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过关检测(五)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安徽江淮十校模拟)某异花传粉植物种群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基因型AA、Aa、aa花色分别表现为红色、粉色、白色,aa个体不具有繁殖能力。经统计该种群子一代中开红色、粉色、白色花的植株数量依次分别是14 850、9 900、1 650株,则亲代中开红色、粉色、白色花的植株数量比可能为( )
A.4∶2∶1 C.4∶2∶3
B.4∶3∶2 D.5∶5∶1
解析:选D。根据题意子一代中红色(AA)∶粉色(Aa)∶白色(aa)=14 850∶9 900∶1 650=9∶6∶1,aa占1/16,说明亲代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1/4,A的基因频率为3/4。亲代中aa个体不具有繁殖能力,AA、Aa具有繁殖能力,依此判断两种基因型的个体比例应该为1∶1,D正确。
2.(2020·河北唐山一模)许多生物体的隐性等位基因很不稳定,以较高的频率逆转为野生型。玉米的一个基因A,决定果实中产生红色色素;等位基因a1或a2不会产生红色色素。a1在玉米果实发育中较晚发生逆转,且逆转频率高;a2较早发生逆转,但逆转频率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a1自交后代成熟果实红色和无色的比例为3∶1 B.a1a1自交后代成熟果实表现为有数量较少的小红斑 C.a2a2自交后代成熟果实表现为有数量较多的大红斑
D.a1a2自交后代成熟果实一半既有小红斑又有大红斑,且小红斑数量更多
解析:选D。Aa1自交后代为AA∶Aa1∶a1a1=1∶2∶1,由于a1逆转频率高,所以成熟果实红色和无色的比例大于3∶1,A错误;a1a1自交后代都是a1a1,由于a1逆转突变晚,逆转频率高,形成的斑块小,所以成熟果实表现为有数量较多的小红斑,B错误;a2a2自交后代都是a2a2,由于a2逆转突变早,逆转频率低,形成的斑块大,所以成熟果实表现为有数量较少的大红斑,C错误;逆转突变早,则形成的斑块大,逆转突变晚,则形成的斑块小,逆转突变频率和形成的斑块数目成正比,a1a2基因型的个体自交后代,理论上约25%的果实(a1a1)具有小而多的红斑,约25%的果实(a2a2)具有大而少的红斑,约50%的果实(a1a2)既有小红斑,又有大红斑,且小红斑数量更多,D正确。
3.某种蛇体色的遗传如下图所示,当两种色素都没有时表现为白色。选纯合的黑蛇与纯合的橘红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
A.亲本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BBoo、bbOO B.F1的基因型全部为BbOo,表现型全部为花纹蛇
C.让F1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16 D.让F1花纹蛇与杂合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1/8
解析:选C。根据题图分析可知,亲本黑蛇含基因B,橘红蛇含基因O,所以它们的基因型分别是BBoo、bbOO,A正确;F1是由纯合的黑蛇和纯合的橘红蛇杂交所得,所以基因型是BbOo,表现型全部为花纹蛇,B正确;让F1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占9/16,其中纯合子占1/9,C错误;让F1花纹蛇BbOo与杂合的橘红蛇bbOo交配,后代出现白蛇bboo的概率为(1/2)×(1/4)=1/8,D正确。
4.(2020·湖南益阳期末)已知A/a、B/b和C/c三对等位基因位于豌豆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Cc的豌豆植株甲与基因型为aabbcc的豌豆植株乙杂交,所得子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豌豆植株甲的三对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
解析:选C。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与aabbcc进行测交,由于aabbcc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abc,测交结果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因此AaBbCc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c∶aBC∶Abc∶abC=1∶1∶1∶1,分析配子的基因组成,可以发现A和c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C连锁,在另一条染色体上,C正确。
5.(2020·河北石家庄一模)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A、a,B、b,C、c……)控制,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将两个纯合的白花品系杂交,F1开红花,再将F1自交,F2中的白花植株占37/64。若不考虑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每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 B.该花色遗传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 C.F2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26/27 D.F2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基因型有4种
解析:选D。由题意知,该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每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A、B正确;F1自交,F2中的白花植株占37/64,红花植株占1-37/64=27/64=(3/4),说明F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Cc,F2红花植株中纯合子
2
3
占[(1/4)×(1/4)×(1/4)]÷(27/64)=1/27,故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26/27,C正确;若F1的基因型为AaBbCc,F2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共7种,D错误。
6.某科研小组将一对圆眼刚毛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发现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数目如表所示(Y染色体上无相关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性状 性别 雄 雌 圆眼刚毛 310 312 圆眼截毛 105 106 棒眼刚毛 315 0 棒眼截毛 104 0 A.题中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由子代性别比推测可能存在致死效应 C.在子代圆眼刚毛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6 D.让子代圆眼截毛果蝇杂交,后代纯合子占2/3
解析:选C。亲代均为圆眼刚毛果蝇,子代出现棒眼、截毛性状,说明圆眼(A)和刚毛(B)为显性性状,且在子代雌、雄果蝇中,均存在刚毛∶截毛≈3∶1,说明控制刚毛(B)和截毛(b)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棒眼性状只在子代雄果蝇中出现,说明控制圆眼(A)和棒眼(a)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子代中雄∶雌=(310+105+315+104)∶(312+106)=834∶418≈2∶1,而不是1∶1,说明雌果蝇中存在致死效应,B正确;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BbXX
A
Aa
和BbXY,且子代雌果蝇的致死率约为50%,且致死效应只发生在雌性个体中,说明致死基因型是XX,而不是XX(母本存活),因此,子代圆眼刚毛雌果蝇中纯合子(BBXX)出现的概率为0,C错误;已知子代圆眼截毛果蝇的基因型为bbXX和bbXY,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XX(致死)∶bbXX∶bbXY∶bbXY=1∶1∶1∶1,由此可知,后代纯合子占2/3,D正确。
7.(2020·湖北武汉模拟)某种二倍体动物的血型是由位于某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点上的基因K、K、K、k决定的;K、K、K为共显性基因,且对k均为完全显性。推测这类动物血型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依次有( )
A.4种和7种 C.7种和10种
B.6种和10种 D.8种和9种
A
B
E
A
B
E
A
B
E
AA
Aa
A
a
Aa
A
AA
Aa
AA
解析:选C。若不考虑共显性的情况,则这类动物血型的表现型有K_、K_、K_和kk,共4种,再考虑共显性的情况,其表现型还有KK、KK和KK,共3种,因此,这类动物血型的表现型共有7种;4种基因型的纯合子共有4种,杂合子有C4=6(种),基因型共10种。
8.下列遗传现象可以用孟德尔遗传规律解释的是( )
3
2
AB
AE
BE
A.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成S型菌 B.正常双亲生出21三体综合征患儿 C.同一个豆荚中的豌豆既有圆粒也有皱粒 D.患线粒体遗传病的母亲生出的孩子均患此病
解析:选C。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菌不能用孟德尔遗传规律解释,A不符合题意;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不符合题意;同一个豆荚中的豌豆有圆粒和皱粒可以用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解释,C符合题意;患线粒体遗传病的母亲生出的孩子均患此病,该病由细胞质中基因控制,而孟德尔遗传规律只适用于细胞核内基因的遗传,D不符合题意。
9.女娄菜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其植株绿色(A)对金黄色(a)是显性,且A、a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发现,含a的花粉粒有60%不能成活。现用杂合的绿色雌株与金黄色雄株杂交获得F1,F1随机传粉获得F2,则F2中金黄色植株所占比例为( )
A.7/17 C.7/20
B.9/17 D.9/20
Aa
