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宏观 中观 微观 三个层次。
2. 中观层面的课程设计成果是课程的科类结构 。
3. 课程设计有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即唯物主义 与唯心主义。 4. 结构主义的课程设计视人的心灵的构造能力是第一性的,社会生活的内在结构或秩序是第二性的,这就充分显示了结构主义哲学的 唯心主义 认识路线。
5. 课程设计的客观基础包括社会基础 学生基础 知识基础。 6. 课程设计的思想基础包括哲学基础 社会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 7. 课程设计的主要思路有目标中心思路 和过程中心思路两种。 8. 最早论述目标模式的是美国学者博比特 。 9. 泰勒 被视为“教育评价之父”。
三、判断题(请对下面的陈述作出判断,对的在后面的括号中打“√”,错的打“×”)
1. 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不能将二者绝对地区分开来。( √)
2. 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中观课程设计的结果。( ×)
3. 中观层面的课程设计主体主要是课程专家和教师。( √)
4. 中观和宏观的设计充其量是关于课程的某些条件的准备,只有经过教师和学生进行合适的微观课程设计后才能成为真正的课程。(×) 5. 实用主义课程设计的认识路线在课程设计的基本途径上主张“真理即效用”,否认绝对真理的存在。( ×)
6. 微观层面的课程设计基本等同于一般意义上谈及的“备课”。( √) 7. 所谓课程设计最优化,就是指课程设计的最大合理化。(× ) 四、名词解释题 1.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按照育人的目的要求和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的必然联系而制定一定学校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编制各类教材的过程,是课程建设系统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2.课程设计取向 3.课程设计思路 4.目标模式 5.泰勒原理 五、简答题
1. 简述课程设计的内涵及其具体表现。
2. 简述课程设计三个不同层面的设计主体、设计任务和设计成果。 3. 简述泰勒原理。
答:泰勒是围绕四个方面的基本问题来阐述他的理论。他认为,这四个问题是在任何课程设计中都必须回答的。这四个问题是:①学校试图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②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③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经验?④我们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被实现?众多研究者将泰勒原理的四个基本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四段渐进式的课程设计模式:目标的确定、经验的选择、经验的组织及结果的评价。关于目标的确定,主要包括:第一,三个来源。一是学生。
二是当前的社会生活。三是学科。第二,两个过滤器。①哲学过滤器。②心理过滤器。关于学习经验的选择,泰勒提出了五个基本原则:第一,为了达到所规定的目标,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去实践这个目标所含载的那种行为的经验;第二,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从实践目标所含载的那种行为中获得满足;第三,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须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第四,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用于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第五,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几种结果。关于学习经验的组织,泰勒提出了学习经验的两种组织““横向组织”和“纵向组织”。关于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泰勒提出了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三个原则。关于结果的评价,泰勒提出了如下步骤:步骤一, 界说教育目标。对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进行清晰地界说是评价的第一步;步骤二,确认评价情境;要保证评价的效度,就必须为学生提供一种评价情境,使其将获得的行为变化充分表现出来;步骤三,编制评价工具。
4. 简述课程设计的整体设计思路。
答:整体设计思路的理论基础是个性发展的教育观和系统科学的方法论。整体设计思路的基本特征有三个方面:首先,整体设计思路强调三级课程设计一体化,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设计一体化。其次,整体设计思路主张三大环节设计一体化,即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各类教材的设计一体化。第三,整体设计思路强调课程实验、课程评价和课程修订一体化。 六、论述题
1. 结合实际,具体论述如何在课程设计实践中坚持课程设计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2. 阐述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的基本理论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
第三章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基本策略
一、 单项选择题(每一道考题下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括号中)
1. 把课程目标分成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或称展开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的学者是( B)。 A.艾斯纳 B.舒伯特 C.泰勒 D.麦克唐纳
2. 对于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以及对低年级的儿童来说,应选择哪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D)。 A.纵向组织B.横向组织C.螺旋式D.直线式
3. 以发展心理学从人的成长过程的角度提出的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 A)。
A.横向组织B.纵向组织C.逻辑顺序D.心理顺序
4.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实施者的角色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调适,这种课程实施的取向称为( D)。
A.忠实观取向B.生成观取向C.价值观取向D.互动调适观取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