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看能发现什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后汇报。
汇报:一个数如果乘一个小于1的分数,积就会比这个数小;如果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就比这个数大。
师根据内容进一步从分数的意义来解释。 三、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30页第4题。2.完成教材30页第5题。 3.完成教材30页第6题。4.完成教材30页第7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三)
2?2448??22???23333
一个数如果乘一个小于1的分数,积就会比这个数小; 如果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就比这个数大。
教学反思:
7. 倒数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加减法、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先通过分数乘法的计算练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所有数的乘积都是“1”,从而引出倒数的概念;然后借助长方形的面积,让学生利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自主探究出一个数的倒数的求法,初步感知两个数互为倒数的关系;最后让学生探究0有没有倒数,使学生对倒数的认识更为全面。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2.能清楚地知道倒数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策略:
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得出倒数的概念,并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1.引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和大家做一个小游戏好不
好?
游戏规则是:和老师说相反的话,如:老师说1、2,你们就说2、1。
师生共同做游戏。
2.提问:通过刚才的小游戏,你们觉得这个游戏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回答:老师和我们说的话都是倒着的。
3
3.揭题:在数学王国中,有些数也存在着这种现象,比如, 倒
55
过来就是 。今天我们来探究这种数。
3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学生喜欢学习数学。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倒数。 课件出示31页算式
81123113×2= 2×2= 11×8= 10×10= 1791659×7= 7×7= 5×6= 5×5=
(1)学生独立计算并汇报结果。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计算结果,说发现。 (3)引出倒数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重点标出:“乘积”和“互为”。 让学生说一说这两个词什么意思。
强调:“乘积”就是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互为”就是两个数分别是另一个数的倒数。
23(4)让学生说一说:3×2中谁是谁的倒数。
交流汇报。 2.求倒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31页长方形面积表格。
(1)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从这个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反馈:长方形的面积都是1.
(2)提问:为什么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都是1呢?
引导学生观察:不管长方形长、宽如何变化,它们这些数的分子分母的位置是互换的。
1质疑:5与5是怎么互换的呢?
小组讨论反馈:整数5可以看做是分母为1,分子为5的分数,
1这样5与5的分子分母位置是互换的。
小结: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互换位置就行了。
3. 1的倒数。
课件出示31页四个长方形图。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然后小组内交流。 指名汇报,说一说是怎么找出来的。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正方形,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发现了1×1=1,所以1的倒数是1. 教师明确:1的倒数是它本身。 4. 0没有倒数。
引导思考:1的倒数是它本身,那么0有没有倒数呢? 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0没有倒数,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 教师明确:0没有倒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出一个数的倒数,同时也让学生利用新知识的迁移探究出1的倒数和0没有倒数,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2页“练一练”第一题。 (1)先让学生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倒数。 (2)学生独立连一连。
(3)指名汇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完成教材第32页“练一练”第二题。 (1)说一说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2)学生根据倒数的定义独立完成填空。 (3)指名汇报,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让学在练习中巩固对倒数的认识,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
四、课堂小结,教师评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