解析:选B。杂合的绿色雌株基因型为XX,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雌配子;金黄色雄株的基因型为XY,由于含a的花粉粒有60%不能成活,因此它产生的两种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Y=2∶5。杂交后代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X∶XX∶XY∶XY=2∶2∶5∶5,F1产生的雌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X=1∶3,产生的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X∶Y=5∶2∶10,F1随机传粉获得的F2中金黄色植株所占比例为(3/4)×(2/17)+(3/4)×(10/17)=9/17,B项正确。
10.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其幼虫结茧情况受一对等位基因Lm(结茧)和Lm(不结茧)控制。在家蚕群体中,雌蚕不结茧的比例远大于雄蚕不结茧的比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Lm基因和Lm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Lm基因为显性基因 B.Lm基因和Lm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Lm基因为显性基因 C.Lm基因和Lm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Lm基因为显性基因 D.Lm基因和Lm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Lm基因为显性基因
解析:选B。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幼虫结茧情况受一对等位基因Lm(结茧)和Lm(不结茧)控制,且雌蚕(ZW)不结茧的比例远大于雄蚕(ZZ)不结茧的比例,说明Lm基因和Lm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Lm(不结茧)基因是隐性性状,Lm基因为显性基因,故选B。
11.(2020·安徽淮北一模)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ZZ雄性,ZW雌性)。Z染色体上的DMRT1基因的表达量与其数目呈正相关,从而影响鸡的性别。雄性的高表达量开启睾丸的发育,而雌性的低表达量开启卵巢的发育。研究发现:①无Z染色体的个体无法发育;②一定因素影响下,母鸡可性反转成公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卵细胞中可能找不到DMRT1基因
4
e
e
e
e
e
e
e
ee
e
A
a
A
a
a
Aa
aa
A
a
a
B.鸡群中可能存在只有一条性染色体Z的雌性个体 C.正常的母鸡性反转成公鸡后,其染色体组成改变为ZZ D.性反转的公鸡与正常的母鸡交配,子代中雌性∶雄性为2∶1
解析:选C。正常卵细胞中不一定有Z染色体,A正确;鸡的性别取决于Z染色体的数量,含有一条Z染色体的个体发育为雌性,含有2条Z染色体的个体发育为雄性,亲代鸡减数分裂异常可能形成不含性染色体的配子,即鸡群中可能出现只有一条性染色体Z的雌性个体,B正确;性反转公鸡的染色体组成仍为ZW,C错误;性反转的公鸡染色体组成为ZW,正常母鸡染色体组成为ZW,子代染色体组成比例为ZZ∶ZW∶WW=1∶2∶1,由于“无Z染色体的个体无法发育”,WW个体死亡,所以子代中雌性∶雄性为2∶1,D正确。
12.(2020·河南郑州盛同学校期中)某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形宽叶(B)对窄叶(b)是显性,B、b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发现,含X的花粉粒有50%会死亡。现选用杂合的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进行杂交获得F1,F1随机传粉获得F2,则F2中阔叶植株的比例为( )
A.15/28 C.9/16
Bb
b
B.13/28 D.7/16
b
b
解析:选B。选用杂合的宽叶雌株(XX)与窄叶雄株(XY)进行杂交获得F1,由于含X的花粉有50%会死亡,所以F1中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为1/6XX、1/6XX、2/6XY、2/6XY。F1中雌配子及比例为1/4X、3/4X,雄配子及比例为2/7X、1/7X、4/7Y,因此F1随机传粉获得F2,则F2中阔叶植株的比例为2/28XX+7/28XX+4/28XY=13/28,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13.(2020·河北邯郸成安期中)人类性染色体XY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片段),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下列遗传图谱中(于图中Ⅱ-1片段的是( )
分别代表患病女性和患病男性)致病基因不可能位
BB
Bb
B
b
B
b
B
b
Bb
bb
B
解析:选B。就B分析,“有中生无”为显性遗传病,双亲患病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表明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若基因位于Ⅱ-1片段,则父亲有病,女儿一定患病,但父亲有病女儿正常,所以B图中的致病基因肯定不在Ⅱ-1片段上,符合题意。
14.(2020·黑龙江鹤岗一中月考)下面是探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思路,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方法1:纯合显性雌性个体×纯合隐性雄性个体→F1 方法2:纯合隐性雌性个体×纯合显性雄性个体→F1 结论: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