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交流是演员塑造角色的基础》选题得当,立意有益,论据丰富,有的放矢,深入浅出,论证较为充分。
围绕着“交流”这个核心概念,论文列举了在电影、电视剧、戏剧创作中的各种实例,
实践联系理论,进行了较为周密、立体的论证。从演员生活中的交流到艺术创作中的交流,从交流分类,到交流的五个过程,以及对交流与相关表演元素的关系进行较为深切的分析。布局精准,文字流畅。
密切联系实际是这篇论文的最大特点。作者在大学6年学习期间(因参加国际合作而推迟了毕业时间),参加了国内外多种形式的艺术创作,积累了大量宝贵的表演创作经验。特别是作为法国音乐剧《西游记》的主演(扮演猪八戒),不仅仅经历了在巴黎排练工作的法兰西岁月,更遍访世界各国进行巡演,开阔了眼界,锤炼了心界,提升了境界,为传媒大学表演专业学生中之仅有者。他的艺术成绩,是传媒大学表演专业教学成果的体现;他的收获与思考,不仅仅属于个人,也是传媒大学表演专业的宝贵财富。
论文在文字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些文字显得口语化,部分论证还失之简单,显示出作者在理论提升方面存在的客观问题。但其感受之真切,表达之质朴,依旧值得称赞和鼓励。
同意进入毕业论文答辩。
方晓论文评语_本科毕业论文评语大全。
论文《方法派中的情感记忆》研究了美国“方法派”表演理论中的重要理论元素“情感记忆”,立论得当,论据充足,论证过程比较周密。行文中表现出比较高的文字水平,这也正是作者注重知识积累、保持独立思维的学风的体现。
论文紧紧围绕与“情感记忆”相关的各个创作元素与步骤,认真分析了“情感记忆”产生的原理、运用的方法、转化的过程,列举了在学习中具体的例证,用亲身感受联接理论与实践,并援引了相关的理论话语及美国方法派演员的创作经验个案,由点及面,由小及大,论证方法得当,结论也比较有力。
作者英语水平较好,学习水平较强,在大学4年学习期间,展现出很高的领悟能力和思辨能力,在毕业大戏《马哈歌尼城的兴衰》中塑造的毕格贝克太太形象,也体现了对于欧美表演创作方法的理解和
掌握。选择“方法派”理论问题为论文选题,适得其所。论文中广泛使用英语资料,举引英语国家例证,但思维方式并不“全盘西化”,而是能够结合当下中国表演艺术的现象和个人的体会,进行辩证论述,殊为难得。
论断尚存片面和简单之处,部分论证仍显不够充分,某些论断显现出作者尚缺乏身体力行的影视、戏剧创作经验,这是作者专业能力和论文写作的短板。但独特的视角和缜密的思路,仍旧值得称道。
同意进入毕业论文答辩。
高鳗蠕论文评语
论文《论个性演员的性格气质》的写作很有个性,选题有趣,论据充足,论证过程更显现出了作者的个性特点,于感性中展现出理性的色彩。
论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个性”的一般性、普遍性的意义。论证广征博引、纵横捭阖,布局大气,着眼不俗。第二部分以陈道明、王志文、姜文三位演员为例,结合前文所陈列之理论方法,对每一位演员的表演风格、技巧、个性进行了线性分析,语言泼辣,浓墨重彩。敢于展现个人观点,不回避客观存在的问题,借对三位演
员演技的评述,不仅仅比较细致地介绍了他们的创作成果,更努力研究隐藏其后的创作方法,以及个人魅力的实现。这些努力,使论文不断强化自己的论点——论个性演员的性格气质。投鞭断水,挥斥方遒,其情可鉴,勇气可嘉。
1. 论文选题有意义,在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论述观点正确,材料比较充实,叙述层次分明,有较强的逻辑性。文字通顺、流畅。行文符合学术规范。今后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对音乐教育模式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把音乐教学教得更好。论文能按时交稿,经过认真修改,已经达到本科论文的要求。
2. 本论文选题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数据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见解。另外论文格式正确 本文: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推荐: