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申论高分技巧 - 判断对策是否比较完备的4个思考角度(正灵樊政名师团队)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5:39: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www.tjok.com

仅仅能够从材料中概括出、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判断对策是否比较完备的4个思考角度: 所提对策是否能概括了给定材料中涉及到的各项对策。 所提对策是否能使给定材料中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得以解决。 所提对策是否能使政府应该履行的行政职能充分发挥作用。 所提对策是否能概括了现实工作中的主要经验。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申论真题 三、假设你是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 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2.2009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视 察沿海某省时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 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截止2008年,我 国海洋经济总产值接近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9.87%,并且 提供了数以千万计的就业岗位。我国沿海已初步形成包括环渤 长三角、珠三角在内的“三大五小”的经济区域整体布局,海、 为进一步发展海洋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据预测,到2010年, 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有可能达到11.11%, 年将达到15.84%。 2020 给定材料中体现出的提示: “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 判断对策是否比较完备

1 / 29 给定材料中体现出的提示: 蓝色经济发展的经济区应该具备的经济功能特征。 www.tjok.com

与传统海洋经济相比,承载蓝色经济发展的经济区,是以 海洋、临港、涉海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 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优势区域产业为特色,以经济社会生态 协调发展为前提,既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 色经济区将被打造成为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环渤海 经济圈南部隆起带、贯穿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枢 纽、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但是,该省目前存在着实施“集 中集约用海”的障碍,所谓“诸侯经济”发展态势明显,沿海 各地申请的用海项目大都局限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诸侯经济”催生的“诸侯港口、诸侯电厂”遍地开花,重复 建设及海岸线资源浪费严重,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则有望打破 这一瓶颈。 目前,环渤海地区的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工业区等 都陆续进入国家战略。曹妃甸地处唐山市南部沿海,它依托唐 山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京津等大城市的区位、人才优势,发展潜 力极大。根据国家批准的《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 体规划》,其工业区确定的功能定位是:能源、矿石等大宗货 物的集疏港、新型工业化基地、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和国家级 循环经济示范区。W呼吁;“我省也必须积极争取国家重大政 策支持,为今后的经济发展定位一个高起点。另一方面,环渤 海地区的产业集聚能力已经相当高,为我省环渤海区域经济发 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有识之士都赞成把原来分散的海洋经济区域整合起来,打 造一个产业集聚区,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在半岛地 区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据悉,该省拟打造蓝色经 济区主体区“两城七区”,包括两个海上新崛以及重化工集聚区、机械制造业集聚区、海洋装备业集聚区、海洋化工业集聚 2 / 29 区、海洋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海洋新能源产业集聚区、石油产业集聚区等7个工业区。“两城七区”的功能定位有交集,但是主导产业在其原有发展的基础上各有所异,海洋高科技产 给定材料中体现给定材料中体现出的提示: 出的提示: 把原来分散的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区域产业集聚能力整合起来,在半已经相当高,为岛我地省区经形济成发具展有定核位心一竞个争高力起点带来了不可的“两城七区”,多得的机遇。 产业集群。海洋高科技产业在半岛蓝色经济去产业中的比重将得到大幅提高,以实现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目的。 根据《实施集中集约用海 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草案》,蓝给定材料中体现出的问题: 该省目前存在着实施所谓“诸侯经济”发展态势明显。 体现出的提示: 蓝色经济区将被打造成为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 www.tjok.com

错误示例:

积极整合地方经济,使各地区经济全面均衡发展,扫除“集中集约用海”的障碍,打破“诸侯经济”这一不良发展态势,将“诸侯经济”催生的遍地开花的“诸侯港口、诸侯电厂”统筹合并。打击重复建设和浪费海岸线资源现象,以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打破发展瓶颈。把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黄河流域的大港口、大交通、大钢铁、大能源、大电力、大石化、大造船基地,拉动整个黄河流域社会经济迅猛崛起。将原来分散的海洋经济区域整合起来,打造蓝色经济区主体区“两城七区”,大幅提高海洋高科技产业在半岛蓝色经济去产业中的比重,以实现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目的。 讲解:

