男性后代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子女都正常。请问:若女性后代与正常男性结婚,其下一代的表现可能是

A.健康的概率为1/2 B.患病的概率为l/4

C.男孩患病的概率为l/2,女孩正常 D.女孩患病的概率为l/2,男孩正常 36. 下图所示系谱的阴影部分表示患家族性疾病的个体,对系谱解读正确的是

A. Ⅰ-2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l/2 B. Ⅱ-2和Ⅱ-3具有直系血亲关系

C. Ⅲ-2与Ⅲ-3若结婚,则子代患病的概率l/2 D. Ⅲ-l与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结婚,子代不会患病

5

37. 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子代果

蝇的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全部个体性别的是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服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38. 现代生物技术利用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原理,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以达到人们所期

望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技术导致基因重组,可产生定向的变异

B.体细胞杂交技术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可培育新品种 C.人工诱变没有改变突变的本质,但可使生物发生定向变异

D.现代生物技术和人工选择的综合利用,使生物性状更符合人类需求

39. 假设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

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实验(见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育种方法运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最大优点是能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B.过程②③④育种方法运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基因型aaB_的类型经④后,子代中aaBB所占比例是5/6 C.过程⑤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它可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D.过程⑥⑦应用了单倍体育种的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40. 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小型淡水鱼——虹鳉。研究发现,

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常常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能繁殖后代。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两个虹鳉种群中都有成熟早或晚的变异类型,这是进化的前提条件

B.甲中的早熟型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因而种群中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 C.因为甲、乙中的两个虹鳉种群存在地理隔离,所以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

D.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水潭中共同饲养,多年后虹鳉成熟个体的平均体重将会增加

41. 对于生物进化原因的解释林林总总,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是

①生物的器官用进废退,后天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 ②进化是生物为了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定向变异的结果 ③生物进化是突变与基因重组、选择、隔离等综合作用,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结果 ④某些多倍体植物(新物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

A.只有① B.①和② C.②和③ D.③和④ 42.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6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43. 以下对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倍体生物用秋水仙素处理形成四倍体,二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D.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44.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下列各项生理过程可以发生在这个液

体环境中的是

A.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 B.葡萄糖分解产生乳酸 C.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 D.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 45. 以下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 C.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D.神经递质经胞吞过程穿过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 46. 右图表示神经调节的反射弧模式

图,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 若刺激Ⅱ处,则在Ⅰ和Ⅲ处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

B.神经冲动传到②处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①处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

D.结构③的存在使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单向传递

47. 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可以鉴定某些物质,医学上常用一些化学试剂进行疾病的辅助诊

断。下列关于一些试剂诊断疾病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化学试剂 基因探针 斐林试剂 诊断疾病 白血病 糖尿病 检测原理 DNA分子杂交 与斐林试剂显色反应 与双缩脲试剂显色反应 抗体与抗原基因特异性结合 检测对象 癌基因 尿液葡萄糖 尿液蛋白质 血液乙肝病毒 双缩脲试剂 肾炎 单克隆抗体 乙型肝炎 48.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

7

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细菌的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的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 c ① ② ③ 细菌在含青霉素 细菌在含四环素 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能生长 能生长 不能生长 能生长 不能生长 能生长 1 代表的为抗四环素基因 2 代表的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

b 1 2 a

A.①是c;②是b;③是a B.①是a和b;②是a;③是b C.①是a和b;②是b;③是a D.①是c;②是a;③是b

49. 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培养中的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 B.需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 C.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D.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

50. 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可以获得杂交瘤细胞,下列针对单个杂交瘤细胞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需经筛选过程方可获得 B.具有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 C.可分泌多种特异性抗体 D.体外培养条件下可大量繁殖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51. (12分)图9是某种植物叶肉细胞的模式图,图10是根据该种植物某项实验结果绘

制的曲线图,请结合图9和图10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图9 图10

8

搜索更多关于: 2010.12月考试题 的文档
2010.12月考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j2m31bai25zpak1bu9a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