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物理化学II》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6:10: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物理化学II》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物理化学II

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Chemistry II 课程代码:12117050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数:68理论学时 学 分:4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制药工程、药物制剂、药学、中药学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

后续课程:不同专业涉及到的工程类、应用类、课程、实习与生产实践类课程 开课单位: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 教 研 室:精细化工教研室

二、课程简介及教学目标

《物理化学》是从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入手,借助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及其实验手段,来探求化学变化中最具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它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理化学II》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制药工程、药物制剂、药学、中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学习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胶体化学等内容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用热力学观点分析化学领域一切问题有无可能发生,用动力学观点分析其能否实现的方法,并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本课程的任务是学习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现象和胶体化学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通过课堂讲授、自学、演算习题和习题课等教学环节达到本课程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含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内容和课时是按基本要求制定的,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删减。 0.绪论(2学时)

0.1物理化学课程的内容 0.2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0.3近代化学发展趋势 0.4物理化学学习方法 0.5物理量的表示与运算 0.6关于标压

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介绍物理化学基本内容、发展简史、学习物理化学的方法,物理量的表示方法等内容;

第1章 气体(4学时) 1.1低压气体的经验定律 1.2理想气体及其状态方程 1.3理想气体混合物 1.4真实气体的液化 1.5真实气体的状态方程 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如何从低压气体的三大定律下提出理想气体的概念,导出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气体摩尔常数R。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及状态方程的应用,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对混合气体组成计算,真实气体的状态方程,气体液化的本质,饱和蒸汽压、临界状态等的概念。

难点:如何正确应用气体状态方程解决气体PTV等的计算。 第2章.热力学第一定律(8学时) 2.1热力学概念

2.2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概念 2.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定义 2.4焓和热容

2.5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 2.6几种热效应 2.7化学反应焓变

重点:状态、状态函数、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内能、焓、最大体积功等一些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内能、热、功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理想气体在等温、等容、等压和绝热过程中△U、△H、Q、W的熟练计算,相变化等热效应计算。

第3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10学时) 3.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3.2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 3.3熵的概念

3.4熵的物理意义和规定熵

3.5 Helmholtz自由能和Gibbs自由能 3.6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

重点:S、A、G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一些简单过程的ΔS、ΔA、ΔG的计算。热力学函数(S、A、G、H、U等)间的关系式;各种判据的适用条件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

难点:S、A、G概念的理解;ΔS、ΔA、ΔG的熟练计算及其判据的正确应用。

第4章.多组分体系热力学(6学时) 4.1多组分体系 4.2偏摩尔量 4.3化学势

4.4稀溶液的两个经验定律

4.5气体及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4.6理想液态混及稀溶液的化学势 4.7相对活度的概念 4.8稀溶液的依数性

重点:理解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定义;理解理想溶液、稀溶液与实际溶液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各种状态物质化学势的表示方法并理解活度、标准态的概念和意义;理解稀溶液的依数性。

难点:对偏摩尔量、化学势、活度、标准态等概念的正确理解;化学势的灵活应用。

第5章.化学平衡(6学时) 5.1化学反应的等温式

5.2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5.3标准平衡常数的测定和计算 5.4各种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重点:化学反应等温方程的意义与应用;标准生成自由能和化学反应过程自由能变的概念和意义;理想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Kpθ、Kp、Kc、Kx的关系,平衡常数和平衡组成的计算,温度、压力、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难点:平衡常数和平衡组成的熟练正确计算

第6章.相平衡(8学时) 6.1相律

6.2单组份体系相图

6.3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体系相图 6.4二组分非理想液态混合物体系相图 6.5部分互溶双液体系相图

6.6完全不互溶双液体系相图 6.7简单的二组分低共熔体系相图 6.8形成化合物的二元相图 6.9形成部分互熔的二元相图 6.10 三组分体系的相图

重点:相律、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

难点:相、组分、自由度概念的理解;相律的应用和识图。

第7章.化学动力学 (8学时) 7.1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7.2具有简单级数反应的特点 7.3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7.4典型的复杂反应 7.5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7.6催化反应动力学 7.7光化学反应

重点:简单级数反应的特征及其速率公式(微分式和积分式)的应用,测定反应级数的方法,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阿累尼乌斯公式)及其应用,复杂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方法,催化反应的特点。

难点:动力学基本公式的综合应用。

第8章.电化学(8学时) 8.1电化学的基本概念 8.2电导及其应用

8.3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 8.4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 8.5可逆电池热力学

8.6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 8.7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8.8极化作用和电极反应 8.9金属的腐蚀和防腐 8.10电化学应用

本章节的重点:电解质导电机理,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电导的测定应用,可逆电池热力学,电动势产生的机理,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计算公式,电动势测定的应用,极化作用,电解时电极上的反应,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防腐。

难点: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理解,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系数,有关电动势的计算及其应用。

第9章表面现象(2-4学时) 9.1表面自由能

9.2弯曲液面的附加压 9.3弯曲液面的蒸汽压

搜索更多关于: 《物理化学II》课程教学大纲 的文档
《物理化学II》课程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jlv68epyj3uh255c6he20sz532alg00ce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