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学校卫生知识讲座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23:16: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红十字急救知识(一)

急救与互救

重要生命体征的观察

当人们遇到严重疾病、外伤等,生命体征会发生变化,通常可以通过对脉搏、呼吸、瞳孔等观察,作出初步判断。 一、脉搏

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脉搏约60次/分~100次/分。在现场急救中,脉搏最便于检测。只要挠动脉测到搏动,表示心跳存在。但测不到挠动脉的搏动时,并不能肯定心跳已停,而要测颈动脉、股动脉的搏动,只有这些大动脉的搏动已消失时,才能作出心跳停止的判断。在检测脉搏时,可用中指及无名指,避免用拇指,以免将自己拇指的动脉搏动误认为被测者的搏动。 二、呼吸

检查呼吸是否存在,首先观察病人胸、腹部,当有起伏时,则可肯定呼吸的存在。然而在呼吸微弱时,就是从裸露的胸部也难肯定,此时需用耳及面部侧贴于病人口及鼻孔前感知有无气体呼出(见图),如确定无气体呼出时,表示呼吸已停止。当被检查者呼吸已停止或微弱时,就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判断呼吸的方法 三、瞳孔

眼球近似圆形,中央圆孔称为瞳孔(pupil)。其外层为一透明膜,称为角膜,光线可以透入眼内。正常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大小可随外界光线的强弱而变化,并且双侧瞳孔同步变化。若两侧瞳孔不对称,缩小或放大,不整,对光反应迟钝等,表示有病态。如果对光反应消失,角膜反射消失(用头发触其角膜无任何反应),是死亡的表现。若瞳孔放大,在排除由于药物引起,也是临床死亡的重要指征之一。 在现场急救中,瞳孔也是必查的项目之一,是判别生命体征存在与否和抢救效果的重要指征。 现场心肺复苏的工作 1.脱离伤害源

对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对溺水者迅速进行打捞;对自缢者的绳索应尽快剪断,剪断前要抱住病人,以免摔伤;对一氧化碳中毒抢救要迅

速打开门窗、关闭煤炉或煤气阀门,将病人搬至户外通风,但要注意保温等。 2.判断

判断意识:可通过轻轻摇动病人肩部,大声呼叫“喂”,对认识的人可大声呼其名,若均无反应,可用手指甲掐人中穴约5秒钟,再无反应时,表示病人意识丧失。若病人意识存在不必进行心肺复苏。 判断呼吸:判断有无自主呼吸,在保持气道开放的情况下,当观察到胸部没有起伏,将耳部及面部侧贴近患者的口和鼻处,聆听或感不到气流时,可以判定患者呼吸已停止,这是进行人工呼吸的指征,而这一检查过程只应用几秒钟的时间完成,以免耽误抢救。在决定实施人工呼吸的同时,必须观察有无其他严重的损伤,如有颈椎、肋骨、胸椎骨折时,应根据伤情及体位选择人工呼吸的方法(如口对口等)。

判断循环:判断患者有无心脏停搏,不能以小动脉(如

挠动脉)无搏动为准,应以颈动脉、股动脉无搏动,方可确认为心脏停搏。由于颈动脉易触及,故而急救时,以检测颈动脉为准(图13-2)。由于有些病人,心搏较慢,故而检查颈动脉搏动是否存在需5秒~10秒。对尚有心搏者,不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凡有胸部外伤、脊椎骨折者,均不能做胸外的心脏按压。

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方法 3.呼救

一旦伤病员心跳或呼吸停止或很微弱,应在立即抢救的同时紧急呼救他人来协助抢救,或向医院和医疗急救部门打电话寻求援助,但这项工作应有他人去做,决不能停止抢救去打电话。 4.病人体位的正确放置

在抢救的同时立即摆好病人的体位,为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做好准备。放置要就近、迅速。如果病人倒俯在地面上,没有禁忌病症时应将病员整体翻转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地面、木板面均可)。复苏的标准体位应使患者呈正仰卧位,头、颈、躯干平直,双臂应放于举过头的部位,解开上衣,暴露胸部。单人复苏时,抢救者应跪在病人胸部一侧,双人复苏可在患者同侧或两侧。 现场心肺复苏的步骤

第一步(A)控制气道(airway control)

搜索更多关于: 学校卫生知识讲座 的文档
学校卫生知识讲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j3lc5gi7u3fmdy9vdbe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