作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

题干中“假设你是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员”这一分句尤为关键。这一分句规定了考生在应答这一题时的虚拟身份。作为某省政府工作人员,草拟这样一份报告,参阅的对象是省级领导,上呈的对象是国家级有关行政部门。搞清了所起草文件的方向性,是上呈还是下发,才能把握答题角度从容作答。

还要关注所拟文件的名称:《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起草这份报告的目的是将你所在省的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答题时就要注意把握起草报告的目的性,让所答的每一句话都利于达到题设目的。

阅读题目“假设你是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的内容要点”。题目中已经将考生的身份确定,即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员,也将所写报告的目的指明,即通过报告力求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备。

这道题的答案基本上都可以在材料中找到。而这道题的难点主要有两个。 一是:角度,谁写给谁看。或者说“实施主体”是谁? 二是:如何归纳 ,下面教一个最常见的对策归纳办法。

阅读材料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一个“我省”已经建立的经济区,在经济区发展过程中,遇到了重复建设、海洋资源浪费等问题,为经济区带来了发展瓶颈。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站在我省的立场上,是为了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使经济区均衡合理发展,根本上带动我省经济发展。但作为目的明确的报告,仅写出以上内容是不够的,还要指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对国家发展的益处,即拉动黄河流域社会经济迅猛崛起,从而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3 / 29

www.tjok.com

只有上升到国家发展的高度,才有可能达到报告的目的,否则,对经济区内发展形势的过多赘述,都是徒劳的。

回答此题时,还要注意对零散对策的归纳梳理,使所答内容条理清楚。在这里给考生介绍两个归纳梳理的常用方法。

一是按涉及领域归类。例如:对于无业流动人口的治理问题,我们就可以按涉及领域提解决对策:如统计部门做好调查统计工作,公安部门做好治安维稳工作,收容部门做好收容遣返工作,卫生部门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等等。这样分门别类的提出对策,使判卷老师一目了然。但此类方法大多对涉及部门、领域较少的较小较具体问题适用。

二是按涉及目标归类。如本题,文中洋洋洒洒的叙述内容,总结起来是以两个目标的实现为对策来源的,即社会经济发展和海洋健康保护。以上两点对策,又是以带动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最终为国家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的。按这两个对策目标对材料内容进行归纳分类总结,把握好两大对策目标与最终目的的联系,答起题来就显得条理清楚,逻辑合理了。

一、打造功能互补的“两城七区”,形成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之后的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整合地方经济,以合理布局的“大项目”取代“诸侯经济”重复建设,在半岛地区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二、创建开发与保护并重的“蓝色”海洋经济发展新模式。

扶植海洋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摒弃传统海洋经济发展模式,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创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海洋发展策略,提高海岸线资源利用效率。创立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海洋生态经济新亮点。

三、以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拉动整个黄河流域社会经济迅猛崛起。

将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黄河流域的大港口、大交通、大钢铁、大能源、大电力、大石化、大造船基地,利用地缘优势,使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能带动整个黄河流域发展的龙头。 讲解:

答题过程中,先要搞清楚“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区位概念,还要弄清资料中提到的“黄河流域”和“环渤海经济区”与“半岛蓝色经济区”之间的关系。

通过阅读材料提取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所要做的先期工作,就是以科学科学发展观为指引,落实两个统筹。一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关系,二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整合区域经济发展,以蓝色海洋经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而后是从材料中提取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好处。那就是以“经济制高点”和“蓝色生态新亮点”“拉动整个黄河流域社会经济迅猛崛起”,为国家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4 / 29

申论高分技巧 - 判断对策是否比较完备的4个思考角度(正灵樊政名师团队)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jcml1q1h5036aw5ujx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