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之先河,影响着后世二千余年的识字教材的编写。
4.一种学习活动,它既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是一种审美活动,还是巩固识字的有效手段,这种学习活动叫_____文字游戏______。
5.阅读理解的三种代表性观点是“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以及___________模式。 6.作文教学的弊端表现在:阻碍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提高;阻碍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阻碍学生_____思维______素质的提高。
7.口语交际教学的___________主要包括语意教学和语境教学。
8.综合性学习教学计划制订应做到:第一,要按学段或学年来制订,至少要按___________来制订;第二,综合性学习一般采用“主题学习”的形式。
9.一个完整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
10.语文教学的个案研究主要包括特殊学生的个案研究和___________个案研究两大类。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1.语文科的“语”字是辛亥革命的产物。( N ) 2.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处。( Y )
3.阅读、识字、听说、作文合一,这是我国解放后教材编写的基本格局。( N ) 4.我国古代的识字教学从来就是伴随着统治阶级的道德伦理教育一起进行的。( N ) 5.鲁迅曾尖锐地指出,现代不少学校是所读非书,无书可读,不许读书,读不好书。( Y ) 6.个性型作文训练序列强调以“发展个性”作为主线,其代表人物是苏霍姆林斯基。( Y ) 7.1924年,叶圣陶在我国第一部语文教学法专著《新著国语教学法》中专门讨论了口语教学的问题。( Y )8.综合性学习是一门整合各学科内容的综合性课程。( Y )
9.难度分析中,难度系数P越大,说明此题难度越小;P越小,说明此题难度越大。( N ) 10.在语文教学研究中,语文教材是一种自变量。( Y )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 1.口语交际 2.集中识字法 3.字词知觉 4.作文训练的序列
. word . .
. . . . .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 1.简述识字教学的主要任务。
2.简述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简述“以名家名篇为主体组织阅读教学”实验的特点。 4.简述国内小学语文课程综合性学习的探索现状。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自己或他人的教学经验阐述语文课程性质的见解。 2.试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浙江省2010年1月自考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南北朝时期的《昭明文选》,_________的《古文观止》等,是我国古代家喻户晓的著名语文选本。 2.癸卯学制规定的中小学必修课程中,有“读经讲经”和“_________”两门课程,这就是我国语文教学独立设科的最早名称。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_____探究____的学习方式,是现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 4.语文课程目标,是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规定人才培养的_________和具体规格。
5.课程资源大致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毫无疑问,_________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
6.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应该是两个方面:第一,_________的工具;第二,通过拼音帮助学习普通话。
7.阅读教学的开放,天地非常广阔,主要做法是“课内外联系,_________,学科间融合”。 8.根据口语交际能力的结构,我们认为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教学和语境教学。 9.言语功能和学生_________的规律应当成为我们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根本依据,或者将其称之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主线。
10.口语交际的教材应该包括________和辅助教材两部分,辅助教材在形式上要注意以音像资料为主。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 word . .
. . . . .
2.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3.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包括工具功能、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 )
4.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同1993年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汉语拼音降低了要求,减少了内容。( )
5.据记载,先秦时期,初读经书阶段一般先读《孝经》、《论语》,然后再读《春秋》、《尚书》、《诗经》等其他经书。( )
6.写字教学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写字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积极影响,写字是巩固识字的有效手段。( )
7.我国古代写字教学的经验可以归纳为:重视起步阶段写字基本功训练;重视写字方法的传授;识字与写字分开进行;用写字以正心。( )
8.口语交际对用词要求不高,以日常生活用语为主。书面交际则对用词的丰富性、准确性有较高的要求。这是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在言语形式上的区别。( )
9.问卷问题的形式有开放式、封闭式、半封闭式等三种。开放式问题由于不需要列出答案,只要留出空白就行了,而封闭式、半封闭式问题则有是否式、选择式等多种形式。( )
10.个案研究指采用各种方法,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它的研究对象只能是一个人。( )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长期争论不断。20世纪90年代以前,争论的集中点是( ) A.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关系 B.工具性C.思想性 D.语文教学工具性和思想性关系
2.课程标准认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上述评价建议是针对什么提出的?( )A.语文评价的目的 B.课程评价手段C.评价的价值取向 D.课程评价主体 3.书不一定要读得非常透彻,“好读书,不求甚解”,随兴而至,自由阅读。持这种观点的是( ) A.王安石
B.刘勰C.陶渊明
D.韩愈
4.采用精读与博览相结合的方法,要求学生熟读、背诵、积累文学佳作,启迪智力,陶冶情操,增强文学素养。具有该特点的阅读教学实验是( )
A.“以名家名篇为主体组织阅读教学” B.“情境教学”实验C.“尝试教学”实验 D.“大量阅读,
. word . .
. . . . .
双轨运行”
5.说明为发展各种语言功能,应相应地掌握哪些字、词、句、段、篇和文章体裁的知识技能的是( ) A.思想内容积蓄系统
B.思维能力训练系统C.语言功能发展系统 D.语言文字知识技能训练系统
6.说明为发展各种语言功能,应如何根据学生的一般发展来确定相应的训练形式的是 ( )
A.思维能力训练系统
B.语言文字知识技能训练系统C.语言功能发展系统 D.思想内容积蓄系统
7.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主线序列中,中段(三四年级)重点训练学生的( )
A.表现功能和启发功能 B.想象功能和交往功能C.表达功能和调节功能 D.表现功能和表达功能 8.学生学习评价是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学习评价分为成绩评价、水平评价和学能评价三类,所依据的标准是( )A.评价结果呈现形式 B.评价用途C.评价内容 D.分数解释参照标准 9.语文课堂观察研究可分为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划分的依据是( ) A.收集到的资料的属性 B.观察时研究者是否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 C.观察方式的结构化程度
D.观察凭借的手段
10.调查研究可分为综合调查和专题调查。划分的依据是( ) A.调查对象 B.资料收集的方法C.研究的范畴
D.调查的功能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口语交际教学3.语文综合性学习4.语文教学研究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语文教材的功能。2.汉语拼音教学的策略。 3.近年来我国小学作文训练序列特点。4.国内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的形态。
六、论述题(每题10分)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构建怎样的学习环境? 2.语文教学评价改革应遵循哪些原则?
浙江省2009年10月自学考试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新中国第一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颁布的年份是( )A.1956年 B.1949年 C.1978年 D.2001年 2.语文课程标准的主体部分是( )A.课程目标
B.基本理念 C.性质地位 D.实施建议
3.1903年出版中国第一部正规国文教科书的出版社是( ) A.人民教育出版社 B.商务印书馆 C.北京出版社 D.西泠印社
. word . .
. . . . .
4.从1958年起,南京斯霞老师主持的识字实验是( )A.集中识字B.分散识字C注音识字 D韵语识字 5.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的阅读称为( )A.精读
B.朗读 C.略读 D.浏览
B.分格训练 C.读写结合 D.素描训练
C.学习规律 D.内涵性
6.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的作文教学经验是( )A.分步训练
7.国外口语交际教学关注口语交际的( )A.课程的结构 B.综合性 8.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提出的著名理论是( )
A.后现代主义理论 B.建构主义理论 C.综合评价理论 D.多元智能理论
9.小学生的毕业考试是( )A.综合评价 B.专项评价 C.定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0.探讨语文教学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教学实验法B调查研究法C.行动研究D教育叙事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958年,小语界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政治性和思想性。( ) 2.1963年,小语界强调语文教学的基础工具性。( ) 3.语文课程标准提高了对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 ) 4.语文课程标准把过去的听说教学改为“口语交际”。( ) 5.语文教材是语文课堂唯一的教学资源。( )
6.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识字和写字是分开进行的。( ) 7.语文课程标准并没有把“语感”作为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 )
8.一般认为,开展创造性想象活动的最佳作文训练形式是童话体作文。( ) 9.口语交际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
10.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并不是一门整合各学科内容的综合性课程。(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0世纪90年代以后,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的讨论集中在对语文教学工具性和_____的关系上。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三维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______。 4.现在积极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______、探究。
5.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的作文,在1——2年级称“写话”,在3——6年级称______。
. word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